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杂性、联网和基于效果的作战方法》从描述整个世界的复杂性以及如何应对为出发点,详细论述了军事作战中需要面对的各种复杂性。并以生动的例子来说明应对复杂性的过程。最后,该书把取得军事作战胜利的关键因素归结为两点:一个是网络,既包括通信网络,也包括社会网络;另外一个是基于效果的作战方法,即一切行动以作战效果为标准。更为重要的是,该书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如何将这二者有机结合的思想的方法,也就是网络使能且基于效果的作战方法。
读者对象:部队领导与官兵,军事院校教师和学员,军事电子领域的科研人员及军事爱好者。
编辑推荐
《复杂性、联网和基于效果的作战方法》:信息化战争理论、技术与装备丛书。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Edward A.Smith 译者:王志成 合著者:温柏华 目录
概述
引言:从基于效果的作战方法“是什么”到“怎么用”
第一章 这是一个复杂的世界
1.1 国防转型
1.1.1 线性思考
1.1.2 基于效果的作战方法
1.2 9·11之后世界的复杂性
1.2.1 原因1:竞争和冲突的机制
1.2.2 原因2:冲突的模式
1.2.3 原因3:“战争三段论
1.3 小结
第二章 复杂性:前景与问题
2.1 什么是复杂性
2.2 理解复杂性
2.2.1 复合性
2.2.2 复杂性
2.2.3 复合性与复杂性
2.2.4 复杂自适应系统
2.2.5 复杂自适应系统之系统
2.3 生物系统模式
2.3.1 国家和非国家生物系统
2.4 竞争和冲突:复杂自适应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
2.4.1 军事行动
2.4.2 军事战略中的复杂性
2.5 小结
第三章 处理复杂性
3.1 处理复杂性的工具
3.1.1 自组织、调整和共同发展(演化)
3.2 复杂性理论的实际应用
3.2.1 限定问题
3.2.2 聚合
3.3 非纯复杂性
3.4 比喻、推理和人
3.4.1 比喻
3.5 人文方法的重现
3.6 小结:复杂性的矛盾
第四章 基于效果作战中的复杂性
4.1 行动和反应的循环
4.1.1 社会域
4.2 行动-反应循环——基于效果的方法的框架
4.3 基本过程
4.3.1 态势感知产生
4.3.2 感知
4.3.3 决策
4.3.4 实施
4.3.5 社会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那么,解决的办法在哪里
5.1 评估、计划制定和实施
5.2 把基于效果的方法应用到背景当中
5.2.1 乡村老者
5.2.2 不对称的挑战者:基地组织
5.2.3 联合特种部队的指挥官
5.3 案例比较
5.4 小结
第六章 获取决定性的优势:网络和基于效果的方法
6.1 基于效果的方法在传统与信息时代中的对比
6.2 网络:通信和社会
6.3 人的介入、网络和联合特种部队问题
6.3.1 感知产生
6.3.2 感知
6.3.3 计划和决策
6.3.4 实施
6.3.5 社会影响
6.3.6 其他过程
6.4 把部分组合在一起
6.4.1 三者混合体
6.5 小结
第七章 选项、感知和灵活性
7.1 选项、复杂性和突破性变化
7.1.1 选项
7.1.2 阿波罗13号
7.2 建立一个选项决策空问
7.2.1 网络
7.3 感知
7.3.1 知识和理解与数据和信息的对比
7.3.2 融合
7.3.3 网络
7.4 灵活性
7.4.1 可升级性与时限
7.4.2 集权化或至上而下的指挥与分权化或反复指导的对比
7.4.3 指挥与指导的对比
7.4.4 起战略作用的下士兵?
7.5 把它放在一起
7.6 小结
第八章 结论:网络使能且基于效果的作战方法
8.1 经典的基于效果的方法
8.1.1 人的限制
8.1.2 选择适当的决策者
8.1.3 组织
8.1.4 定时、可升级性和第一代网络中心战
8.2 网络使能的基于效果的作战方法
8.2.1 随着不确定性、模糊性和不可知性的增加,所需的人的介入就会增加
8.2.2 随着复杂性增加,人的作用就会增加
8.2.3 随着决策可用的时间减少,人员独立决策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8.2.4 随着可用的支持减少,用人来填补这种信息空白的频率就会增加
8.3 可升级性
8.4 第二代网络中心战
8.4.1 灵活的组织
8.5 矛盾:复杂性的简化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序言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始发的世界新军事变革,是迄今人类历史上影响最深、最广的军事领域的一场革命,是人类文明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的产物,是当代国际综合国力竞争在军事领域的反映。这场新军事变革的核心是信息化。目前,军事变革已进入一个新的质变阶段,最终将形成以信息化为基本特征的新军事体系,导致军队建设和作战方式等方面发生一系列的革命性变化。如果在这场新军事变革中落伍,势必将进一步拉大我国同发达国家军事实力的差距,增大我国军事安全方面的潜在威胁。因此,深刻认识新军事变革的本质,正确把握这场变革的发展趋势,充分估计其战略影响,为我军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提供参考资料,是出版这套丛书的出发点和着眼点。信息化战争将成为2l世纪的主要战争形态。为了打赢信息化战争,必须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方针,加速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为此,我们必须密切关注世界军事发展的动向,学习与借鉴西方的先进军事理论、军事技术以及军事装备的发展思想。
在酝酿新军事变革的推进下,美军相继提出了《2010年联合设想》和《2020年联合设想》,清晰地阐述了未来联合作战的设想,获取信息优势和决策优势将使联合作战成为可能。2001年中期,美国国防部正式向国会呈交了《网络中心战》的报告。 文摘
插图:
(2)是位于观察者中的感知和理解,这是一种对涌现的态势、导致或起源于那个态势的潜在因果链、它所暗示的潜在时限的构思和理解。这种影响是双重的,它既包括社会或组织选择谁即将成为观察者或决策者(例如,神权统治者与技术专家的对比),也包括这些个人或群组将如何倾向于以教育、经验和出生为基础来构思和思考,那也就是“社会化”。
(3)社会影响,它决定观察者把哪些所观察到的情况放到一个事例或心智框架中,从而用自己的模型大致解释独立变量中的相互关系。这些变量包括但并不限于身边的相关态势,也许包括观察者不能完全清楚或全面评定的变量,例如,美国人常常倾向于以线性或者顺序的方式看待美国足球节目。
(4)然后这种“感知”便成为第四个社会域与认知域交叉部分的基础:针对态势的反应,评价和评估选项或潜在的过程的相对适应性和生存能力。这里还是双重影响。可获得的能力将是社会或组织已经选择去产生能力的那些,例如,武装力量的规模和类型。选择也反映社会观点或组织观点,如什么装备是可接受的行动,什么装备将会工作,它们都是以社会域为基础的评价,显然都源于感知。
上述对行动-反应循环的描述清楚地说明了任何基于效果的方法中所涉及到的复杂性范围。因为这个循环包括了一个复杂的认知领域的决策过程和复杂的社会影响,所以这个循环和它的行为输出必然是复杂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个循环中复杂的认知和社会过程的出现异化了所有它的线性元素,使得这个过程和结果复杂性——表面上——不可预测。那么,我们如何处理这种复杂性,起码如何把它转变成我们的优势呢?
4.2行动-反应循环——基于效果的方法的框架
为基于效果的方法构建一个通用的参考框架在某种方式上并不是把行动-反应循环分解开来并使其充实起来,看起来“不是简单的一个推论”。毕竟,复杂自适应系统,就像行动-反应循环实施的动作一样,正在不断地改变到这样一种程度:任何正在进行的模型将绝不可能是相同的两个。但是,谁是可选项呢?
ISBN | 9787118069990 |
---|---|
出版社 | 国防工业出版社 |
作者 | Edward A.Smith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