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近世思想史研究(增订版)》内容简介:承三联书店的好意,把我目前已出版的学术著作加以整合,编为“陈来学术论著集”共12种。这12种中,学术专著多以旧印本为基础,改正若干已发现的错字;而学术论文集因编印的时代不同,各书的篇章有个别重复,故在此次论著集编定时在内容上有所调整和增加。现将这十二种书的调整情况向读者略作说明。
编辑推荐
《中国近世思想史研究(增订版)》:陈来学术论著集。 作者简介
陈来,1952年生于北京,哲学博士。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曾担任哈佛大学、东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台湾中央大学等校客座教授,国际中国哲学学会副执行长。现任全国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以及多所大学的特聘讲座教授、兼职教授等。 目录
序
上篇
略论《诸儒鸣道集》
宋明儒学的“道”、“理”概念及其诠释
宋明儒学仁说的生态面向
论宋代道学话语的形成和转变——论二程到朱子的仁说
朱子哲学中“心”的概念
朱子《论语集注》的儒学思想
朱子《大学章句》的解释特点
朱子《中庸章旬》及其儒学思想
朱子《孟子集注》及其儒学思想
朱子《家礼》真伪考议
朱子《语录类要》及其佚文
朱学杂考
《朱子新学案》述评
关于张载的气观和理观
南宋的心学与佛教
下篇
儒学传统中的神秘主义
明嘉靖时期王学知识人的会讲活动
明代的民间儒学与民间宗教——颜山农思想的特色
明清世俗儒家伦理研究——以蒙学为中心
方以智的本体论与方法论
黄道周的生平与思想
陆世仪思想略论
陆陇其的实学思想
善本《甘泉先生文集》及其史料价值
《天泉证道纪》之史料价值
《遗言录》与《传习录》
王阳明语录佚文与王阳明晚年思想
《遗言录》、《稽山承语》与王阳明语录佚文
《明儒学案》所见阳明言行录佚文
王龙溪、邹东廓等集所见王阳明言行录佚文辑录
后记
“陈来学术论著集”后记 序言
本书的内容,是属于中国哲学思想史上的“道学”与“心学”的考论研究,故最初拟命名为“道学与心学”。此主题,如果用日本学界习用的说法,也可名为“朱子学与阳明学”。考虑到此种题目的著述所在多有,故定今名,以示区别。
“道学”与“心学”是宋元明清时代居主导地位的哲学思想。关于宋元明清时代在中国历史的分期上如何归属命名,是20世纪中国新史学建构的一项课题,其中也牵连到内藤湖南及京都学派对唐宋转型的著名的“近代说”。这一类问题学术界仍在研究之中。对于我自己,本书的命名,主要的斟酌在于“近古”和“近世”二者之间的选择。在20世纪前半期,中国历史分期诸说中,所谓“近古”,有指唐末至清末,即公元900-1900年者。如夏曾佑;有以“近古”指安史之乱至元末,约公元。750-1368年,如吕思勉。此外,有以“近古”指五代至明末,即公元907-1644年;也有以“近古”指宋元明时代。而“近世”之用,有以指明清,即1368-1911年,亦有仅指清代。 后记
承三联书店的好意,把我目前已出版的学术著作加以整合,编为“陈来学术论著集”共12种。这12种中,学术专著多以旧印本为基础,改正若干已发现的错字;而学术论文集因编印的时代不同,各书的篇章有个别重复,故在此次论著集编定时在内容上有所调整和增加。现将这十二种书的调整情况向读者略作说明。
《竹帛五行与简帛研究》汇集了我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出土简帛文献的研究,是由三联书店出版的一部新的著作。
《古代宗教与伦理》和《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仍用三联旧本,而改正了若干错字。《朱子书信编年考证》用三联书店出版的增订本,未加改动。《有无之境》、《诠释与重建》、《传统与现代》皆用北京大学出版社本,改正了已经发现的若干错字。《朱子哲学研究》和《宋明理学》用华东师大出版社本,亦改正了若干错字。至于《宋元明哲学史教程》,原名《中国宋元明哲学史》,是1998年应香港公开大学之邀所写的教材,此次收入论著集,改定今名,内容则未作改动。 文摘
由此可知,朱子对《洙泗言仁录》的不满意,是怕学者从此只看《论语》的论仁之处,不再理会《论语》全书。所以朱子提醒南轩,不可“专一如此用功”。
此外,南轩主张从孔子众多论仁的话中体认“仁”,而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仁的解说,朱子对此显然是不能满意的。朱子在此信的最后还特别指出:“首章虽列二先生之说,而所解实用上蔡之意。”我们知道,后来朱子的《仁说》和仁说之辩所着力反对的,正是上蔡以及受上蔡影响的知觉言仁说。他在这里提出,为了纠正上蔡和湖南的仁说,首先要晓得仁之名义,即在概念的定义上辨析清楚;其次应当以爱推仁,明确仁是所以爱者,从这里来理解仁;最后也要认清爱不能尽仁的局限。
在以下的答张南轩书十七、十八中,朱子一方面论及胡广仲的观过知仁说,另一方面又指出仁字的意义与智字的意义不同,如果把仁说成“明乎善”,就会使得仁字与智字的意义无法分别。这是明确针对“知觉言仁”说,因为在朱子看来,知和明都是“智”之事,不可以言仁。他在答南轩的第十九书中则明确提出“以爱论仁”的必要性:“以爱论仁,犹升高自下,尚可因此附近推求,庶其得之;若如近日知识则道近求远。”可见,主张“以爱推仁”,反对“知觉言仁”,是朱子反思湖南学派仁说的基本态度。
ISBN | 9787108034069,710803 |
---|---|
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
作者 | 陈来 |
尺寸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