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海新珠:庆祝张志毅先生科学研究和辞书工作50年论集》内容简介:动辄几十万、几百万甚至几千万字的词典是一个复杂的线性和非线性特点相结合的系统,其编纂工作繁复而艰辛,不但要求熟练的词典编纂技艺和语言文字功底,更需要有甘于寂寞,苦坐冷板凳的毅力和耐心,但很多时候并非有吃苦精神就可以成为一流的词典学家,如果只是把编纂词典作为对词汇、语义材料的描写,很易流于匠心,难以升华出理论,成为大师。
张志毅先生曾经说过,我国只是一个词典大国,而不是词典强国,根本原因就是我们缺乏系统的创新性的词典理论,更谈不上能向国外输出词典理论,可见理论创新在词典编纂实践中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
张先生从事词典编纂五十四年,最突出的成就不是词典编纂实践,而是词典理论的归纳总结与演绎生发,而且张先生的研究范式体现了词典编纂实践、词典学本体理论、词汇学语义学交叉理论的有机结合,体现了高度的互相支持、互相发明的特点,使词典编纂真正走上了一条由皓首穷经的传统辞书编纂模式向脱去匠气,升发学魂的高层次道路。
编辑推荐
《语海新珠:庆祝张志毅先生科学研究和辞书工作50年论集》:当代学者人文论丛·第21辑 作者简介
陈淑梅,鲁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山东省重点学科汉语言文字学学科负责人,博士。师从著名语言学家王宁教授,主要从事《说文》学、文字学、训诂学和汉语规划史研究。发表论文40余篇,专著2部,主要有:《隐性义素》,古汉语研究19953:《试论王筠对汉字学的贡献》,古汉语研究2001,1;《论汉字判定汉字性质的标准及其汉字的构意性质》,语文建设19988:《汉字的书写元素与汉字的符号化》,中国文字研究2007,2 :《中国历史上的语言地位规划》,励耘学刊2008,1 :《汉字》,(香港)海峰出版社2000:《东汉碑隶构形系统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解海江,男,汉族,山东省东明县人,博士,教育部与鲁东大学共建汉语辞书研究中心语文辞书研究室主任,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研究方向:比较语言学、词汇学、语义学、词典学。出版《汉语词汇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 008)等专著、《小学生同义词反义词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在《古汉语研究》、《语言科学》、《语言研究》,《辞书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代表作《汉语面部语义场历史演变——兼论汉语词汇史研究方法论的转折》。 目录
从皓首穷经到脱去匠气,升发学魂(代序)
——张志毅先生词典学思想研究
张志毅教授的学术道路
【张志毅先生科学研究和辞书工作50年学术研讨会专题】
张志毅先生科学研究和辞书工作50年学术研讨会
隆重举行
王志民贺信
衣恩普贺电
周洪波致辞
尹黎云贺信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贺信
上海辞书出版社贺信
【学生感言】
梅花香香
——庆贺张志毅师科学研究和辞书工作五十年
师恩如山
永远的感动
——值恩师张志毅先生科学研究与辞书工作五十年有感
海纳百川春风化雨
——庆祝张志毅先生科学研究和辞书工作
五十年
同义词辨析园地里的耕耘者
赠张志毅老师(诗歌)
【特稿】
汉语词汇学的新探索
——评张志毅、张庆云合著《词和词典》
“义素分析”理论的回顾与前瞻
雅俗殊途,美文同归
类固定短语“半X半Y”多角度考察
试论拟声词的基本特性及其成因
名物考据与《释名》校勘
——《释名?释用器》校勘五则
【词汇学与词典学】
义位的要素三分及其在辞书中的价值导向
《唐律疏议》法律程序词群语义关系分析
从《说文解字》的部首系统到检字法原则的
部首系统
论语素义对多音节合成式异形词使用的影响
基于大规模语料库的名词再分类研究
威海方言亲属称谓的特点
现代汉语惯用语的词汇化等级分析
语言研究中的“位”、“素”、“体”
——兼及新术语“义体”“义体兴替”的提出
由“学习型词典”引发的思考
共时词典释义中的历时视角
《词汇语义学》述介
一部学术型的同义词词典
——《新华同义词词典》评介
《现代汉语词典》新增科技类词语浅析
一60版、05版《现代汉语词典》对比研究
【文字训诂音韵】
从优选论看段玉裁《今韵古分十七部表》
对明清敬谦语进行研究的设想
认知科学视野中的同源词研究
《敦煌变文字义通释》的训诂内容
从《游仙窟》看复音联绵词的发展
【古今汉语语法】
“被”,其词义虚化的历时考察
——通过语义韵律进行研究
相对程度副词“还”与“更”辨析
表示“不及”范畴的两种比较句
《红楼梦》中的被字句
【汉外比较与对外汉语教学】
英汉鞋袜编码度对比研究
汉英语可分级反义词的标记性
中级阶段留学生语篇感的培养
学说汉语无需学语法
“古方普”视角下反义词不平衡性的另类观察 序言
动辄几十万、几百万甚至几千万字的词典是一个复杂的线性和非线性特点相结合的系统,其编纂工作繁复而艰辛,不但要求熟练的词典编纂技艺和语言文字功底,更需要有甘于寂寞,苦坐冷板凳的毅力和耐心,但很多时候并非有吃苦精神就可以成为一流的词典学家,如果只是把编纂词典作为对词汇、语义材料的描写,很易流于匠心,难以升华出理论,成为大师。
张志毅先生曾经说过,我国只是一个词典大国,而不是词典强国,根本原因就是我们缺乏系统的创新性的词典理论,更谈不上能向国外输出词典理论,可见理论创新在词典编纂实践中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
张先生从事词典编纂五十四年,最突出的成就不是词典编纂实践,而是词典理论的归纳总结与演绎生发,而且张先生的研究范式体现了词典编纂实践、词典学本体理论、词汇学语义学交叉理论的有机结合,体现了高度的互相支持、互相发明的特点,使词典编纂真正走上了一条由皓首穷经的传统辞书编纂模式向脱去匠气,升发学魂的高层次道路。 文摘
插图:
记得先生说过,他从上大学到现在,几十年来,从未有过在午夜十二点前就睡觉的经历,每天晚上都要学习或科研。听后让我们感慨万千、自惭形秽。市场经济的今天,利益成为人们追逐的首要目标,学术界也变得日益浮躁,能够在这种洪流中守住一方清静,潜心于自己的学问,不计名利,已经少之又少,先生却能几十年如一日,实在是难能可贵。也许正是先生的勤奋和执着,越是到了晚年,学术之树越是枝叶繁茂,郁郁葱葱,真知灼见更是层出不穷。现在先生已经是山东省的拔尖人才、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的特聘研究员,是多所出版社的特约评审,专著《词汇语义学》成为教育部推荐的语言学研究生必读书目。但所有的荣誉和光环都没有阻止先生对学术追求的脚步,因为在先生的眼中:学术是他的生命。
虽然先生已经成为词汇词典学界的公认权威,但先生从不以此而自居。从不把自己的学术观点强加于人,而是积极奖掖后学,鼓励后进。每次词汇词典学会议闲暇之余,都有诸多的人会学者或硕士、博士向先生请教,先生都是欣然为之,悉心相授,毫无保留,没有门户之见,为大家所津津乐道。
先生为人的热心、坦诚和宽容,同样也令我铭刻于心。在和先生相处的三年里,从未见过先生发过火,从未听过先生批评过学生。先生属于前辈学者,但没有通常老学者的那种学究之气,而是宽容坦诚、和蔼可亲、幽默风趣。在我的记忆里,先生从来没有嘲笑过我们荒诞的观点,从来没有嘲笑我们幼稚的言论。当我们向先生请教某个问题研究的可行性时,绝少听到否定的词汇,先生总是鼓励我们去尝试,然后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去准备。正是在这种鼓励和尝试中,使我们逐步养成了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正是一个从事研究的人不可或缺的。
ISBN | 9787802069268 |
---|---|
出版社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作者 | 陈淑梅 |
尺寸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