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力电子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针对电力电子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较深入和系统地介绍了汽车电子技术中涉及的电力电子技术基础、电力电子电路和电力电子装置。《电力电子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从介绍组成汽车电力电子装置的元器件特性开始,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常用驱动电路的原理和设计方法,重点介绍了汽车中具体电力电子应用电路的设计。全书共分10章,分别为汽车电子技术概述、汽车电子技术基础、汽车中直流电动机的驱动控制、汽车自动变速器的驱动控制、汽车电磁执行机构的驱动控制、汽车交流发电机、汽车电子点火系统、汽车动力转向系统、汽车照明系统和汽车电源系统。《电力电子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适宜于从事汽车电气与电子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作为大专院校车辆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编辑推荐
《电力电子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目录
电力电子新技术系列图书序言
前言
第1章 汽车电子技术概述
1.1 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概况
1.1.1 汽车电子技术回顾
1.1.2 现代汽车电子技术
1.2 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1.2.1 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现状
1.2.2 汽车电子的发展趋势
1.3 汽车电子驱动控制技术
参考文献
第2章 汽车电子技术基础
2.1 汽车电子中常用的电感、电容元件
2.1.1 汽车电子中常用的电感元件
2.1.2 汽车电子中常用的电容元件
2.2 汽车电子中常用的功率开关器件
2.2.1 电力MOSFET
2.2.2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
2.2.3 MOSFET与IGBT的驱动电路
2.3 汽车电子中的.TVS
2.3.1 TVS的特性与工作原理
2.3.2 TVS的分类与选用方法
2.3.3 TVS在汽车电子中的典型应用
参考文献
第3章 汽车中直流电动机的驱动控制
3.1 直流电动机的基本参数与数学建模
3.1.1 直流电动机的主要用途、构成及特性参数
3.1.2 直流电动机的起动及稳定运行条件
3.1.3 直流电动机工作原理
3.1.4 直流电动机的基本模型
3.1.5 汽车上直流电动机的应用简介
3.2 直流电动机的控制方式
3.3 直流电动机的PWM控制
3.3.1 电动机导通瞬间分析
3.3.2 电动机堵转分析
3.3.3 电动机正常工作分析
3.3.4 电动机续流情况分析
3.3.5 死区分析
3.4 直流电动机的智能模块控制
3.4.1 智能功率控制模块简介
3.4.2 智能功率控制模块在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4章 汽车自动变速器的驱动控制
4.1 汽车自动变速器的分类
4.1.1 按汽车驱动方式分类
4.1.2 按变速齿轮类型分类
4.1.3 按液力变矩器类型分类
4.1.4 按有级和无级变速器分类
4.2 自动变速器的驱动控制
4.2.1 AT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4.2.2 AMT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4.2.3 CVT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4.3 自动变速器电子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功能
4.4 具有电磁离合器的CVT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
4.4.1 具有电磁离合器的CVT的基本结构
4.4.2 CVT控制系统硬件总体设计
4.5 变速器控制单元的故障诊断
4.5.1 对于输入轴、输出轴转速传感器故障的检测
4.5.2 电磁离合器故障的诊断
4.5.3 CVT速比电动机故障的诊断
4.5.4 发动机转速和节流阀开度信号故障的检测
4.5.5 档位开关信号的故障诊断
参考文献
第5章汽车电磁执行机构的驱动控制
5.1 汽车电磁阀概述
5.1.1 电磁阀基本理论
5.1.2 汽车电磁阀的基本结构与数学建模
5.2 汽车电磁阀的驱动控制实例
5.3 汽车电磁阀的智能模块控制
5.4 怠速控制阀
5.4.1 怠速控制的功用
5.4.2 怠速控制原理
5.4.3 怠速控制装置分类
5.5 汽车继电器的驱动
5.6 汽车喷油器的驱动
参考文献
第6章汽车交流发电机
6.1 机动车中电气能量的产生
6.1.1 车载电能
6.1.2 直流发电机产生的电能
6.1.3 交流发电机产生的电能
6.1.4 交流发电机基本原理
6.1.5 交流发电机类型
6.1.6 特性总结
6.2 交流发电机电路
6.2.1 预励磁电路
6.2.2 励磁电路
6.2.3 发电电路
6.2.4 电压调节
6.3 电压调节器
6.3.1 电压调节原理
6.3.2 电压调节器的发展进程
6.4 交流发电机的设计
6.4.1 设计原则
6.4.2 电气参数
6.5 混合动力汽车用三相交流电动机的驱动控制
6.5.1 系统主电路设计
6.5.2 电动机驱动控制系统设计
6.5.3 系统的软件设计
参考文献
第7章 汽车电子点火系统
7.1 汽车点火系统概述
7.1.1 汽车点火系统的构成与工作原理
7.1.2 点火参数的定义
7.1.3 汽车点火系统的分类
7.1.4 点火线圈的发展历程
7.2 分立元器件汽车点火系统
7.2.1 无触点汽车电子点火系统控制电路的设计
7.2.2 L497型高能无触点点火控制器及其应用
7.3 智能模块汽车点火系统
7.3.1 汽车点火系统智能IGBT
7.3.2 基于BTS32146汽车智能点火系统
参考文献
第8章 汽车动力转向系统
8.1 汽车动力转向系统概述
8.2 汽车动力转向系统工作原理
8.2.1 液压动力转向系统
8.2.2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8.2.3 嵌入式线控转向系统
8.3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8.3.1 EPS的3种控制方式
8.3.2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对传感器的具体要求
8.3.3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各部分特点及选用
8.3.4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硬件设计
8.3.5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软件设计
参考文献
第9章 汽车照明系统
9.1 汽车照明系统概述
9.1.1 汽车照明的发展
9.1.2 智能照明系统
9.1.3 汽车照明光源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9.2 汽车照明系统的驱动
9.2.1 基于CAN/uN总线的车灯驱动控制系统硬件选取
9.2.2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9.2.3 基于CAN/LIN总线的车灯驱动控制系统软件分析
9.2.4 系统软件设计
9.3 汽车照明系统中的电子镇流器
9.3.1 镇流器的基本作用
9.3.2 电子镇流器的控制方法
参考文献
第10章 汽车电源系统
10.1 汽车电源系统概述
10.1.1 国内外在传统汽车电源方面的改进
10.1.2 利用内燃机废气能量发电的汽车电源系统
10.2 汽车电源系统的基本结构
10.2.1 蓄电池
10.2.2 发电机
10.2.3 电压调节器
10.3 智能电源IC
10.4 汽车电源中的线性电源
10.5 汽车电源中的开关电源
10.5.1 DC-DC变换器
10.5.2 DC-AC-DC型开关电源
10.5.3 精密电源
10.5.4 开关电源与线性电源的比较
10.6 电源效率
参考文献
序言
电力电子技术诞生近半个世纪以来,使电气工程、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等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目前,电力电子技术仍以迅猛的速度发展着,新的电力电子器件层出不穷,新的技术不断涌现,其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展。不论在全世界还是在我国,电力电子技术都已造就了一个很大的产业群,如果再考虑到与电力电子技术相关的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这个产业群就更加庞大了。与之相应,在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工作的工程技术和科研人员的数量也相当庞大,且与日俱增。因此,组织出版有关电力电子新技术及其应用的系列书籍,以供广大从事电力电子技术的工程师和高等学校教师和研究生在工程实践中使用和参考,成为眼下的迫切需要。
在20世纪80年代,电力电子学会曾和机械工业出版社合作,出版过一套电力电子技术丛书,那套丛书对推动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起过积极的作用。最近,电力电子学会经过认真考虑,认为有必要以“电力电子新技术系列图书”的名义出版一系列著作。为此,成立了专门的编辑委员会,负责确定书目、组稿和审稿工作,向机械工业出版社推荐,仍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文摘
插图:
由于直流伺服电动机有电刷和换向器,其间形成的滑动机械接触影响了电动机的精度、性能和可靠性,所产生的电火花不够安全,因此有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采用无刷直流电动机。无刷直流电动机既有直流电动机的特性,又有交流电动机的结构简单、运行可靠及维护方便等优点。
无刷直流电动机是把电子技术融人电动机领域,将电子线路和电动机融为一体的产物。无刷直流电动机是由电动机转子位置传感器和电子开关线路一部分组成。直流电源通过开关电路向电动机定子绕组供电,位置传感器随时检测到转子所处的位置,并根据转子的位置信号来控制开关管的导通和截止,从而控制哪些绕组通电,哪些绕组断电,实现了电子换向。其中转子是由永磁材料制造,具有一定磁极对数的永磁体。
无刷直流电动机是采用电子换向开关元件进行换向,既具有直流电动机的优点,又具有交流电动机的没有换向器和电枢、维护方便、无火花、无电磁干扰、能在恶劣环境下工作的诸多优点,但无刷直流电动机的价格较高,且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案复杂。
直流力矩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普通的直流伺服电动机相同。只是在结构和外形尺寸的比例有所不同。直流力矩电动机结构上采用扁平电枢,可增加电枢槽数、元件数和换向器片数,而且适当加大电动机气隙,所以力矩波动小,从而保证了低速下能够稳定运行。直流力矩电动机由于结构的特殊设计,因此其机械特性和调节的线性度好。直流力矩电动机的电磁时间常数小,电动机响应迅速,动态特性好。直流力矩电动机虽具有诸多优点,但价格比较高。
从价格、性能、控制的复杂度、开发周期以及现今国内电动机制造水平等方面进行综合权衡,本节所介绍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最终选择了直流伺服电动机。伺服电动机输出的转矩、转速和功率,应能满足负载运动要求,控制特性应能保证所需的调速范围和转矩变化范围。
ISBN | 9787111299936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作者 | 王旭东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