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没落 (平装) 9787224093988

配送至
$ $ USD 美元

《人类的没落》内容简介:人类文明目下遭遇严重考验,灾祸频发,环境污染,资源告急,人类在自然面前显得不堪一击,困惑、恐惧、惊疑,不免反思,这究竟是文明演进的正常波折,还是源于我们对内在规律懵懂不明?作者一心谋求拆解东方思想史与西方哲学史所遗留下来的最根本的疑难问题,研究人类本性的终极源头和人类命运的终极归宿。在《物演通论》一书中。作者提出“递弱代偿衍存原理”,揭示人的存在、人的精神和人的社会这三大系统的根本规律,而这册《人类的没落》,抽取了作者几篇别致文章,或与忠实读者呼应,或独立论述人体保健之本,或简述哲学史纲要,既可较为轻松地窥见作者的系统观点。又能避开其艰涩烦难的哲学论证。 全书的要旨,惟在对人类现行的“进步论”与“发展观”提出质疑,并为人类社会的系统性危机、灾难化前景及其加速度趋势敲响警钟。 至于作者逻辑建构的下一期文明蓝图,是否合理?是否可行?是否真正有利于人类持续生存?作者本人似乎并不自信,尚需读者再行琢磨。 这就是《人类的没落》的意趣所在:请你加入一局被规约于“人文危存法则”之下的终极·眭思想博弈。
编辑推荐
《人类的没落》:时至今日,某种与文明发展进程相关的系统性危机已轮廓初现。所谓“系统性危机”,是相对于“局部危机”或“危机个案”而言的,它指该危机的内在性、倾向性和进行性的总体特征。也就是说,“系统性危机”并不会因为某一个或某一类问题得到解决而消失,它恰恰是在一步步解决问题的历史过程中积累起来的。 “文明”是什么?文明就是人类的灯蛾之火。“文明史”是什么?文明史就是一部人祸逐步取代天灾的悲情史。“文明成就”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把任何事情都越解决越多、也越解决越糟。“文明的意义”是什么?质言之,让人类这个至弱载体以滑稽的灵慧方式为自然衰变进程作最后笔注脚!
作者简介
王东岳(子非鱼),自由学者,独立于任何党派和学术机构之外,无固定职业,亦无确定职称。曾为医学硕士,但研究生毕业后即脱离医界;也曾做过西北大学哲学系客座教授以及西安交大管理学院的东方文化客座教授。聊以谋生。迄有著作三卷两册:三卷《物演通论》合为一部。一册随笔集《知鱼之乐》,一册汇编本《人类的没落》。
目录
人类的没落与自我拯救的限度 (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是一个系统性危机逐渐叠加和逐级放大的恶化进程,迄今它已濒临极限,成为关乎人类生死存亡的首要课题,既往的文明形态难以为继,文明再造的出路何在?……) 递弱演化的自然律纲要…(与通行的常识和观念相反,一切“自然进化”与“社会进步”现象其实都是宇宙物演衰变流程之体现,若然,则从基础理论上提出了一个重大悬疑:人类还能凭借什么来继续“发展”?……) 人体哲理:生物畸变与进化衰变的极致 (把高级物种的生理结构视为具有最高生存效能的有机体是犯了一个严重的理论错误,人体实际上是生物畸变演化的至弱载体,而与之相适应的文明生存方式正是调动其病态潜质的温床。……) 《物演通论》导读 (从哲学上论证“递弱代偿原理”是一件格外困难的事情,因为它的基础正是20世纪的自然科学体系,然而它又反过来判定一切知识包括科学都是非真的逻辑模型,那么科学是如何为哲学提供这个破绽的呢?……) 哲学史与《物演通论》述略 (东西方的古典哲学家们似曾把人类的社会困境和精神困境揭露无遗,但他们为人类生存所铺就的逻辑通道却分明是一条畏途,参照先哲的睿智,拨开思想的迷雾,才有望看清脚下的临渊薄冰之险。……) 后记
序言
这是一个摘编于我的其他著作之附录文章的单行本。 其中《人类的没落与自我拯救的限度》一文,原本主要是为了回应《物演通论》的部分读者,动辄提出如下问题:你所搞的那一套哲学体系何用之有?把世“道”说得如此不堪,总该拿出某种挽狂澜于既倒的方略吧?。或者,那怕是一条逃路也罢?为此,我勉强写下此文,结果好像愈发证明了哲学的无用,以及前途之渺茫。 《哲学史与(物演通论)述略》一文,是我的几位好友多年来一直催促我写一本哲学史,而我又慵懒怠惰的无可救药,情急之下,草成简章,以慰友人期待之笔墨。在我,窃以为哲学史之不可写,还有两重原因:一则,有独到之见者,如黑格尔或罗素之辈,作哲学史如作自家思想之余绪,笔锋所至,“史”已不史;二则,无自主之见者,如书铺里充斥的附会文本,编者恐怕自己都未曾真正读懂过哲学,还谈何史论?我既不肯委身于后流,又恐怕逃不出前类的窠臼,于是干脆直接写明本人之观念与哲学史的纠葛,且笔下寥寥,未敢烦言,以免误人。
后记
有人问我:你写下如此令人沮丧和消沉的东西,是何居心?意欲何为?——我无言以对,实在拿不出任何冠冕堂皇的自夸之词来搪塞,过后暗忖,自知绝非出于什么“忧世忧民”的古道热肠,而纯粹是某种天然人格或天然思绪的流淌而已。 为此,我似乎应该向读者致歉才行,下面就算是我的歉言吧。 首先,我得说明,这个世界不会因为你的忧患而改变,也不会因为你的糊涂而自安,它该如何运行,全不与你个人的情致或情操相干,正如老子所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说到底,个人甚至圣人都不过是宇宙苍穹之下一介昏眼朦咙的过客或看客,哪有资格来杞人忧天?倒不如索性将渺渺人生视为一路景观,将纷纷哲思视为一抹霞光,然后怡然独醉或独醒,悠游之余,或者还会像庄子那样生出别一番“御风而行,顺道沉浮”的逍遥之乐,也未可知。
文摘
生态破坏:涉及农牧业过度发展;溢砍滥伐;土地荒漠化;物种大规模灭绝;人类男性精子数量剧减;等。生态危机的后果比一般战争更可怖,它的毁灭性既超越于种族,也超越于物种,其涵盖范围几乎包括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历史的经验说明,一个国家可以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起来,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和日本,但是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从被破坏的自然环境中迅速崛起。只要翻开世界地图就可以看到,现在世界上那些最荒凉、最穷困的地方,在古代都曾经是最繁荣、最昌盛的地方;现在世界上那些生活最贫苦、最艰难的人民,在古代,他们的祖先在某一段时期都曾经为自己的文明感到自豪。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由兴而衰、由富而贫呢?我们再看一看世界文明发展史:从现代智人起源于东非并长期无限度地索取于中非(撒哈拉大沙漠此后才形成)而终于不得不迁徙于北非以远,到古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古希腊文明;从古印度文明,到中国的西域楼兰文明,再到中美洲的玛雅文明……我们研究一下这些文明的历史足迹,可以看到一个共同的事实,那就是,这些文明的兴衰都和它们所在地区的森林的数量、植被的分布以及土地的荒漠化程度有关。
ISBN9787224093988
出版社陕西出版集团,陕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王东岳
尺寸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