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论辩文化(乙卯) (平装) 9787511808912

配送至
$ $ USD 美元

《春秋战国时期的论辩文化(乙卯)》内容简介:这六十部作品,刻录下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特别是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进程中,西南法学及其他相关学科发出的一种声音、沉淀的一种思考,与时人共鸣,更让后人知晓并体悟一代又一代西政人为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与人民的福祉,负责任地思考过什么、呼吁过什么。这是西南政法大学为建校六十周年所提交的一份学术答卷,也是西政人为中国民主法治发展献上的累累教研果实和片片赤诚之心! 我们真切地期待着学术界对西南政法大学六十周年校庆系列文库进行庄重批阅。更真切地期盼当下和未来的读者们细细品味、神思交游,一同探索、领悟中国法学教育、中国法治建设、中国社会发展的理念和正道!
编辑推荐
《春秋战国时期的论辩文化(乙卯)》:西南政法大学六十周年校庆系列文库·西南政法大学学术文库
作者简介
高绍先,男,1958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系,曾任西南政法学院院长。现任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
目录
前言/001 第一章 论辩的时代/001 论坛广阔/002 谈士飙起/003 论辩成风/006 第二章 论辩理论/034 名家“论”辩/034 荀子“论”辩/043 墨子“论”辩/050 韩非“论”辩/056 老庄“论”辩/060 《吕氏春秋》“论”辩/064 《鬼谷子》“论”辩/066 卫人迎妇的启示/070 第三章 论辩与文风/073 关于语录体/075 关于问答式/079 成语源泉/092 设譬引喻/099 叙事说理/105 句式特征/112 第四章 学术争鸣中的论辩/119 儒法之争/119 儒墨之争/123 道家的批判/131 学术批判的专论/133 第五章 政治决策_中的论辩/151 商鞅变法之辩/151 赵武灵王服装改革之辩/155 苏秦、张仪合纵连横之辩/160 第六章 外交应对中的论辩/185 王孙圉论国宝/185 知鍪身为俘虏,不卑不亢/187 流亡贵族的气节/189 颜率智保九鼎/191 王孙满正言拒问鼎/193 “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195 景鲤安全归楚/197 唐雎威震秦始皇/198 陈轸一言弥战/201 驹支不屈强权/202 一篇振聋发聩的祝酒词/206 第七章 进言规谏中的论辩/209 庄辛说楚襄王/209 一辩定生死/213 汗明说服春申君/216 触龙巧谏赵太后/218 三字服权臣/222 邹忌讽齐王纳谏/223 王斗说服齐宣王/225 苏秦说鬼话/227 颜躅巧辩服齐王/230 蔡泽劝退范雎/233 第八章 精彩论辩/240 大盗和大圣之辩/240 白马非马/246 晏子巧辩/251 孟子之辩/257 一场辩论制止了一场战争/270 滑稽者之辩/272 第九章 流芳遗韵/281 论辩文化频遭扼杀/281 论辩文化不绝如缕/289 后语/325
序言
六十周年,六十部作品。 2010年是西南政法大学六十华诞。为总结办学经验,醇化学术氛围,凝聚西政情缘,学校定于2010年9月19日至20日举行六十周年校庆活动。经过认真筹备和严格筛选,我们谨向学术界和社会公众呈上自己的作业——西南政法大学六十周年校庆系列文库。 这六十部作品,集中体现了西政学术的传承和创新。全套文库共分为四个系列和两个单品,简称为“4+2模式”:即西南政法大学学术文库(此次共收录15部)、西南政法大学博士文库(此次共收录15部)、西南政法大学学子文库(此次共收录15部)和西南学术大讲堂(此次共收录13部)四个系列,共计58部作品;另有《西南政法大学校史(1950—2010)》和《当代中国转型期的法学教育发展之路》各1部。各个品牌项目在持续性出版中通过六十周年校庆活动得到整合和提升。其中,“学术文库”涉及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和哲学等多个领域;“博士文库”则集中展示我校近年来的博士研究生培养水准,此次入选的15部作品皆为各自学科和领域中具有问题性、前瞻性、深刻性和现实性的研究成果;“学子文库”的作者主要来自1980级西政校友,意在同时纪念他们入学三十周年;“学术大讲堂”则汇集了西南法学论坛、金开名家讲坛、名人论坛及我校教师的精彩讲座,将声音固化为文字,将瞬间凝结成历史。《西南政法大学校史(1950-2010)》和《当代中国转型期的法学教育发展之路》两书,是西政对于自己及中国法学教育发展历史的一次认真整理和回顾。
文摘
这是墨子和一个叫吴虑的人在讨论人的价值时说的话:墨子说我曾经计算过,如果我想通过耕田而让天下人有饭吃,最多也不过抵上一个农夫的耕作,分给天下人,每人还得不到一升米,即使分得到一升米,也不能使天下的饥者饱食。如果我去织布让天下人有衣穿,最多也不过抵上一个妇人的纺织水平,分给天下人,每人还得不到一尺布,即使每人得到一尺布,也不能使天下受寒的人得到温暖。如果我身披铠甲,手执利剑,去勤王救驾,最多也不过抵上一个士兵的作战,靠一个士兵的勇敢,抵挡不了敌人的三军。而我诵习先王的道义,探求其真谛;精通圣贤的理论,细察其文辞,上可以游说王公大人,下可以开导平民百姓。王公大人采纳我的主张,国家可以得到治理;庶民百姓听信我的言论,行为可以得到矫正。所以我即使不耕不织,而功效比耕织好。 士的专业,涉猎广泛,包括法律、政治、军事、外交、武术等,但都以能为统治者出谋划策,建立霸业为要,以致当时盛行养士之风。孟尝君、平原君都曾养士数千,其中不乏鸡鸣狗盗之辈,但不论有哪方面的特长,能言善辩是最重要的一项基本功。
ISBN9787511808912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作者高绍先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