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地北中国人:细说中国土著群落 (平装) 9787807392446,780739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天南地北中国人:细说中国土著群落》主要内容:人的性格是否与所居住的地域有关呢?答案是肯定的。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气候条件、生活方式,也有不同的历史文化积淀,于是形成了不同地域的人的性格差异。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指的是某一块地域;“水土”,包括地理位置、物候环境;“一方人”,则是长期生活在这一地域的人。不同地域上的人,由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不同、历史文化不同,于是思想观念不同、生活方式不同、处事方式也不同,人的性格特征自然也就不同了。 翻开《天南地北中国人:细说中国土著群落》看看吧,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到底有什么样的不同?
编辑推荐
《天南地北中国人:细说中国土著群落》由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中原农民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一章 白山黑水——豪爽热情的东北人 第一节 混合文化的影响 第二节 粗线条的东北菜 第三节 酒不多不为敬喝不倒不可交 第四节 东北话与二人转 第二章 津沽大地——幽默平民化的天津人 第一节 远去的辉煌 第二节 平民城市里的草根一族 第三节 “方言岛”上的天津话 第四节 幽默之城曲艺之乡 第三章 京华大地——和气清高的北京人 第一节 胡同里的四合院 第二节 天子脚下皇城根儿的优越感 第三节 北京人的礼数 第四节 幽默与调侃 第四章 齐鲁大地——忠孝保守的山东人 第一节 孔孟之乡礼仪之邦 第二节 山东出宰相 第三节 气节与侠义 第四节 保守的一面 第五节 山东人趣谈 第五章 三晋大地——勤俭内敛的山西人 第一节 从“抠”说起 第二节 千年荣耀话晋商 第三节 昔日辉煌今日迷茫 第四节 文学作品体现的山西性格 第五节 山西人山西醋 第六章 三秦大地——豪放质朴的陕西人 第一节 黄土孕育三秦文化 第二节 陕西十大怪 第三节 秦腔与信天游 第四节 陕西冷娃 第七章 中州大地——勤劳善良的河南人 第一节 厚重的中原文化——中华文明的根 第二节 在苦难中成长起来的河南人 第三节 豫商——千年的财富传奇 第八章 巴山渝水——火辣消极的重庆人 第一节 巴人尚武 第二节 从“码头文化”说起 第三节 火锅城吃出的麻辣性格 第四节 人文性格中消极的一面 第五节 重庆人与成都人 第九章 九省通衢——开放倔犟的武汉人 第一节 武汉三镇九省通衢 第二节 不服周的九头鸟 第三节 方言粗口 大嗓门 第四节 汉正街与吉庆街的市民文化 第十章 潇湘大地——直率张扬的湖南人 第一节 湖南人在近代崛起 第二节 灵气霸气匪气 第三节 湘女多情 第四节 湖南人和辣椒 第十一章 淞沪大地——精明文雅的上海人 第一节 上海人上海话 第二节 男人的温柔、女人的“嗲” 第三节 精明与精细 第四节 记载上海历史的弄堂 第十二章 东方休闲之都——温和悠闲的杭州人 第一节 “天堂”情结 第二节 闲适的饮茶人生 第三节 杭州人爱梅说 第四节 杭儿风与杭铁头 第十三章 南粤大地——自主胆大的广东人 第一节 移民文化与荟萃的中西文化 第二节 食在广州 第三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第四节 “认真而有魄力”的迷信 第五节 广州人与深圳人 第十四章 东方之珠——勤奋爱国的香港人 第一节 不曾丢失的传统 第二节 勤奋赚钱用力消费 第三节 爱祖国爱人民 第四节 丰富多彩的夜生活 第五节 难舍茶餐厅情结
序言
人的性格是否与所居住的地域有关?答案是肯定的,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气候条件、生活方式,也有不同的历史文化积淀,于是造成了不同地域的人的性格差异。先秦文献《考工记》这样记载:在淮河以南生长一种植物叫橘,甘甜清爽,但把它移植到淮河以北后,则变成另一种植物叫“枳”。虽然枝、叶、果的外形都与橘一模一样,但“其味迥然”。其原因就是“土气使然”,“水土异也”。植物如此,人也是如此。 这就是俗话说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指的是某一块地域;“水土”,包括地理位置、物候环境;“一方人”,则是长期生活在这一地域的人。不同地域上的人,由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历史文化不同,于是思想观念不同,生活方式不同,处事方式也不同,人的性格特征自然也就不同了。 可见,地理特征是促使一个地区的居民形成独特的心理素质和性格特点的重要原因。历史上,满族、蒙古族等游牧民族多生活在中国东北,游牧生活要求他们必须有强健的体魄和近乎野蛮的性格,于是他们大部分鲁莽冲动,又很讲义气,这些性格特点流传下来,影响着现代北方人特别是东北人的性格。 我们都听过“黄土文化”、“海洋文化”,山西、陕西两个地区,就是“黄土文化”的代表,它们远离海洋,所以海洋的开放文化对它们的影响微乎其微;它们临近黄河,所以受“黄土文化”和中国传统思想影响很大,因此这两省人普遍具有憨厚朴实、相对守旧的性格。 广东则是“海洋文化”的代表地区,“海洋文化”是开放的文化。在临近海洋的地区生活,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海上往来交流的机会很多,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也多,这样就使广东人容易包容和接受外来文化以及新鲜事物。 林语堂先生曾说:“广东人个个都是男子汉。”广东人的确非常勇敢,敢于冒险,有团队精神。因为广东大部分地区都是沿海的,绝大多数人都以打鱼为生。在海上,每天都要经历大风大浪,只有大家通力合作,才能战胜艰难险阻。长期如此,广东人就形成了勇敢的性格和极强的团队精神。 现在的广东人除了受“海洋文化”影响外,也受“移民文化”的影响。历史上,移民到广东的大致可分为三个群落:广府人、潮汕人、客家人。第一次移民到广州的是广府人,居住在广州市西关与南海一带,大部分是官家,因此优越感比较强;第二次移民来的是潮汕人,他们从福建进广东,沿海而居,以捕捞鱼类和买卖为生,性格相对勇敢开朗;第三次移来的是客家人,从南雄珠玑巷进广东,沿山川而住,以务农、手工业为生,喜爱读书,性情细心聪慧,所以现在广东仍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话:“广府当官,潮汕生意,客家读书。” 山东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它一边临海,一边又靠近黄河,受“海洋文化”和“黄土文化”的双重影响;同时山东处于南方和北方的过渡地带,所以山东人具有南方人和北方人双重的性格特点:一方面精明能干,另一方面豪爽冲动。 同时,不同的地域受不同的历史文化的影响,人的性格也会受到影响。例如,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受儒家文化影响,山东人伦理道德观念非常强烈而且比较守旧。他们的家族观念比其他地区要强烈,并且在伦理道德观念上是非常传统的。武汉人受楚文化影响深远,至今武汉人的口头语仍是:“不服周,就是不服这个周!”2000多年过去了,还是无法改变这份倔犟和决心。 种种地域之间的差异是非常值得探究的现象,本书的目的就在于向读者展示不同地域的中国人在性格方面的独特之处。当然,作为中国人,每个地域的人在性格方面都有许多相同之处,多年以前,林语堂先生对中国人的共性曾经有一个不激烈也不偏颇的总结:老成温厚、遇事忍耐、消极避世、超脱老滑、和平主义、知足常乐、幽默滑稽、因循守旧。此外,林语堂也曾精辟地指出孔子、老子、庄子等人的思想对中国人性格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然而,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中国东西距离约5200千米,整整跨越了5个时区;中国有56个民族,大部分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怎么可能有完全一致的性格特征呢?所以,不同地域的人在拥有中国人的共性的同时,也具有非常鲜明的个性。而往往正是这种个性,很多时候能让人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分辨出一个人是哪里人,并且十有八九都很准确。 本书在力求精确、到位的前提下,整体上以国家的行政区域划分为基础,以具有鲜明个性的地域性格为内容,系统总结了中国14个地域的人文性格,以飨读者。
文摘
第一章 白山黑水:豪爽热情的东北人 东北在古代是蛮荒之地,今天东北的汉族人主要是山东、河北的贫苦移民后裔,经过多个世纪与满、蒙、朝等民族的大融合,再加上气候寒冷,土地辽阔,形成了东北地区独特的文化。 东北人在中国人中,性格最鲜明,他们大多内里刚毅,外表强悍,大嗓门不怯场,性格豪爽,胆子大,讲义气,容易交朋友,经常说的话就是:“别提钱,提钱伤感情。”东北人热情火暴,喜欢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爱管闲事。 东北人普遍都很善良,富有同情心,“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并不仅仅是一句调侃。总的来说,东北人豪爽、热情,在商场上讲诚信,在朋友中讲友情,在生活中肯帮助人,愿意困难自己大方别人。 第一节 混合文化的影响 东北文化的形成原因非常复杂,首先是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因素,地处边陲,大漠莽林、大风大雪、大江大河、大群的野兽,自然要影响到东北文化;其次是人文环境的历史构成,从东夷人到渤海国,从秦汉时期的移民迁入到契丹族和女真族两次入主中原,从明清时代的移民由人关到出关的回流,再到冀鲁晋流民齐闯关东,构成了东北文化结构的复杂性和独特性。 应该说,东北文化是满族文化、儒家文化的混合体。东北人受满族文化的影响非常深远。满族,亦称满洲族,是生活在东北地区的通古斯民族,古代以游牧生活为主。
ISBN9787807392446,780739
出版社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中原农民出版社
作者西北来客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