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内燃机电子控制技术 (平装) 7508478339,978750847

配送至
$ $ USD 美元

《车用内燃机电子控制技术》主要以汽油机电控技术和柴油机电控技术为主,全面介绍了车用内燃机电子控制技术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控制方法。全书共分十章,内容包括内燃机电子控制技术概论、内燃机控制基础、内燃机电控系统的传感器、内燃机电控系统的电控单元、汽油机电控系统和执行器、柴油机电控喷油系统和执行器、汽油机电控系统的控制方法与策略、柴油机电控系统的控制方法与策略、内燃机电控系统的故障自诊断系统、常见车用内燃机的电控系统。《车用内燃机电子控制技术》内容层次分明,深入浅出,涉及面广,实用性强。适合作为动力工程、车辆工程、交通运输、汽车运用等专业的本科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供内燃机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编辑推荐
《车用内燃机电子控制技术》:21世纪高等学校精品规划教材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内燃机电子控制技术概论 第一节 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 第二节 汽油机电子控制系统概述 第三节 柴油机电子控制系统概述 第二章 内燃机控制基础 第一节 内燃机的性能要求 第二节 内燃机的运行工况 第三节 内燃机电子控制系统需要测定的参数 第四节 内燃机的控制参数 第五节 内燃机电子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 第三章 内燃机电控系统的传感器 第一节 传感器概述 第二节 温度传感器 第三节 压力传感器 第四节 空气流量传感器 第五节 节气门/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 第六节 转速/曲轴位置和气缸识别传感器 第七节 位移传感器 第八节 氧传感器 第九节 爆震传感器 第四章 内燃机电控系统的电控单元 第一节 电控单元概述 第二节 电控单元的输入信号 第三节 电控单元中微处理器的组成和功能 第四节 电控单元控制信号的输出 第五节 电控单元中微处理器的选择 第五章 汽油机电控系统和执行器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汽油机燃油喷射系统和执行器 第三节 点火系统和执行器 第四节 怠速系统和执行器 第五节 进气控制系统和执行器 第六节 排放控制系统和执行器 第六章 柴油机电控喷油系统和执行器 第一节 位置控制式电控喷油系统和执行器 第二节 时间控制式电控喷油系统和执行器 第三节 电控共轨喷油系统 第七章 汽油机电控系统的控制方法与策略 第一节 空燃比控制 第二节 喷油控制 第三节 点火控制 第四节 怠速控制 第五节 自学习控制 第六节 失效安全控制 第八章 柴油机电控系统的控制方法与策略 第一节 喷油量控制 第二节 喷油定时控制 第三节 喷油压力控制 第四节 喷油率控制 第五节 增压控制 第六节 柴油机电控系统的优点 第九章 内燃机电控系统的故障自诊断系统 第一节 故障自诊断系统功能和工作原理 第二节 自诊断测试方式 第三节 自诊断测试故障代码的读取和清除方法 第四节 随车诊断系统OBD简介 第十章 常见车用内燃机的电控系统 第一节 汽油机电控系统 第二节 柴油机电控系统 参考文献
序言
车用内燃机电子控制技术属于汽车电子控制领域的关键技术,占据汽车电子市场的主要份额。随着环保政策和能源政策限制力度的加大,大力应用内燃机电子控制技术,开发汽车内燃机电子控制系统产品是未来汽车领域的趋势。 由于内燃机电子控制技术涉及面广,内容繁多,有必要独立于汽车整车的电子控制技术专门介绍。 作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科研工作体会编写本书,主要以汽油机电控技术和柴油机电控技术为主,全面介绍了车用内燃机电子控制技术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控制方法。主要内容有:内燃机电子控制技术概论、内燃机控制基础、内燃机电控系统的传感器、内燃机电控系统的电控单元、汽油机电控系统和执行器、柴油机电控喷油系统和执行器、汽油机电控系统的控制方法与策略、柴油机电控系统的控制方法与策略、内燃机电控系统的故障自诊断系统、常见车用内燃机的电控系统。 本书可作为动力工程、车辆工程、交通运输、汽车运用等专业的本科和研究生教材。在内容上注重深入浅出,层次分明。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最新的同类图书和资料,内容涉及面广,特别是在柴油机电子控制系统的结构和控制方法等方面作了较为详尽的解释。
文摘
插图: 一、汽车电子技术发展历程 随着汽车工业与电子工业的不断发展,电子技术在现代汽车上应用越来越广泛,汽车上原有的机械控制装置逐渐被电子控制装置所取代,汽车的性能、技术水平也不断趋于完善。汽车电子化是汽车技术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重要革命,汽车电子化的程度被看作是衡量现代汽车水平的重要标志。 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按半导体器件来看经历了晶体二极管、晶体三极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及车载计算机等几个阶段。随着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汽车电子技术不断涌现。 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初,主要是开发由分立元件和集成电路组成的汽车电子产品,应用电子装置代替传统的机械部件,如集成电路调节器、电子点火器等。 第二阶段。从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主要是发展专用的独立系统,电子装置被应用在某些机械装置所无法解决的复杂控制功能方面,如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制动防抱死系统、安全气囊系统、车辆防盗系统、巡航控制系统、车辆导航系统、前照灯光束自动控制系统、故障自诊断系统等。 第三阶段。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主要是开发可完成各种功能的综合系统及各种汽车整体系统的微机控制,如发动机燃油喷射与点火综合控制系统、集发动机控制与自动变速器控制为一体的动力传动系统控制、制动防抱死与防滑转控制系统等。 第四阶段。从90年代中期开始,主要是研究发展汽车的智能控制技术与网络控制技术,更好地实现控制的实时性、可靠性以及各控制系统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协调控制。 汽车电子技术也可以按不同角度进行区分。基于对汽车行驶性能的影响,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可被分为影响行驶性能的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和不影响行驶性能的车载汽车电子装置两大类。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按汽车总体结构,可分为汽车动力传动电子系统、底盘电子控制系统、车身电子控制系统、车载汽车电子装置和车载故障自诊断系统等。
ISBN7508478339,978750847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作者郑清平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