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需要知道的N个人生哲理(套装共3册)》包括:《善待命运》、《善待生活》和《善待人生》。
《善待人生》:“对某些人而言,财富给他们带来的只是让他们为失去财富而担忧。”“美德好比宝石,它在相互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人类智慧和知识的形象将在书中永存,它们能免遭时间的磨损,并可永远得到翻新。”“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智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善待生活》融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于一体,行文旁征博引、汪洋恣肆,语言平易流畅形象生动。凭借这部著作,蒙田同拉伯雷一道,奠定了把法语确立为文学语言的基础,并影响了帕斯卡、拉罗什福科、卢梭、孟德斯鸠、圣伯夫、勒内、法朗土等一大批文人。想不喜欢蒙田是件不容易的事。福楼拜曾向心情抑郁的女友推荐说:“读蒙田吧,他能使你平静。”莎士比亚也不时从《善待生活》中找到灵感。蒙田以博学著称,《善待生活》包罗万象,无所不谈,成为当时各种知识的荟萃。奥地利文化史学家弗里得尔认为蒙田似乎什么都想知道,什么都能理解,同时对什么都报以微笑。“在大多数作品中,我看到了写书的人,在本书中,我看到了思想的人。”孟德斯鸠一度把蒙田同柏拉图、马勒伯朗士、沙夫茨伯里一起视作是四位伟大的诗人。在法兰西帝国末期,法兰西学院把颂扬蒙田作为作文竞赛题,年轻的维尔曼摘取桂冠,贝朗瑞“翻来覆去”地阅读蒙田的书,德博尔德·瓦尔摩尔对蒙田的书爱不释手,他说:“在那本书里我看到了世界穷人、奴隶、国王,我看到了一切,我看到自己了吗7”奥尔巴尼伯爵夫人把《善待生活》当作一种“慰藉”,司汤达在创作《论爱情》时常常参照本书,《善待生活》俨然已成为了蒙田广博思想的文字证明,它犹如“生活的哲学”在反映蒙田深刻“自我”的同时,也指导后来人去更好地生活。
《善待命运》赞美了人要信赖自我的主张,这样的人相信自己是所有人的代表,因为他感知到了普遍的真理。爱默生以一个超验主义者的口吻,平静地叙说着他对命运的看法、超验主义结合并渗透了新柏拉图主义和类似加尔文教派的一种严肃道德观和那种能在一切自然中发现上帝之爱的浪漫派乐观主义。爱默生论自然,论健康,论自助,警句随处可见,每一句话都让人心潮澎湃,他被林肯誉为“美国的孔子”,他的举止并不优雅,却具有某种只靠优雅和涵养不能传达的力量,他引导着人类走向自我:“顺从内心的召唤,你就是宇宙中最伟大的天才。”
编辑推荐
《你需要知道的N个人生哲理(套装共3册)》:立足当下的人最明智·善待一切的人最幸福。 作者简介
作者:(法国)米歇尔·E·蒙田 (美国)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Emerson.R.W.) (英国)弗兰西斯·培根
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Emerson.R.W.)(1803~1882),美国散文作家、思想家、诗人。1803年5月出生于马萨诸塞州波土顿附近的康考德村,1882年4月27日在波士顿逝世。爱默生出身牧师家庭,自幼菠父,由母亲和姑母抚养成人。曾就读于哈佛大学,在校期间,他阅读了大量英国浪漫主义作家的作品,丰富了思想,开阔了视野。毕业后曾执教两年,之后进入哈佛神学院,担任基督教唯一的神教派牧师,并开始布道。1832年以后,爱默生到欧洲各国游历,结识了浪漫主义先驱华滋华斯和柯尔律冶,接受了他们的先验论思想,对他思想体系的形成具有很大影响。
米歇儿·E·蒙田(1533~1592),法国作家和教育思想家、古代希腊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是《散文集》。他出身新贵族,一度担任波尔多市长,很快便辞去官职。他喜欢旅行,曾游览瑞士和意大利。1570年他回到附近父亲留下的乡下领地隐居,一头扎进那座圆塔三楼上的藏书室,从喧闹世界退处塔中。为什么要隐居呢?蒙田说:“当我独自一人的时候,我便更容易全神贯注于社会的利益和世界的大事。”正是在那座圆塔里,蒙田把读书心得、旅途见闻、日常感想记录下来,写成不朽的《随笔集》,《善待乍活》一书则是《随笔集》内容的精选。此外,蒙田的崇拜者还包括不少“大家”,如德国的歌德、席勒,英国的拜伦、萨克雷、美国的爱默生……
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散文作家、哲学家、政治家,是占典经验论的始祖。1561年1月22日培根出生于伦敦一个贵族家庭。1576年剑桥大学毕业,他被派往巴黎驻法使馆担任外交事务秘书,1579年因父病逝辞职回英国。1593年,他当选为下议院议员,1617年,出任掌玺大臣,1618年,他担任詹姆斯一世的大司法官,并被授予维鲁拉姆男爵的称号,1621年晋爵为圣奥尔本子爵。1626年4月9日去世。《善待人生》是1597年培根论说文集的初版书。该版作小八开本,卷首有题辞,把这书献给作者的哥哥,安东尼。培根。书中共有文章10篇,这10篇文章含义丰富,文笔精悍,因此这卷文集遂成为划时代的作品,非常受人欢迎。我们现在读的培根《善待人生》可说是经过了三个进化阶段,不断地增删修改,共有文章58篇。此书是培根多年反复锤炼、推敲、修改而成的经典之作。全书涉及到人生世事的方方面面,文字简明透彻,独具匠心,将现实主义同理想道德相融合,充满了诸通人世的智慧,是培根哲学智慧与人生经验的结晶。此书虽然篇幅不大,但却是世界散文和思想史的一块绝世瑰宝。四百年来这本书经久不衰,被译成世界上的几乎所有文字,一直是世界上所公认最受欢迎的好书和名著之一。 目录
《善待命运》目录:
生命中的财富
拒绝平庸
从容应对生活
热爱生命
追求伟大
智慧拯救灵魂
积极思考的力量
成功并不神秘
性格即命运
独立的风格
美德与才能
寻求经验之路
正视自己的弱点
追寻生命的不朽
付出是回报的起点
……
《善待生活》目录:
生活的目的
人生的乐趣
行动的哲学
毅力与情感
真理的狭隘性
享受人生
决不屈从于习惯
直面自我
挖掘潜能
捕捉心灵
塑造自我
拥有新的灵魂
学会交往
心灵的融会
审视人性
……
《善待人生》目录:
论真理
论死亡
论宗教
论报复
论逆境
论掩饰
论亲情
论婚姻
论嫉妒
论爱情
论高位
论勇敢
论善良
论贵族
论反叛
…… 后记
十九世纪的美国,人才辈出,群星灿烂。爱默生便是其中的,一位优秀代表。
同歌德、牛顿、爱因斯坦一样,爱默生是一个天才。这个天才不仅远远地走在了常人的前面,同时也超越了同时代大多数的思想家。别人只是偶尔发现了一两个真理,并终身引以为荣,而爱默生却说出了一连串的真理。
1803年5月25日,爱默生生于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的一个牧师家庭。
爱默生是美国文学和文化本土化的积极推动者之一。他的观点有助于打破当时的神学思想和外国教条的束缚,建立民族文化,集中体现时代精神,为美国政治上的民主主义和经济上的资本主义发展提供理论根据。在文学创作方面,他主张作者描写身边卑微而平凡的生活,不要被传统压倒,不要醉心于罗马和巴黎的式样。
爱默生的思想和作品推动了美国民族精神的确立和发展。而这本《善待命运》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他的作品也让我们了解到,在我们所熟知的物欲横流、光怪陆离、追求金钱与时尚的美国,还有着自然、沉静的一面。今天,世界各国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考验和挑战。爱默生的作品恰好可以给我们一些重要的启示和答案。今天,我们重读他的作品,重温他的思想,意义就在于此。
由于译者功力殊浅,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以意译为主,直译为辅,并根据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对部分内容进行了增删,并且参阅了史士本、牛雅芳等诸位先生的译著,还参考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著作,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时间仓促,在翻译的过程中难免有一些纰漏和不当之处,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文摘
插图:
有一句话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妒忌别人是无知的表现,而模仿他人则无异于自杀。世界上的每一件东西都有自己的价值,我们也应该相信自己的力量和价值。每个人的能量和潜力都是巨大的,除了他自己,别人是并不能够充分认识到的,即使是他自己,也是要尽力去试验,因为只有在行动之后,才能够知道自己能力的大小的。
一件事情在经历之后总会在大脑中留下点什么,但是在有的人那里,却也许什么都不会留下。我们应该相信自己,内心的观念是来源于自己的,如果是适合自己的,那么将会带来很好的作用。世界是不喜欢懦夫的,如果一个人做任何事情都是竭尽全力,并且干一行爱一行,那么他就会感到无比的充实与快乐。相反,如果他做事总是心猿意马,浅尝辄止,那么他的内心就会永远是痛苦的。他的才能和潜力就会离他而去,他就不会有什么深沉的情感和思想,他在生活中也就不会有什么创新,这样的人显然是没有什么希望的。
相信自己吧!上天总是喜欢帮助那些自己成就自己的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学会坦然地接受自己的位置,融入身边的这个社会。伟大的人物从来都是这样做的,他们总是以饱满的热情生活着,敞开心扉,向他们所处的时代吐露自己的心声,表达出他们内心的感受。他们凭着自助的力量成功了。我们同样是人,那么我们就必须以同样的心态来接受命运的挑战,而不是只蜷缩在角落里伤心落泪,也不应该做革命来到时望风而逃的懦夫。那样是没有用的,而是应当做一个坚定的革命者,做一个大众的拯救者,做一个开拓者,在混沌与黑暗中奋力前行。
| ISBN | 9787561330982,756133 |
|---|---|
| 出版社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 作者 | 米歇尔·E·蒙田 |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