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代景教文献词语研究》内容简介:基督教传入中国后被称为景教。作为一种宗教,他总有借以传播的文献,而景教文献的词语,因为复杂.的历史原因,无论形体还是意义,都与当时使用的汉语不一样。准确地解读景教文献中的词语,这是正确理解景教文献的前提。《唐代景教文献词语研究》运用考据学原理,旁征博引,理据照应,令人信服地考证了景教文献词语,为理解景教文献扫清了语言障碍。
编辑推荐
《唐代景教文献词语研究》: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立项课题、湖南省第14届优秀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资助立项项目(立项由所在单位资助)、湖南科技大学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湖南科技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资助项目。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绪论
一、景教概述
二、唐代景教文献简介及其研究概况
第二章 唐代景教文献词语研究的价值
一、语料时代的可靠性
二、语料内容的真实性
三、词语研究对辞书编纂的补充性
第三章 唐代景教文献词语研究的方法
一、审形辨音
二、文内互证
三、背景考察
第四章 唐代景教文献释字
一、俗字
二、讹字
第五章 唐代景教文献释词
一、祛除疑惑
二、匡正谬误
第六章 唐代景教文献的词语来源
一、来源于道教的语汇
二、来源于儒教的语汇
三、来源于佛教的语汇
四、来源于景教的语汇
五、仿词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后记 序言
好友让我在这本书前写几句话,我不敢应承。我看先贤为人作序,他自己必是这个领域里的行家。评论之余,兼发表自己关于这个领域的意见,而这意见往往精辟,令人叹赏。我对于景教文献完全陌生,怎敢凭年龄之大而信口开河?由于友人的坚持,便找台阶下。说,让我读读,有写则写,无写则作罢,如何?
这样说还有一层意思,就是秉持前人活到老学到老的遗训,趁机会学点东西,不愈于日无寸进,虚度时日?待到读起来,不禁感从中生。老而无用如我,实难有所创新,重整山河端的只能靠后生了。
现在书印得多,正如我们的经济,在跨越式向前。多得目不暇接,多得难以数计。这日新又日新的印刷物,我把它分成两类。一类是把显白易懂的东西弄得繁复缭绕,使人昏昏。一类是把似乎不可懂的东西解说得明白如话,使人昭昭。不用说,我不喜欢昏昏,而赞赏昭昭。《唐代景教文献词语研究》属于使人昭昭一类,我很高兴读它。读后有所感,也就不能无言了。
“大秦国有上德,日阿罗本,占青云而载真经,望风律以驰艰险,贞观九祀,至于长安。”(《景教碑》) 后记
这是我的第一部著作,是在博士论文《唐代景教文献词语研究》(中山大学,2009年6月)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即将出版之际,一种如释重负的欣喜涌上心来,同时涌上来的,还有对师长、亲人、同窗、好友的感激之情。
作为一个湖南人,一直习惯于南方的水土、饮食。好在读书成绩并不是很拔尖,本科和硕士都在湖南省内转悠。轮到报考博士的时候,内心突然涌起强烈的名校情结。现在想来,那是一种无知无畏的想法,不觉得自己基础有多差,不觉得自己距离名校有多远,只是执拗地认为这是最后一个攻读名校的机会了,此时不搏,更待何时?所以从2004年硕士毕业就锁定南方的文科名校中山大学,开始圆自己最后一个梦。经过两年的努力,我终于进入中山大学,这一切都要感谢中山大学中文系、感谢导师唐钰明教授以及为我的录取提供帮助的各位老师。
入学以后,名校的感觉铺面而来。肃穆的伟人像,庄严的石牌坊,巍峨的小礼堂,神秘的黑石屋,千奇百怪的树,还有各种各样的“堂”(永芳堂、荣光堂、梁求钜堂等等),并且大多具有本专业容庚、商承祚二老的题字。漫步在中大的校园内,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当然,更让人窃喜的还是各种细节。各学科以前只能在期刊上看到名字的著名教授很可能就是在中文堂、图书馆从你身旁经过的某个行色匆匆的路人,以前只在电视、报纸上见识过的名人、学者很可能某一天就在小礼堂的讲台上举行讲座,校长的名字不时出现在新浪、搜狐的头版……感觉自己现在也是中大的一员了,内心的归属感从来没有这么强烈。这一切,都时刻提醒我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
在欣喜与压力并存的心境中,我在思维的高原上跋涉,在书山学海中找寻。花开花落,春去春回,心血与汗水换来了论文的顺利完成!面对导师在文稿中写下的朱笔批文,回想三年来对我的耳提面命,感情的潮水在翻滚,是感恩,更是钦敬。 文摘
插图:
【恩情仅仅】
或指物以托宗,或空有以沦二,或祷祀以邀福,或伐善以矫人。智虑营营,恩情侵侵。(《景教碑》)
按:江本录作“智虑营营,思情侵侵”,释为“思虑重重,情绪不宁”。①逐字对应的话,“恩情”录为“思情”,意为%情绪”。翁本也录作“思情役役”。②汪维藩注释为“思情:心思情绪”。③今据碑文拓印本校正为“恩情侵侵”。④
但是“恩情侵侵”于意不通,翁本作“思情侵侵”理解,甚确。从字形看,“恩”与“思”字形相近,极易相混。有误“恩”为“思”的,例如《敦煌变文集新书卷二》:“然后示其正法常王,遂训人陈以直言,无施邪教命,天子金枝永茂,玉叶长荣,子子孙孙,相承相伐(代),出将入相,燮理阴阳,滑物接人,行思(恩)布惠。”《敦煌变文集新书卷二》:“忽然思(恩)宠尽,被配守陵园。”潘重规径直校“思”为“恩”。也有误“思”为“恩”的,例如《敦煌变文集新书卷二》:“螺髻从座问声闻,勿是恩(思)唯佛土秽,”潘重规同样校“恩”为“思”,可为明证。
从句意来看,是说众生思虑过多,劳而不知休息,奔走钻营。“智虑”与“恩情”义近,“营营”与“侵侵”对举。“侵仅”为“奔走钻营貌”,因此“恩情”与“役役”也不能搭配。
ISBN | 9787543868205 |
---|---|
出版社 | 湖南人民出版社 |
作者 | 聂志军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