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 (精装) 9787501343935,750134

配送至
$ $ USD 美元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内容包括:第一版 编制说明、第五版 编制说明、基本大类、简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哲学、宗教、社会科学总论、政治、法律、军事、经济、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等。
编辑推荐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是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第一版 编制说明 第五版 编制说明 基本大类 简表 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B 哲学、宗教 C 社会科学总论 D 政治、法律 E 军事 F 经济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 语言、文字 I 文学 J 艺术 K 历史、地理 N 自然科学总论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Q 生物科学 R 医药、卫生 S 农业科学 T 工业技术 U 交通运输 V 航空、航天 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Z 综合性图书 通用复分表
文摘
插图: 一、编制原则 图书分类法是按照一定的思想观点,以科学分类为基础,结合图书资料的内容和特点,分门别类组成的分类表。这部分类法是按如下的原则编制的: 第一,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编制依据,类目的确立及其序列安排,不仅要从科学概念出发,同时要考虑它的思想政治内容。 第二,分类体系要符合科学性的原则,以科学分类为基础,采取从总到分、从一般到具体的逻辑系统。同时要考虑图书资料分类的特点,既要能容纳古代的和外国的图书资料,又要充分反映新学科和新事物。 第三,在类目安排和标记符号的设置上,要力求简明、易懂、易记,以适应图书资料分类实践的需要。 第四,照顾各类型图书馆和情报资料单位类分图书和资料的需要,为全国图书资料统一分类编目创造条件。 二、体系结构 关于知识的分类,毛主席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指出:“什么是知识?自从有阶级的社会存在以来,世界上的知识只有两门,一门叫做生产斗争知识,一门叫做阶级斗争知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就是这两门知识的结晶,哲学则是关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这是我们确定分类法基本结构的理论依据。据此,本分类法将知识门类分为“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大部类。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作为一个基本部类,列于首位。此外,考虑到图书本身的特点,对于一些内容庞杂,类无专属,无法按某一学科内容性质分类的图书,概括为“综合性图书”,作为一个基本部类,置于最后。
ISBN9787501343935,750134
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作者国家图书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编辑委员会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