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知识转移与共享 (平装) 751300062X,978751300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图书馆知识转移与共享》分别从知识资源建设、技术构建、组织协调、认知结构、文化建设、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安排、图书馆评估、用户教育、战略制定、共享空间等方面研究了图书馆知识转移与共享问题,提出了基于障碍消除的单一型图书馆知识转移模型和图书馆联盟知识转移模型、单一型图书馆隐性知识转移动力模型等多种模型,并提出了图书馆知识转移与共享的策略。
编辑推荐
《图书馆知识转移与共享》是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1 几个基本概念及其关系 1.1 知识共享 1.2 知识转化 1.3 知识转移 1.4 关于知识共享的几个认识 1.5 图书馆知识共享与企业知识共享 2 图书馆知识共享体系的基本框架 2.1 图书馆知识共享体系的构成要素 2.2 图书馆知识共享体系的框架结构 2.3 图书馆知识共享的实现模式 3 图书馆知识转移障碍及其消除 3.1 单一型图书馆知识转移障碍及其消除 3.1.1 单一型图书馆知识转移障碍的类型 3.1.2 单一型图书馆知识转移障碍消除的最佳解决方案 3.1.3 基于障碍消除的单一型图书馆知识转移模式 3.2 图书馆联盟知识转移障碍及其消除 3.2.1 图书馆联盟知识转移概念 3.2.2 图书馆联盟知识转移的特点 3.2.3 两种知识转移障碍 3.2.4 图书馆联盟知识转移障碍消除的传统思路 3.2.5 图书馆联盟知识转移障碍消除的新的解决方案 3.2.6 基于障碍消除的图书馆联盟知识转移模式 3.3 图书馆隐陡知识转移动力及其利用 4 知识资源建设 4.1 对单一型图书馆知识转移与共享的影响与推进 4.1.1 图书馆知识资源建设 4.1.2 对图书馆知识转移与共享的影响与推进 4.1.3 如何更好提高知识转移与共享的效果 4.2 对图书馆联盟知识转移与共享的影响和推进 4.2.1 图书馆联盟知识资源建设 4.2.2 如何促进知识转移与共享 4.2.3 促进知识转移与共享的措施 5 技术构建 5.1 Web环境下联盟型图书馆联合单点登录模型 5.1.1 主流单点登录模型 5.1.2 基于Web的联合单点登录模型 5.1.3 联盟型图书馆的单点登录过程 5.2 图书馆联盟域内资源库集成模型及其XMI.WEBSERVICES实现 5.2.1 XML Web Services技术框架 5.2.2 域内资源库集成模型的设计 5.2.3 基于XML Web Services的域内资源库集成模型 5.3 联盟型图书馆构成要素及资源共享模式 5.3.1 联盟型图书馆资源共享体系构成要素 5.3.2 两种主要的资源共享模式 5.3.3 SOA与Web2.0融合下的资源共享模式 5.3.4 基于SOA/Web2.0融合的图书馆资源共享新模式 5.4 馆员之间知识交流共享模式及其实现 5.4.1 馆员之间知识交流的分类 5.4.2 馆员之间知识交流的模式 5.4.3 统一共享模式的技术实现 5.5 基于CMS的图书馆信息发布平台及MCMS实现 5.5.1 MCMS内容管理技术 5.5.2 图书馆信息发布平台的MCMS实现 6 组织协调 6.1 单一型图书馆知识转移与共享的组织协调 6.1.1 整体思路 6.1.2 图书馆知识转移与共享相关要素的组织协调 6.1.3 用户要素 6.2 图书馆联盟知识转移与共享的组织协调 6.2.1 图书馆联盟知识转移与共享的组织协调对象分析 6.2.2 组织协调整体框架 6.2.3 要素协调层 6.2.4 图书馆联盟知识转移与共享要素关系协调 6.2.5 图书馆联盟知识转移与共享的战略层组织协调 7 认知结构 7.1 基于认知结构的图书馆联盟内知识转移与共享 7.1.1 图书馆认知结构概述 7.1.2 认知结构的构成及其与伙伴间知识转移的关系模型 7.1.3 成员馆认知结构对图书馆联盟知识转移的约束 7.1.4 成员间认知结构的双重性及其对知识转移的影响 7.1.5 基于认知结构的图书馆联盟知识转移方式 7.1.6 基于认知结构的图书馆联盟知识转移促进措施 8 文化建设 8.1 基于知识转移与共享的单一型图书馆文化建设 8.1.1 图书馆知识转移与共享文化的概念和构成 8.1.2 构建知识转移与共享文化的价值观体系 8.1.3 建立知识转移与共享的价值观体系 8.1.4 知识转移与共享意义体系与符号建设 8.1.5 图书馆知识转移与共享文化的培育 8.2 图书馆联盟知识转移与共享文化的价值观体系 8.2.1 图书馆联盟知识转移与共享文化的价值观体系框架 8.2.2 图书馆联盟知识转移与共享文化的价值观体系构成 8.2.3 图书馆联盟知识转移与共享文化的特征 8.2.4 图书馆联盟知识转移与共享文化建设的内容 9 人力资源管理 9.1 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9.2 面向知识共享的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概念 9.3 面向知识共享的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核心内容 9.3.1 面向知识共享的图书馆招聘管理 9.3.2 面向知识共享的图书馆人力资源培训开发 9.3.3 面向知识共享的图书馆人力资源绩效考评 9.3.4 面向知识共享的图书馆人力资源薪酬管理 10 制度安排 10.1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图书馆知识转移与共享的推进 10.1.1 文献资源建设方面 10.1.2 读者服务方面 10.1.3 馆员制度建设方面 10.1.4 科学管理方面 10.2 制度安排对单一图书馆知识转移与共享的推进 10.3 联盟制度安排对图书馆知识转移与共享的推进 11 图书馆评估 12 用户(读者)教育 13 战略制定 14 图书馆知识共享空间构建 15 图书馆知识转移与共享策略
序言
图书馆是社会的公共知识管理中心,研究图书馆知识转移与共享问题,目的在于扩展图书馆知识转移与共享的范围,提升图书馆知识转移与共享的水平,提高图书馆知识转移与共享的效率,改善图书馆知识转移与共享的效果,推进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实践,实现全社会的知识普及、知识利用和知识创新,一句话,使图书馆知识转移与共享达到理想的境界。正是为此目的,我们本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完成了此书。 从工作实践来看,知识转移与共享实际上贯穿了图书馆整个业务工作环节,成为图书馆工作的核心,传统的借阅、参考咨询、馆际互借等工作既体现了图书馆的重要职能,又表明了图书馆知识转移与共享的实现,而检索下载、虚拟参考咨询和合作虚拟参考咨询等,既是图书馆知识转移与共享的具体体现,又是图书馆知识转移与共享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和信息网络环境下的进一步提升、扩展和延伸。 知识转移与共享涉及图书馆工作的方方面面,因此,为了实现图书馆各类知识的有效转移和共享,可以从多个方面人手,比如技术(系统)建设、联盟建设、资源建设、组织协调、人才队伍建设、用户教育、制度安排、文化建设、图书馆评估、认知结构、战略制定、策略提出等。本书就尝试从这些方面进行一番粗浅的探索。
文摘
插图: ③互联网是最便利的知识共享系统。由于互联网知识组织和信息组织的非规范化,以及检索技术上的简易化和人性化,造成了人们检索利用的极大便利,为人们进行知识共享大开方便之门。 ④互联网是最具大众化色彩的知识共享系统。由于互联网检索利用的方便性、实时性、全球性、互动性以及多媒体信息的丰富性和生动性,导致了它成为一种最具大众化色彩的知识共享系统,社会各行各业、各种知识层次、不同知识结构和年龄层次的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上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知识,虚拟的空间为人们的知识获取和共享提供了无限丰富的“可能性”。 ⑤互联网是最容易发表知识的系统。网上知识发表很大程度上的自由性、平等性和自我编辑造成知识发表的简单性。传统的知识发表需要极高的知识素养、写作能力,需要经过精心的修改、编辑。但是在互联网出现之后,专业素养和知识训练变得无关紧要,发表变得极其简单,互联网抹去了人们在知识水平、专业修养、研究能力、写作能力以及权力等级上的差别,使人们变得“平等”起来,许多人甚至仅仅是粗通文墨的都可以发表,这为大众化的知识交流与共享提供了保证。因此,我们有理由说,互联网的出现使知识共享发生了质的飞跃,使知识共享的面貌彻底改观。
ISBN751300062X,978751300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作者周九常
尺寸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