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津西方哲学史(第1卷):古代哲学》内容主要包括:开端:从毕达哥拉斯到柏拉图、思想流派:从亚里士多德到奥古斯丁、如何论证:逻辑学、知识及其限度:认识论、事物如何发生:物理学、何谓存在:形而上学、灵魂与心智、怎么活:伦理学、神。
编辑推荐
《牛津西方哲学史(第1卷):古代哲学》:史家名著书系 媒体推荐
这部精彩的著作……不仅仅是对西方哲学史的权威性向导,同时也是对每一个主要哲学研究领域的令人信服的介绍。……肯尼的行文风格非常清晰……他以一种轻松的笔调传达了丰富的内容,这只有那些最伟大的作家才能做得到……这与其广博的学识和哲学智慧结合起来,使这本书非常值得一读。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还配有美妙的插图……
——lamles Ladyman《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
这部天才的、可读性非常之高的著作以典范性的清晰笔调呈现和分析了古代哲学家们为主要哲学领域贡献出的最为重要的思想和论证……插图的品质、美妙和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使这本书能够脱颖而出。
——MalcolfTl Schofield《伦敦书评》 作者简介
作者:(英国)安东尼·肯尼(Anthony Kenny) 译者:王柯平
安东尼·肯尼,爵士,英国当代最著名的学者之一,曾任英国学术院院长、牛津大学常务副校长、英国图书馆学会会长、先后出版有四十多部哲学和历史著作。
王柯平,西安人,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跨文化研究院教授;主要著作包括《理想国的诗学研究》、《中国文化精神》(英文),《美学理论》(译著)、《艺术哲学新论》(译著)等;曾任牛津大学圣安妮学院访问研究员,现兼任希腊奥林匹克哲学与文化中心荣誉研究员等职。 目录
译者前言
导言
第一章 开端:从毕达哥拉斯到柏拉图
四因说
米利都学派
毕达哥拉斯学派
克塞诺芬尼
赫拉克利特
巴门尼德与埃利亚学派
恩培多克勒
阿那克萨戈拉
原子论者
智者
苏格拉底
色诺芬笔下的苏格拉底
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本人的哲学
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
理念论
柏拉图的《理想国》
《法律篇》与《蒂迈欧篇》
第二章 思想流派:从亚里士多德到奥古斯丁
柏拉图学园里的亚里士多德
作为生物学家的亚里士多德
吕克昂学园及其教育大纲
亚里士多德论修辞与诗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论作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说
亚里士多德的宇宙论
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的遗教
亚里士多德的学同
伊壁鸠鲁
斯多亚主义
雅典学园里的怀疑论
卢克莱修
西塞罗
犹太教与基督教
罗马帝围的斯多亚学派
早期基督教的哲学
柏拉图主义与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复兴
普罗提诺与奥古斯丁
第三章 如何论证:逻辑学
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
《解释篇》与《范畴篇》
亚里士多德论时间与模态
斯多亚学派的逻辑学
第四章 知识及其限度:认识论
前苏格拉底时期的认识论
苏格拉底,知识与无知
《泰阿泰德篇》所言的知识
知识与理念
亚里士多德论科学与幻象
伊壁鸠鲁的认识论
斯多亚学派的认识论
雅典学同的怀疑论
支浪式的怀疑论
第五章 事物如何发生:物理学
连续物
亚里士多德论场所
亚里士多德论运动
亚里士多德论时间
亚里士多德论因果关系与变化
斯多亚学派论因果性
因果关系与决定论
决定论与自由
第六章 何谓存在:形而上学
巴门尼德的存在论
柏拉图所说的理念及其麻烦
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形式
本质与实质
是与实存
第七章 灵魂与心智
毕达哥拉斯的灵魂再生说
知觉与思想
柏拉图《斐多篇》里的灵魂不朽说
灵魂的剖析
柏拉图论感知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心理学
希腊化时期的心智哲学
古代后期的意志、心智与灵魂学说
第八章 怎么活:伦理学
道德论者德谟克利特
苏格拉底论德性
柏拉图论正义与快乐
亚里士多德论幸福
亚里士多德论道德和理智德性
快乐与幸福
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
斯多亚学派的伦理学
第九章 神
大事纪年表
引用文献缩写与常例
参考文献
插图目录
索引 文摘
插图:
在其主要著作里,亚里士多德的写作风格有别于柏拉图的写作风格,也不同于其他前辈哲学家的写作风格。从荷马到苏格拉底这一时期,大部分哲学家用韵文进行写作,在雅典悲剧和喜剧辉煌的伟大时代,柏拉图撰写了富有戏剧色彩的对话作品。亚里士多德作为伟大的演说家德谟斯提尼的同一代人,更喜欢用散文独白的形式进行写作。他所撰写的散文体一般说来既不流畅,也不修饰,虽然他只要做出选择就能写出动人而雄辩的段落。我们现在所阅读的这些文本,有可能是他讲课时所用的笔记;甚至其中一些文本,兴许就是当场听课学生的笔记。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思想丰富,活力四射;每一句话都包含着大量的理智力量。不过,这需要努力才能解读出那些复杂从句的意蕴。多个世纪以来,从亚里士多德传布给我们的更像是一系列电文,而不是一系列书信。
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是系统的,柏拉图的对话远远没有这么系统。即使在柏拉图著作中最接近于教科书的《法律篇》里,我们总是仓皇失措地从一个论题赶往另一个论题,从一门学科赶往另一门学科。在其他主要对话中,也没有一篇可以说是专论一个单独的哲学领域。自不待言,在讨论柏拉图时,谈论什么“学科”纯属不符合时代的错误。然而,这种时代错误之所以不大,是因为学科观念(在现代学术意义上)是亚里士多德在吕克昂时期明确提出的。
ISBN | 9787546330921 |
---|---|
出版社 |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作者 | 安东尼·肯尼(Anthony Kenny)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