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格纳乐剧尼伯龙根的指环思想寓意研究 (平装) 7806922253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商品编号: 1168729 类别: 图书 艺术 戏剧 歌剧艺术
内容简介
本论文旨在研究瓦格纳乐剧《尼伯龙根的指环》(以下简称《指环》)的思想寓意。论文以音乐动机和脚本的分析为切入点,结合瓦格纳对社会、对人生、对音乐艺术的看法,从剧中反映的六个主题进行研究: 1.指环,即金钱的象征,是剧中引发矛盾的根源。它无形地影响和制约着世界中的一切行为,也象征了现实社会中最本质的核心:一个所有关系都紧紧围绕着金钱而展开的社会。 2.矛,即权力的象征。与指环一样也是剧中引发矛盾的另一个重要的主题。矛所代表的是以法律和契约为基础的权力。这种权力所象征的是旧世界向新世界迈进过程中逐步没落的权力,并且与指环代表的经济集权产生纠葛。 3.剑,即英雄的象征。是瓦格纳在剧中赋予英雄力量的指代物。它与指环、矛所不同的是,它是新生力量的代表。英雄借助于剑所赋予的强大力量,与世界中的腐朽势力抗争,肩负着改造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重托。 4.爱情,作为人类情感的一种重要体现,在剧中呈现出多种形式。权力和金钱的矛盾在摧残人性的同时又摧残了爱情。然而在这当中,英雄之间纯洁的爱却最终超越了旧世界的束缚,赞颂了自由人性的回归,并成为拯救世界的力量。 5.反叛,是旧世界向新世界转化的途径。在剧中,它表现在对神权的反叛,对旧世约法的抗争以及对自由的向往。对旧世的反叛,最终是通过具有巴枯宁式的自由意志的英雄来完成的。 6.死亡,作为剧中权钱争夺的终结,是最能发人深思的一个主题,也是瓦格纳世界观的归宿。这里阐述的死亡并不是简单的消亡,也不意味着社会的终结和历史的停滞。死恰恰是对更高的生存方式的一种肯定,是将现实罪恶转变成对彼岸幸福的追求。在剧中,旧世界是在水和火的席卷中毁灭的,新世界也同样是在水和火的洗礼中诞生的。 在对六个主题研究后,论文得出的结论是:在经济社会下,权力与金钱是矛盾冲突的根源,爱情是权钱利用的手段,反叛是对旧俗观念的抗争,死亡是权钱争夺的终结,而最终将罪恶推向死亡的则是英雄,英雄是旧世界的掘墓人,新世纪的迎宾者。 这六个主题的归纳论述和其结论是本论文对《指环》研究的独创性成果。 在研究中,本文运用了传记式批评方法、社会学批评方法以及新批评方法,对《指环》进行从内部到外部、从神话内容到现实寓意研究,挖掘了在这部乐剧中涉及的有关人生、社会、哲学、伦理等方面的思想内涵。
编辑推荐
?
专业书评
?
媒体推荐
?
作者简介
1963年生,云南大理人,白族,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l975年在九汀县文工团任小提琴演奏员,1982年考入江西师范大学,主修小提琴专业,师从黄忠伯教授,以学位论文《沦演奏中国小提琴作品指法不顺手之根源》获文学学士学位;l995年考入德国科隆音乐学院,师从安娜·赫伊曼女士,攻渎小提琴专业。2001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师从杨燕迪教授,攻渎两方音乐史专业,以学位论文《瓦格纳乐剧思想寓意研究》获文学博士学位。2003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德国科隆音乐学院访学。现为杭州师范学院音乐艺术学院教授,所授课程《两方音乐史》被评为浙江省精品课程。曾多次应邀参加德国等国际学术会i义和音乐会的演出活动。主要研究领域有两方音乐史、小提琴演奏与教学研究两方而。在学术期刊上发表沦文三十余篇,出版论著三部。
目录
目录 序杨燕迪 论文提要 英文提要 绪论 第一章指环:戏剧冲突的根源 第一节指环,财富中隐藏的危机 第二节邪恶人性的暴露 第三节来自金钱的反思 第四节小结,金色的诱饵 第二章权力:欲望膨胀的动因 第一节矛,权力的象征 第二节维系权力的手段 第三节来自权力的反思 第四节小结,狂人的墓地 第三章英雄:主宰世界的超人 第一节诺通剑,英雄之剑 第二节英雄的沉沦与升起 第三节英雄理念的反思 第四节小结,为英雄编织的光环 第四章爱情:人性悲欢的诠释 第一节人性本真的恋情 第二节扭曲的爱情 第三节爱情观的立意 第四节小结,爱的苦果 第五章反叛:旧俗观念的洗礼 第一节对神权的反叛 第二节乱伦的阐释 第三节对自由的呼唤 第四节小结,自由人性的呐喊 第六章死亡:未了的终结 第一节英雄拯救世界的途径 第二节旧世的毁灭 第三节死亡的寓意 第四节小结,无限循环的宇宙生命 第七章余论与结语 附录一论文谱例检索 附录二参考资料 附录三《尼伯龙根的指环》剧情·人物·家谱简介 附录四《尼伯龙根的指环》主导动机一览表 附录五瓦格纳生平简介·主要作品论著年表 附录六拜罗伊特节日剧院《指环》演出年表 后记
ISBN7806922253
出版社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作者杨九华
尺寸32,32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