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的图书馆管理 (平装) 9787508477329

配送至
$ $ USD 美元

《信息时代的图书馆管理》共分11章对信息时代的图书馆管理进行讲述,分别是现代信息化网络环境、信息时代图书馆管理理念、信息时代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信息时代图书馆的知识管理、信息时代图书馆的质量管理、信息时代图书馆的服务管理、信息时代图书馆的行政管理、信息时代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时代图书馆的经费管理与危机管理、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理论、信息时代图书馆的信息整合。 《信息时代的图书馆管理》适合图书馆管理、工作人员,相关专业院校师生,信息化建设相关研究人员参考阅读。
编辑推荐
《信息时代的图书馆管理》是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
作者简介
隋彦明,1964年2月出生于山东临沂。毕业于山东曲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现就职于临沂师范学院,副研究馆员。多年来从事图书馆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是高校图书情报研究。先后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0余篇,分别发表在《山东图书馆季刊》、《现代情报》、《教育与职业》等杂志上,其中有6篇发表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 2004年开始与他人合作从事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研究语言文字门类。主持研究课题4项,参与研究课题4项。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现代信息化网络环境 第一节 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 第二节 信息的传播_l 第三节 图书馆管理的历史和发展 第二章 信息时代图书馆管理理念 第一节 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信息时代图书馆管理的一般原理 第三节 信息化管理理念与传统管理理念的异同 第四节 信息化网络化与图书馆管理的新理念 第三章 信息时代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 第一节 信息时代图书馆的自动化建设 第二节 信息时代图书馆的网络化建设 第三节 信息时代图书馆的数据库建设 第四节 信息时代图书馆的网络信息资源 第四章 信息B寸代国书馆的知识管理 第一节 信息时代图书馆的知识管理概述 第二节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特征和条件 第三节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服务理念 第五章 信息时代图书馆的质置管理 第一节 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 第二节 构建质量管理的体系 第三节 实施质量管理的条件 第四节 质量管理的意义 第六章 信息时代图书馆的服务管理 第一节 信息时代图书馆服务的原则及类型 第二节 信息时代图书馆信息服务质量 第三节 信息时代图书馆的知识服务 第四节 信息时代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创新 第七章 信息时代国书馆的行政管理 第一节 信息时代图书馆行政管理的含义 第二节 信息时代图书馆行政管理制度 第三节 信息时代图书馆管理体制的革新 第四节 信息时代图书馆领导者的职责 第八章 信息日寸代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管理 第一节 信息时代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第二节 信息时代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 第三节 信息时代图书馆馆员培训 第四节 人力资源管理的绩效评估 第九章 信息时代图书馆的经费管理与危机管理 第一节 信息时代图书馆的经费现状 第二节 信息时代图书馆的经费解决方法 第三节 信息时代图书馆的危机类型 第四节 危机管理的系统建设 第十覃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文献信息检索概论 第二节 文献信息检索的利用 第三节 社会科学文献检索 第四节 特种文献信息检索 第十一章 信息时代图书馆的信息整合 第一节 信息时代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整合 第二节 信息时代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整合 第三节 信息时代图书馆面向未来的信息导航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我国图书馆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就出现了最早的图书馆,在漫长的岁月里,图书馆的管理经历了不同的阶段,直到20世纪初,因为整个社会的变革,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融,我国图书馆管理才由以藏为主的藏书楼管理体制,走向以用为主的管理体制。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图书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进入2l世纪,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正从自动化管理向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虚拟化的方向发展。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管理理念深入人心,管理比任何力量都更强烈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而作为储存人类知识宝库的图书馆,在当今全球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逐渐成为现代社会的主要信息机构之一,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信息时代图书馆的管理也可称作图书馆科学管理。科学管理是图书馆信息化的前提和条件,是图书馆生存发展的依据,是图书馆整体效益得到最大限度发挥的保证。 信息时代图书馆的管理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利用图书资源、网络信息检索工具为科研服务。图书馆是储备和浓缩知识的信息库。图书馆工作者应该具有天降大任于斯人的激越,应该努力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新的形势并不负历史的重托。图书馆工作队伍,是实现科教兴国宏伟目标,提高国民素质的一支不可缺少的生力军。图书馆工作者必须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克服各种狭隘观念、拓宽精神的视野,并对自身的社会价值予以充分地肯定。因为图书馆工作的目的和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同时,图书馆是面向全民族的社会教育事业,是培养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基础工作。
后记
光阴荏苒,似水流年。弹指间我在图书馆工作已有20个春秋。 回顾20年的图书馆工作。我深深地爱着图书馆这个大家庭。爱着图书馆界的同仁们。 在工作中,我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关心和指导。尤其是在我刚刚踏上图书馆的工作岗位时。原临沂教育学院图书馆馆长付家芬老师。是我学习写作的启蒙老师。是她指引我走上论文写作的道路。她在工作、业务和生活上都给了我极大的指导和帮助.使我受益匪浅。记得那是在1992年的一次党的民主生活会后,付家芬老师亲切地教导我:“年轻人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图书馆工作是永无止境、永不言精的,精益还要求精。科学在不断地发展。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在不断涌现。那么图书馆工作就需要不断地发展。你的实践工作干得很出色,理论水平也要跟上去。”就是那一年。我的拙文《论教育学院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在付老师的指导修改下。竟然变成铅字刊发在《山东图书馆季刊》杂志上,这是我从事图书馆工作后写的第一篇论文。精神倍受鼓舞。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经常写点小文章,发表在《临沂日报》、《沂蒙晚报》、《沂蒙教育》、《临沂教育学院学报》、《德州学报》等报刊上。 1999年,我在听取著名图书馆学专家、原山东省图书馆馆长、山东大学教授任宝祯先生讲学时,从中汲取了许多先进的图书馆管理理念。理论水平也上了一个新台阶。 2000年,临沂教育学院与临沂师范专科学校合并为临沂师范学院。我有幸与图书馆馆长暨图书馆协会会长徐兴余教授相识并共事。并多次在徐兴余馆长举办的图书馆学培训班、学术论文写作讲座中学习。专业学术理论大有长进。 在这20多年的图书馆工作和生活中,我做了力所能及的探讨和研究。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几十篇,分别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教育与职业》、《现代情报》等省级专业学术期刊上。并主持地方社科联课题1项、地方社会服务课题多项。但是我从来未想过将这些探讨和研究付梓出版专著.只是想通过一种形式把这些年来的心血保存下来。2007年我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暨孔子研究学会会员汲广运教授进行了一次谈话。汲广运教授在得知我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0余篇后。
文摘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智能化工具又称信息化的生产工具。它一般必须具备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再生、信息利用的功能。与智能化工具相适应的生产力,称为信息化生产力。智能化生产工具与过去生产力中的生产工具不一样的是,它不是由一群孤立分散的东西组成,而是一个具有庞大规模的、自上而下的、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这种网络性生产工具将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将使人类社会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 综合来看,“信息就是客观事物特性的表征,是事物发出的、人类感官可以直接感知的一切有意义的信号和消息的内容。在当前,凡是能够用计算机进行数字化或电子化处理、可以在信息网络上传输的东西,都可称为信息。” 2.知识的概念 1998年3月,国家科技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关于知识经济与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研究报告》中,对“知识”作出如下定义:“经过人的思维整理过的信息、数据、形象、意象、价值标准以及社会的其他符号产物,不仅包括科学技术知识——知识中最重要的部分,还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商业活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经验和知识,人们获取、运用和创造知识的知识,以及面临问题作出判断和提出解决方法的知识。” 知识是人类对客观事物规律性的认识,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成果或结晶。人类的认识过程实际上就是信息处理的过程,人类既要通过信息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又要根据所获信息组成知识。人的认识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知识则是通过人脑的思维活动,对感性认识的提炼和升华。.可以说理性认识即构成知识。
ISBN9787508477329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作者隋彦明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