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近代建筑》是研究日本近代建筑发展史的经典之作,代表了20世纪60-70年代日本学者关于日本近代建筑发展史的研究成果,并从日本社会、政治、经济等角度诠释这一阶段的建筑历史,是对建筑有兴趣的人必备的一本书。
编辑推荐
《日本近代建筑》:绕着地球向东转来到日本绕着地球向西转来到日本
冒险技术者的西洋馆匠师们的西洋馆
文明开化的花朵御聘建筑家的活跃
日本籍建筑家的诞生从明治到大正
新世纪的历史建筑社会政策派
现代设计初期的现代主义
藤森照信——日本著名建筑家
将日本近代建筑推向世界建筑舞台的第一人 作者简介
作者:(日本)藤森照信 译者:黄俊铭
藤森照信,日本著名建筑家。1946年生于日本长野县。东京大学研究所工学系研究科建筑学博士,现为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教授。
黄俊铭,东京大学工学博士,现为台湾中原大学建筑所副教授。 目录
目录/05
第一章 绕着地球向东转来到日本——阳台殖民样式建筑/11
一、附着阳台的西洋馆/10
二、在日本的开花/21
第二章 绕着地球向西转来到日本
——雨淋板殖民样式与木骨石造/31
一、钉木板的白色西洋馆/32
二、北海道开拓与美国/36
三、另一个向西走的殖民样式/42
第三章 冒险技术者的西洋馆——洋式工厂/51
一、日本的产业革命与建筑/53
二、沃特斯传/64
第四章 匠师们的西洋馆——拟洋风之一/73
一、木骨石造系拟洋风的诞生/76
二、灰泥系拟洋风的盛行/84
第五章 文明开化的花朵——拟洋风之二/95
一、雨淋板系拟洋风的出现/96
二、文明开化建筑论/106
第六章 御聘建筑家的活跃——历史主义的导入/125
一、最初的正统派/128
二、孔德教授访日/132
三、作为宅邸创作者/141
四、安德与布克曼的介入/150
第七章 日本籍建筑家的诞生——历史主义的学习/15g
一、何谓历史主义/161
二、英国派/167
三、德国派/177
四、法国派/186
五、国家与建筑/195
第八章 从明治到大正——自我觉悟世代的表现/201
一、对于理论的觉悟/205
二、与传统的抗争/211
三、新艺术运动/222
四、发现实用的美洲大陆/226
第九章 新世纪的历史建筑——美国派的兴盛/237
一、美国派的兴盛/240
二、欧洲派的复兴与历史主义的巅峰/257
三、新感觉派/271
第十章 社会政策派——都市和社会的问题/285
一、耐震构造和防火/288
二、震灾复兴计划/294
三、住宅问题/290
第十一章 现代设计——由表现派开始/307
一、何谓现代设计/309
二、日本现代设计的起点/315
三、临时建筑装饰社和后期表现派/330
第十二章 初期的现代主义——包浩斯派与柯比意派/345
一、风格派及包浩斯派的由来/346
二、反主流的柯比意派/359
三、战争与建筑/372
后记/383
名词对照/385 后记
儿童时代我就喜欢手作或建造行为之类的游戏,现在还是喜欢,为了将来能成为有名的现场监造人而进入了东北大学的建筑学科。然而此志愿到了20岁前后化为虚无,而更想研究历史,幸好当时的建筑学科有建筑史这个领域,就往此方向前进。大学念到第六年的时候,撰写了小论文《山添喜三郎传》。山添喜三郎是在明治六年(1873)维也纳万国博览会的时候,最早由政府派遣到海外的大木匠师,回国以后成为宫城县技师。由文献记录,到墓地现场的调查,又由墓地找到遗族,去到他出生的渔村访谈耆老的记忆,藉由这样的作业而了解历史有趣的地方。
拿着这本小论文,拜访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的村松贞次郎老师,进入研究所接受老师的教导,尔后20多年间,由幕府末期、明治初期的西洋馆到昭和初期的现代主义,持续地调查研究日本近代建筑。这期间,在建筑侦探或路上观察方面因为很有趣而消耗了不少精力,乐趣与历史研究之间的对立并未带来苦楚,后来发现决定研究历史当初的晦暗气氛也不知不觉的蒸发了。
刚开始学习建筑史的时候,阅读了这个领域的学生皆知的太田博太郎的著作《日本建筑史序说》,深受感动。然而这本书只谈到江户时代,并未提及明治以后之事。心中虽未想说“太好了”,但开始思考那么我来写日本近代建筑史序说好了,同时也想脱离太田老师的历史叙述中那种像运动选手一般的明快主义,或是近代主义的客观性,而想撰写更主观且混入臆测乐趣的历史。 文摘
插图:
在欧洲可以说并没有盖出阳台的传统,但表面上看来有类似的建筑形式。被视为欧洲建筑起源的希腊神殿具有四周回绕的石造列柱,而文艺复兴以后的样式一般在建筑物的前面会排设柱列(称为Loggia或Porch)像阳台一样,当住宅或商馆采用Loggia时,如果只是远眺,确实和阳台没有不同。特别是英国由18世纪到19世纪,当采用希腊与罗马建筑为模板的新古典或希腊复兴样式(Greek Revival)大流行的时候,一般的住宅或市街建筑都往前做出列柱。而恰好这个时期,正是在亚洲的外国人居留地上阳台大量产生的时候。
由希腊起源的列柱空间与非欧洲起源的阳台两者区分的重点,第一是二层楼造的建筑是否由一楼到二楼都做成阳台。第二个重点是面积,阳台较宽广的时候四周皆回绕着阳台,其面积占房子整体的比例较大。
比起是否在各房间前建造阳台,或是宽是窄等形态上的差异,更重要的是此空间是否有在使用?在此阳台被当作日常生活的空间来使用,相对的起源于希腊的柱列空间只是为了美学的演出而已。
如果阳台并非起源于欧洲,那么是从何而来?
检视地球上阳台殖民样式建筑较多分布的地点,是位于非洲中部的沿海地区、印度、东南亚、东亚,以及南洋诸岛、澳洲,甚至是加勒比海诸岛和北美洲南部。这些地方都曾经是欧洲人的殖民地,或是其居留地设置的区域,同时接近赤道。由此可知,应是大航海时代以后欧洲人在所到之处,炎热的地区所产生的建筑形式。再进一步看具体的场所的话,分布在哪里呢?有两处有力的候选地。一个是欧洲势力为了追求亚洲的胡椒等香料而绕着地球东进,迂回过了非洲之后最初扎根之地的印度。Veranda与Bungalow两个语汇是当地语言的说法具有说服力。另一个是绕着地球向西进,渡过大西洋来到的加勒比海地区。
ISBN | 9787209054683 |
---|---|
出版社 | 山东人民出版社 |
作者 | 藤森照信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