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笑九章 (平装) 7802446732,978780244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商品编号: 1212159 类别: 图书 艺术 戏剧 曲艺艺术
《说笑九章》第一个特点是“爆”。这个“爆”您放心,不是暴力,如果是那个东西,我这么大岁数了也不喜欢。我是说它内容热烈火爆,而且五花八门,各种口味都全了,雅俗共赏,老少皆宜。 第二个特点是“精”。书中每讲一个观点,都是深入浅出,说明白了就算完。不像一些人写文章,本来很简单一个道理,让他讲来讲去,反而不明白了。 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新”。 中国相声从清末前辈艺人张三禄那算起来,已经近200年的历史了,留下的好段子也有好几百段,可是用相声语言、相声笔法写一部理论专著,这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总之,这部书来之不易。透出的是一股韧劲,一种乐观,一种精神。有机缘阅读此书的朋友,一定会说我所言不虚。
编辑推荐
《说笑九章》是幽默秘笈,开心宝典,欢乐长卷,滑稽真经,一笑烦恼跑,二笑怒气消,三笑窘事了,四笑病魔逃。人人可做幽默家,一书在手走天涯。 姜昆,阎肃,田连元,薛宝琨,李伯祥,联玦推荐
媒体推荐
幽默犹似心灵魔术,百幻千玄,其理莫测。这本别出心裁的小书,或许能帮您揭穿奥秘、熟习机巧。 ——薛宝琨(著名曲艺理论家) 听说笑,品九章,此中有福滋味长! ——张志宽(著名快板书表演艺求家) 这部《说笑九章》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粥锅里下笊篱——捞的全是干货,读起来有趣味、省时间,可算一部幽默速成秘本。 ——李伯祥(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 偶启《说笑九章》,忽入智慧之门。漫画式思维,漫画式语言,写成一部漫画式经典。 ——崔玉滨(著名漫画家) 书成大漠,笑洒天涯。 ——阎肃(著名词作家) 妙趣人生书册间,清风潇逸古今谈。 越凌苦海寻常事,笑雨明心化外仙。 ——田连元(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 书成大漠,笑洒天涯。 ——阎肃(著名词作家) 妙趣人生书册间,清风潇逸古今谈,越凌苦海寻常事,笑雨明心化外仙。 ——田连元(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
作者简介
李庆丰,生产日期:78年10月;保质期:希望比较长;最初产地:河北承德;库存地址:西北大漠;副产品:相声、小品、喜剧及一名两岁女孩儿。
目录
序言 卷首语 第一章 笑源漫话 敢问笑从何处来 虚幻的满足 优越瞬间 压抑与宣泄 乖讹·落差 获知的欣喜 “笑感并发”的玄妙 第二章 滑稽精灵 精灵原理 精灵总动员 精灵滑稽四法 滑稽精灵的“近亲家族” 第三章 快乐语音 谐音 趣味辙韵 误读与误听 句音变幻 方言误 绕口令 第四章 语形趣变 文字拆析 语序倒置 第五章 神奇语境 都是语境惹的祸 断章取义 现场哏 “民谣”与“直扑” 流行语 认知背景 互动的乐趣 第六章 语用秘笈 “推导”解密 “违章”的笑声 第七章 幽默修辞 夸张 比拟 仿句 反复 易境·易色 第八章 逻辑迷宫 笑与逻辑 偷换概念 偷换论题 自相矛盾 模棱两不可 虚假理由 推不出 第九章 笑的美学 笑与美 含蓄的魅力 距离产生美 鲜活,笑的生机 契合与和谐 笑出“丰”彩 笑亦有道 附录 极品小段十二则 大事不妙 八文钱的酒宴 自选刑罚 窃听器 断弦 减肥妙法 约会 迟到有理 忌讳 马二哈摔壶 酒鬼行车记 死活未定
序言
各位读者朋友,大家好!我是相声演员李伯祥。首先祝大家笑口常开,万事如意.买彩票,中大奖,人人都得一百八十万! 今年春节前后,我收获了一份惊喜。这就是看到了《说笑九章》这部书稿。挑灯翻阅,感慨良多。 我说了一辈子相声,带了一辈子徒弟.回过头来数了数,不多不少刚好十八个。这不是迷信,可能是巧合:我姓李,“李”字拆开了是“十八子”,这是“命中注定”我就该收十八个徒弟。本书的作者李庆丰就是我所谓的“十八子”中的一个。 2006年,庆丰他们在北京拜师的时候,是李金斗、孟凡贵、宋德全给主持的,忘了他们中间的哪位偷偷对我讲:“我跟您的弟子郑健、戴志诚、王平他们那些位都非常熟悉,可看庆丰这小伙子却有点儿眼生。”我说:“你肯定眼生,说实在的,连我这当师父的看他都眼生!据说,他媳妇看他也眼生。” 您听着像笑话,其实一点也不奇怪。 庆丰是空军西北某部的文化干事,家在秦皇岛。由于工作需要,长年埋头在西北大沙漠里。那真是片大沙漠,往周围一溜达.别说人了,偶尔遇见只刺猬,还是腊肉版的。为了工作,两口子长期两地分居,要不,他媳妇怎么都看他眼生呢?要是黑灯瞎火的。两口子遇见,都不一定能认出来。 庆丰这孩子酷爱相声,经常利用年假,到天津观摩学艺。他学艺这地点选得好。天津是市井文化,北京是精英文化,上海是商业文化,在天津这个“相声窝子”里学能耐,高效率,有品位,经济还实惠,一次顶五次。 我们师徒一见面,就感觉很有缘分。 这孩子最爱陪我聊天,而且问题特别多.每次都拿着笔和本子,边聊边记,写得很快、很认真,也很容易让人想起“文革”时,造反派搜集黑材料的情景。我知道孩子是在做“课堂笔记”,这可能是在军校里落下的毛病,不像我们说相声的门风。 庆丰很好学,每次来天津都要买好几十斤的书,然后呲牙咧嘴地背回西北,甭管什么内容,只要便宜他就买。这是说个笑话。反正他是个“书迷”,什么都看,日久年深,装了一肚子杂七杂八的东西,什么天鹅湖、鬼打墙,诺亚方舟、弓冶长,莎士比亚、杜十娘,太阳黑子、武大郎……他都能说出个子午卯酉来。这正好对了我们的路子,“相声肚,杂货铺”嘛。 庆丰写相声,写小品,写快板、写鼓词……还真是小有一番成就,还勾搭了一群那叫什么……对了,叫“粉丝”。勾搭了一大群粉丝(多为雄性)! 当然了,要不是多年的酝酿、思考和积淀,也出不了这么一本书稿。大文学家金圣叹说过:“古人著书,每每若干年布想,若干年储材,又复若干年经营点缀,而后得于脱稿。”我想,《说笑九章》的诞生,也必有这样一番经历。 这本书我仔细看了两遍,概括起来有这么几个特点: 第一个是“爆”。 这个“爆”您放心,不是暴力,如果是那个东西,我这么大岁数了也不敢看。我是说它内容热烈火爆,而且五花八门,南甜、北成、东辣、西酸、凤肝、龙髓、狼心、狗肺……各种口味都全了。雅俗共赏,老少皆宜。 第二个特点是“精”。 书中每讲一个观点,都是深入浅出,说明白了就算完。不像一些人写文章,本来很简单一个道理,让他讲来讲去,反而不明白了。 比如有个老学究写了篇大作《论西瓜是圆的》,而后又写《再论西瓜是圆的》,接着是《西瓜是圆的之我见》《西瓜究竟是不是圆的?》《值得思考的问题——西瓜怎么会不是圆的呢?》……一万多本著作出版之后,连学究自己都不知道西瓜到底是不是圆的了,整天抱着个四棱子的东西说是西瓜。
文摘
插图: 第二章 滑稽精灵 精灵原理 先请看这样两个相声包袱,其一: 甲:现在这假东西可太多了。 乙:都有什么呀? 甲:假文凭、假发票、假种子、假农药……就王八是真的,还叫甲鱼。 其二: 甲:我帮你成名的头一步,就是劝你赶紧到电视上做广告。 乙:做什么广告啊? 甲:你就做“王八汤广告”。这广告名字就叫“杨进明(乙名)王八鲜汤”。 乙:我怎么做呢? 甲:你呀,站在一个大酒店的门口,穿一身笔挺的西装,打着领带,手里托着一个精美的瓷盆儿,上边冒着热气儿,里边趴着一只王八。这时候,镜头正对着你,你是笑容满面,先看一眼这王八鲜汤,然后把头转过来,无限深情,发自内心地说了一句广告词儿。 乙:我怎么说的? 甲:杨进明王八鲜汤。给我爹喝! 不知您注意没有?以上两个包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两个词语:“王八”和“甲鱼”。像这类听着就可乐的词汇,叫“滑稽词”,它们可是幽默殿堂中的天使,是喜剧世界里的精灵。 这种“精灵”,为什么具有滑稽性呢? 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首先说,很多词语本身就具有修辞功能,也就是说它们都自带着一定的感情色彩、风格特征。 比如,我夸一个人“精明强干”,他就爱听;说他“老奸巨滑”,他就别扭。夸他“心胸宽广”,他就愉快;说他“没心没肺”,他可能就想打我。您可以冷静地想一想:“精明强干”和“老奸巨滑”意思差不多;“心胸宽广”和“没心没肺”实质也相似……为什么给人的感受不一样呢?这就是词语的修辞功能在作怪。 “精明强干”和“心胸宽广”,本身具有褒义修辞功能;“老奸巨猾”和“没心没肺”具有贬义修辞功能。与此相似,有的词语具有庄严性,有的具有恐怖性,有的具有灰暗性…… 当然了,咱们最关心的,是有些词语具有滑稽性。 滑稽性是怎么附着到词语上的呢? 这又得知道词语的意义存在于哪里了。您可能会说:词语的意义当然在于字典里了?那样的话,把所有的字典都烧了,词语还有意义吗?显然还有。所以,您回答错误。 实际上,词语里的意义“显然只能存在于说话人和听话人的思想中。意义不是词或话语具有的性质,而是说话人和听话人赋予词或话语的性质。”词语的意义存在于人脑中。不信,您一提“耗子”这个词,我的脑子里就会有印象: 其毛灰,其腿短,其牙利,其嘴尖,其尾长,其骨软,蹲在地上,抱爪妙算,爬上高墙,如履平川,昼伏夜出,生息繁衍,虽屡灭而不绝者,此乃耗子也'。 要说,我这脑袋密封挺严的,怎么就“进耗子”了呢? 这是通过日积月累,我脑海里已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词义库,不光是有耗子,什么刀子、铲子、镊子、剪子、扳子、掸子、水管子……这脑袋里的存货相当全。 翻回来说,滑稽词,之所以具有滑稽性,是因为许多能激发笑感的内容,伴着这个词的本意一起存进了人脑,当人们再次听到或看到这个滑稽词时,相关致笑信息,就会同时再现。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人脑中存储的丰富致笑信息,就像一枚手榴弹;与之相连的滑稽词,就是导火线,只一拉,就能炸起笑声一片。 举两个例子,具体说说词语的滑稽性从何而来。 第一个例子,咱说说“乌龟”,或者叫“甲鱼”“王八”。 这是滑稽词中的极品,相当于演艺界的大腕儿、工商界的大款。 早些时候,乌龟本是个很正典的形象。据说,它曾助大禹治水,上天为报答它,给了它一万年的寿命,所以有“万年龟”之说。那时,麟凤龟龙还被誉为四大吉祥动物。 古人,还曾把龟视为高贵的象征。如汉代的丞相、公侯的官印印纽,都铸造成龟形,唐代还曾把佩戴的鱼袋改为龟袋。 古人还有以“龟”为名的,如唐代的李龟年、陆龟蒙等。现在,就没人起这种名号了,什么“王龟”“贾余”“孙二王八”这类名字,人们已经不是特别喜欢了。 什么时候变的呢?这大概初始于元朝。元代金方有句诗: 宅眷皆为瞠目兔,社人总作缩头龟。 这是在嘲讽一家名门大姓。民间相传,兔子望月而孕。这里“瞠目兔”是暗示这家的妇女不嫁而孕;“缩头龟”是形容这家男人胆小怕事,即使妻子和别的男人狗扯羊皮,他也不敢出头说话。。 另据野史记载:“王八”其实就是“忘八”的谐音,就是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全部忘掉。乌龟又与“污闺”同音,也就是奸污了人家的大闺女……这可都不是什么光彩事儿。就这样,乌龟、王八就成了滑稽词,只要一提这样的字眼儿,以上那些内容就会在听者的头脑中瞬息再现,焉有不笑之理? 再以“绿帽子”为例。 我国古代,曾经有过这样的惩罚办法:让犯罪的小吏戴绿头巾,以示责罚。根据罪过大小,确定戴绿头巾时间的长短。要是偷俩煤球,戴五分钟,就可以摘帽儿;要是溜门撬锁,就得戴上半个月;要是七岁杀爹,八岁杀妈,十二岁自灭满门的,恐怕就得用万能胶把绿帽子粘脑袋上,长年当假头套似的戴着。 元明清时代,官府有规定:娼家男子要戴绿头巾。古代的娼妓,分为四种:宫妓、官妓、家妓、私妓,都是有户籍的,“一辈为娼,辈辈为娼”,想跳槽很难。娼家男子戴绿帽子,就跟美国花花公子一条街上的红灯一样,同属行业标志。 这样,“绿帽子”也就成滑稽词了。 滑稽词是有特性的,起码来说,有四条。 一是时代性。就是说某一词语在此时代可能具有滑稽性,而在彼时代则不然。比如说“根红苗正”“牛鬼蛇神”这些词,现在听来,有点滑稽色彩,但在“文革”期间,可都是严肃的政治用语,谁拿它们开玩笑,那可是在老虎乳房上练按摩——玩的不是地方。 二是地域性。就是某一词语在此地可能具有滑稽性,而在彼地则不然。比如“爱人”一词,在大陆指妻子、老婆,在港台则指情人,有“第三者”的意思,你要是在港台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妻子,说:“这是我的爱人。”别人肯定要误会。 三是民族性。就是某一词语在此民族内可能具有滑稽性,而在彼民族内则可能不然。据报道,华盛顿州一名农业官员访问中国时,每站都赠送人绿色垒球帽,但接受礼物的男性没有一个戴的,女主人往往在一旁笑。这就说明“绿帽子”在汉民族心里是个滑稽词,而美国山姆大叔可能把它当吉祥物呢,可能在他们那里,戴绿帽子是一件很光荣的事儿。 四是个体性。就是某一词语在此人看来可能具有滑稽性,而在彼人看来则不然。比如“神经病”这个词,你可能觉得很可笑;在一名医生眼里,可能就是一种普通疾病名称;在病人家属心中,这是个让他们惊恐、心碎的词语;而在我那不懂事儿的小女儿眼里,“神经病”可能就是“爸爸”的意思,很亲切哩。
ISBN7802446732,978780244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作者李庆丰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