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学研究(第4辑) (平装) 9787512001718

配送至
$ $ USD 美元

《说文学研究(第4辑)》旨趣在于汇聚研究成果,传递研究信息,推动学术交流,促进学术发展。编者之意向,为治学有见解之学者提供发表园地,为笃学有长进之学子垦辟发育土壤。所辑诸篇,各抒己见,文责自负,若有论点尚欠惬当者,或有内容未尽成熟者,我们希望,时贤予以评说指正,读者持以异词论难。
编辑推荐
《说文学研究(第4辑)》:社科文献论丛·第21辑
目录
第四届中国文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综述 说文学源流及其发展趋势 王力先生关于中国文字学的识断 论文字学的学科地位、学科体系及当前的紧迫课题 《张家山汉简》六种中《说文》未收之秦汉字 万千汉字真面目 ——亟待钩沉“字原学 从《说文解字》的部首系统到检字法原则的部首系统 《说文解字》转注与早期汉字部首排序法 读《说文》记四则 论《说文》木部词义训释方式 《说文解字》会意字中的省形结构 关于形声字 《说文》从寸字说解献疑 《说文》石声、庶声字解读 论《说文》从弋得声之字 《说文》谐声舛误举疑 《说文解字木部》形声字之声旁假借 也说假借的性质与历史作用 许慎“假借”例字是非析疑 《说文解字》的假借观 古书的普通话今读问题 释“褐” “盼”字的本义和“盼望”词义来源 释“龙” 从经古文字考证孔子弟子端木赐字子贡 祭祀类汉字脞议 《说文.禾部》所反映的农业文化 《说文解字》与古代房屋建筑文化 《说文解字》羊部及其反映的文化意蕴 古汉字中的刑法文化 王筠《说文释例》之“释例” 王筠《说文》句读浅议十则 《文字蒙求》的选字特点与汉字教学 田吴照《说文二徐笺异》平议 《一切经音义》与汉字研究 谈《篆隶万象名义》的新增异体字 《篆隶万象名义校释》匡补 《大正藏》第八十五册注文举误 学术简讯 第四届中国文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纪略
文摘
插图: 何添《论说文从“必”得声之字》一文,由考证《说文》中从“必”得声之字人手,提出了从“衍义”和“衍声”两个角度考察汉字的观点。他考证出“许云从‘弋’得声之‘必’字,证诸声义,俱不与‘弋’字合,是‘必’不得言从‘弋’得声也,则许书言从‘必’得声之二十六文,俱不得为‘弋’之声子矣。”何添先生还“上考古文,证以小篆”,证明“‘必’字本为两源:一为由甲文而来,于六书为指事,本义‘必’为祭神之室,故引申而有静义,有闭义,有紧义,有敬慎义。一为‘八’之直接声字,由‘分极’义而引申,得有充盛义。二者音虽相近,而义衍两途。”这对汉字的考释方法是一种发展和丰富。 《说文解字》保存了汉字的小篆体系和一部分籀文、六国古文的字形,同时它解释字的本义,因而保留了周秦时期的汉语词义系统,这使该书在文字学、训诂学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历来是学者们识读古文字、研究今文字、探索汉语文献词义的依据和桥梁。但是,《说文解字》毕竟写作于东汉,由于汉字的发展,早已经脱离了原初汉字体系,许慎运用以形索义的原则,根据字形探求汉语词汇的原初意义,限于当时的资料和研究方法,失误在所难免。因此,对《说文》的字形、释义和字音的考证历来成为说文学的重要内容。本次会议上,对《说文》的形音义进行考释和订正的论文,主要有: 蔡英杰《(说文)从“寸”字说解献疑》。论文通过对“寺、将、寻、专”等15个从“寸”的字进行理据分析,指出了《说文》对这些字的分析和解说颇有乖误或牵强之处,对传统所谓《说文》从“寸”的字多与“寸口”甚或“法度”之义有关的观点,提出了质疑。
ISBN9787512001718
出版社线装书局
作者向光忠
尺寸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