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素养》内容简介:信息素养是指人们自觉获取、处理、传播、认识和利用信息的综合行为能力。信息素养是人们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寻求生存和发展空间的基本保障能力。《信息素养》汲取了国内外信息素养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有关研究成果,全面介绍了信息获取和组织的基本知识,概要介绍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信息安全以及缤纷的虚拟网络世界背后的理论和技术;论述了信息和信息技术在学习生活中的应用和联系,特别结合大量案例阐明了信息素养与个人发展的关系。
《信息素养》既可作为高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教学、科研、工程技术和社会各界人士检索信息资源时的参考。
编辑推荐
《信息素养》:
一本让你全面提升信息运用能力的书籍 目录
第1章 概述
1.1 身边缤纷的世界
1.2 幕后的信息世界
1.2.1 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
1.2.2 互联网发展史
1.3 改变历史的力量
1.3.1 科技改变世界
1.3.2 网络改变生活
1.4 互联网改变世界的原因
1.4.1 假如不曾有互联网
1.4.2 互联网的未来
1.5 互联网时代的盲区
1.5.1 互联网战争硝烟四起
1.5.2 怎样才能自我保护
思考题
第2章 信息素养基础
2.1 信息和我有什么关系
2.1.1 为什么需要信息
2.1.2 、需要什么信息
2.1.3.有了信息怎么用
2.1.4 信息为什么要共享
2.1.5 我国及全球对信息素养的要求
2.2 信息的概念、特性与分类
2.3 信息交流
2.4 信息资源及其社会功能
2.4.1 信息资源的概念
2.4.2 信息资源的特征
2.4.3 信息资源的类型
2.4.4 信息资源的功能
2.5 信息组织
2.6 信息素养
思考题
第3章 信息检索与利用
3.1 信息检索
3.1.1 网络信息检索——搜索引擎
3.1.2 信息检索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作用
3.2 不同类型信息的检索
3.2.1 文字类信息的收集与利用
3.2.2 多媒体类信息的收集与利用
3.2.3 科技文献信息的收集与利用
3.3 信息检索实践
3.3.1 搜索基本技巧
3.3.2 主流搜索引擎的特点简介
3.3.3 多重整合搜索
思考题
第4章 看不见的系统和看得见的软件
4.1 软件和硬件
4.1.1 软件简介
4.1.2 软件生命周期
4.2 看不见的系统
4.2.1 虚拟世界的行政管理——操作系统
4.2.2 图书馆与档案馆——数据库
4.2.3 沉默英雄——透明的中间件
4.3 看得见的软件
4.3.1 常用的办公软件
4.3.2 行业的应用软件
思考题
第5章 隐藏在背后的硬件
5.1 尊贵的数据交流——七级浮屠
5.1.1 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理念
5.1.2 OSI参考模型
5.2 网络的灵魂——服务器
5.2.1 服务器解析
5.2.2 服务器分类
5.2.3 服务器选型分析
5.2.4 服务器发展趋势预测——云计算
5.3 交通枢纽——常用网络设备
5.3.1 网络接口卡
5.3.2 中继器和集线器
5.3.3 网桥和以太网交换机
5.3.4 路由器
5.3.5 网关
5.4 硬件中的大胃王——存储设备
5.4.1 存储主力——硬盘
5.4.2 光盘及刻录机
5.4.3 U盘
5.4.4 MO光学式存储设备
5.4.5 在线存储
5.5 信息世界中的高速公路——综合布线系统
5.5.1 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
5.5.2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要点
思考题
第6章 信息领域中的矛与盾一安全防范
6.1 实体安全与防护技术
6.1.1 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与容错性
6.1.2 计算机系统的环境安全
6.1.3 电磁防护
6.2 计算机软件安全技术
6.2.1 可信计算基
6.2.2 操作系统安全
6.2.3 数据库安全
6.3 网络安全技术
6.3.1 技术概述
6.3.2 技术分类
6.4 加密技术及其应用
6.4.1 什么是加密技术
6.4.2 加密应用技术
6.4.3 加密技术的应用
思考题
第7章 、电子商务系统
7.1 电子商务及电子商务系统的含义
7.2 电子商务系统的特点
7.3 电子商务系统发展中的热点技术
7.4 电子商务系统的设计原则
7.5 电子商务系统运行平台的选择与设计
7.5.1 计算机硬件的选择
7.5.2 计算机软件的设计和选择
7.5.3 网络基础环境的选择与设计
7.6 电子商务系统支持平台的设计
7.6.1 供应链管理
7.6.2 客户关系管理
7.6.3 企业资源计划
7.7 电子商务应用案例
7.7.1 大型的B2C电子商务网站——
7.7.2 国内最大的C2C电子商务网站——淘宝网
7.8 电子商务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7.9 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7.9.1 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7.9 ,2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7.9.3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
思考题
第8章 缤纷世界背后的理论和技术
8.1 六度空间理论
8.1 米尔格伦连锁信实验
8.1.2 六度空间理论概述
8.1.3 六度空间应用
8.2 自组织网络
8.2.1 自组织理论的研究现状
8.2.2 互联网的自组织结构分析
8.2.3 互联网的运行机制分析
8.2.4 互联网的功能分析
……
第9章 智能的虚拟世界
第10章 喧嚣的网络世界 序言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是指人们在工作中通过信息技术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素养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 Zurkowski于1974年在给美国政府的报告中提出来的,如今已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在我国,信息素养教育正成为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早在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就指出: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包括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懂得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如何将获取的信息融入自己的知识管理,了解利用信息所涉及的经济、法律和社会问题,合理、合法地利用信息。因此,信息素养的概念又可解释为:具有信息素养的个人能够知道什么时候需要信息,能够获取、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要的信息。1990年,美国信息素养国家论坛(National Forum on Information Literacy)建立,其中对信息素养的定义与ALA类似:信息素养是能够知道什么时候需要信息,能够鉴别、获取、评价和有效利用信息以解决问题的能力。1998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和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按信息素养、独立学习和社会责任三方面制定了包括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九项标准。2000年,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专门针对高等教育制定了“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教育标准”。 文摘
瑞士伯尔尼的居民苏珊,刚通过互联网与住在澳大利亚悉尼的坎贝尔达成了“换房旅游”协议,这样的方式如今在西方国家的年轻人中非常流行。
越来越多的政治家开始用互联网而不是电话拉票。奥巴马、鸠山由纪夫、阿德瓦尼……精心制作的选举网站及个人博客空间成为他们争取选民的重要阵地。
生活在偏远地区的农民第一次发现世界是如此的小,也开始鼓起勇气用习惯干农活的双手去敲打键盘,上网查询粮食、土地价格和医疗保健信息,把自己的土豆、郁金香或是灰天鹅卖到省外甚至邻国。对于众多非洲小商人来说,互联网使他们不再需要眼巴巴地等着“上家”拿来样品,现在,他们可以直接登录厂家的网站,这个厂家也许在德国、马来西亚或者中国大陆,选择自己中意的式样,在网络和电话的帮助下完成大部分磋商,缩短漫长的交易周期。
生活在喜马拉雅山脉贫困地区的印度妇女们,也学会了使用电子邮件给在遥远的大城市打工的丈夫写信,通过网络给政府部门提出建议。
美国《萨福克新闻先驱报》报道称,互联网给人类生活的诸多领域带来了一场革命,包括教育领域。2009年春夏甲型流感蔓延时,日本很多网络公司设计出可供学生在家学习的网络课程,使得学生们可以不用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到学校上课。
ISBN | 7030288033 |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作者 | 王理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