西方国家社会保障的民营化:新制度主义视角 (平装) 9787802475830

配送至
$ $ USD 美元

《西方国家社会保障的民营化:新制度主义视角》内容简介:自20世纪70年代束80年代初以英国、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普遍开展政府改革运动以来,西方国家政府职能调整、管理方式变迁、服务模式变化,成为一个明显的特征。作为公共服务一个重要方面的社会保障也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各种方式的变革,其中一个重要趋势就是实行社会保障的民菅化。《西方国家社会保障的民营化:新制度主义视角》以加世纪70年代朱至今为研究时间,以北美、欧洲、澳洲、日本为研究空间,以养老保险、医疗保健、社会救助为研究领域,研究这些国家在社会保障各个方面的民营化。
编辑推荐
《西方国家社会保障的民营化:新制度主义视角》是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的。
作者简介
邓念国,1998年6月毕业于武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现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学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毕业后考入湖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任公务员。2001年8月,到温州大学任教至今,从事行政管理学的教学和研究,先后任讲师、副教授。期间于2004年2月至2008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区域与战略管理)专业攻读博士学位,获管理学博士学位。先后在核心期刊发表管理学、政治学、行政学方面论文20余篇。
目录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社会保障民营化的含义 1.3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文献综述及简要评价 1.4.1 关于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基础理论研究 1.4.2 公共服务民营化(市场化)研究现状综述 1.4.3 社会保障民营化(市场化)研究现状综述 1.4.4 对相关研究的简要评价 1.5 本书的逻辑结构与研究框架 2 研究方法与理论模型建构 2.1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研究方法 2.1.1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产生 2.1.2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2.1.3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主要观点 2.1.4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研究方法 2.2 福利改革问题的研究方法 2.2.1 功能主义方法及冲突理论 2.2.2 政治经济学及政治社会学方法 2.2.3 政策话语取向 2.3 福利改革研究的制度主义方法 2.3.1 福利制度变革的影响因素 2.3.2 福利制度变革的过程 2.3.3 福利制度变革的动力 2.3.4 福利制度变革的三个层面 2.4 本书的研究方法及解释模型建构 2.4.1 方法论来源与变量选取 2.4.2 解释模型建构 3 西方国家社会保障民营化变革的实践背景与理论基础 3.1 西方国家社会保障民营化变革的实践背景 3.1.1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经济滞胀 3.1.2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保障压力 3.1.3 政府财政困境以及社会保障服务效率降低 3.1.4 福利国家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3.1.5 新公共管理运动与政府改革浪潮的推动 3.2 西方国家社会保障民营化变革的理论基础 3.2.1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 3.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3.2.3 第三部门和公民社会理论 3.2.4 治理理论与福利多元主义 3.2.5 民营化理论 4 社会保障民营化变革的主要方向、路径与措施 4.1 社会保障民营化变革的主要方向 4.1.1 从福利国家扩张转向福利国家缩减 4.1.2 从普遍性转向有选择性 4.1.3 从单一福利提供主体转向多元福利提供主体 4.1.4 从公共部门转向私人部门 4.2 社会保障民营化的主要路径 4.2.1 社会保障机构的民营化 4.2.2 社会保障管理的民营化 4.2.3 社会保障筹资的民营化 4.3 社会保障民营化的具体措施 4.3.1 养老保险民营化的具体措施 4.3.2 医疗保险与医疗服务民营化的具体措施 4.3.3 失业保险与公共就业服务民营化的具体措施 4.3.4 社会救济民营化的具体措施 5 社会保障民营化的制度分析 5.1 制度演化的基本过程 5.1.1 制度维持 5.1.2 制度变迁 5.2 民营化变革的环境变量 5.2.1 国际环境 5.2.2 国内经济原因 5.2.3 国内社会原因 5.3 民营化变革的制度变量 5.3.1 政治制度 5.3.2 政党结构与意识形态 5.3.3 政治参与者网络结构 5.3.4 现有福利制度安排模式 5.4 民营化变革的行为变量 5.4.1 决策者个人风格及行为动机 5.4.2 流行观念及意识形态 5.4.3 利益博弈与政治运动 6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英国、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普遍开展政府改革运动以来,西方国家政府职能调整、管理方式变迁、服务模式变化,成为一个明显的特征。作为公共服务一个重要方面的社会保障也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各种方式的变革,其中一个重要趋势就是实行社会保障的民营化。本书以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为研究时间,以北美、欧洲、澳洲、日本为研究空间,以养老保险、医疗保健、社会救助为研究领域,研究这些国家在社会保障各个方面的民营化。 本书试图回答两个问题:(1)各国社会保障民营化产生、发展和演变路径怎样,在不同项目上的民营化具体方式、措施与进展如何;(2)影响社会保障民营化的内外因素有哪些。 在回答第一个问题时,本书运用比较研究方法,通过国别的、项目的、方式的、手段的比较,展示出社会保障民营化相对清晰的图景。在回答第二个问题时,本书运用新制度主义分析方法,在分析环境变量对民营化变革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之后,重点研究制度变量与行为变量对社会保障民营化变革的影响。一方面,运用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揭示制度作为一种内生变量,在社会保障民营化变革中,对决策参与者的行为如何产生决定与制约作用;另一方面,运用制度变迁的演化理论,阐释行为对制度的变革及形塑作用,揭示行为变量对社会保障民营化变革的影响,分析社会保障民营化变革的过程、机制,即决策的各方参与者以及各种行为变量如何在民营化问题的制度选择和变迁中发挥影响作用。
后记
本书是在笔者博士毕业论文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既是我在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学习和研究的总结,也是我毕业一年后继续对相关领域研究的心得。本书得以付梓,首先要感谢的是我的导师胡伟教授。从论文选题到论文成稿,导师均给予了精心的指导,论文答辩后为进一步完善论文,导师还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指导意见。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广博的理论知识和高尚的为人品德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激励我竭尽全力完善本书。本书的形成和完善还得到了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众多老师的指导和帮助。林冈教授、唐兴霖教授、刘霞教授、章晓懿副教授、浦兴祖教授、孙关宏教授、陈明明教授、桑玉成教授、唐亚林教授、周敏凯教授、吴志华教授都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上海交通大学其他的专业课和基础课老师对我的学业也给予了大力的帮助。所有这些老师的指导和帮助,都将是我一生铭记不忘的精神财富。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对社会保障民营化的研究属于一个全新的领域,尚处于初步探索过程之中,特别是在探讨其间的因果关系时,还需要有更多经验性的支持,今后应当就经验和数据方面进行深入挖掘,以丰富此方面研究的理论成果。由于笔者才疏学浅,各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还不够扎实,对西方国家社会保障民营化变革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一些理论分析可能不够严谨。
文摘
插图: 因此,关于社会保障民营化的研究,对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保障的改革,也可提供一些借鉴。 1.4文献综述及简要评价① 1.4.1关于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基础理论研究 1.关于公共服务的类型研究 政府的公共服务可以从理论上分为三大类型: (1)维持性公共服务。即保卫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全、保护财产权利和政治权利、维护市场秩序。如国防、社会治安、一般行政管理、法律与司法等。其受益对象为全体国民.此类服务需求弹性很小。 (2)经济性公共服务。即政府以生产为目的的服务,如政府对基础设施、公共项目和国有企业的投资,对产业活动提供的价格补贴,应用性研究资金投入等。其受益对象主要是企业,而非作为个人消费者的一般公众。 (3)社会性公共服务。即满足人们生存和发展需要、维护公民基本权利的公共服务。如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和福利性收入转移。此类服务具有强烈的再分配性质,对平等目标的关注上升到重要地位。而且,此类服务需求弹性相对较高,只有在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后,公民才会享受到较高水平的社会性服务。此外,环境保护、公共事业也是社会性公共服务。
ISBN9787802475830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作者邓念国
尺寸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