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意志的另一行泪:"二战"德国老兵寻访录》是一部视角独特、素材新颖、内容生动、思考深刻的纪实类“二战”文学作品。作品从被人们遗忘的“二战”战败国德国参战军人的视角切入,在丰富的照片和历史资料的配合下,通过展现一批德国参战老兵对战争及战争中个人命运的回顾和感悟,为读者打开了一幅完全另类而又十分生动的历史画卷:德国兵记忆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而伴随着这批老兵的陆续离世,《德意志的另一行泪:"二战"德国老兵寻访录》的历史价值更显得弥足珍贵。
编辑推荐
《德意志的另一行泪:"二战"德国老兵寻访录》:
史书留下历史的躯干,亲历者的记忆赋予历史血肉
这个诞生过黑格尔、康德、马克思、尼采等伟大哲人的睿智民族为什么曾由衷拥戴过纳粹的极权、专制和暴虐?这个滋养了歌德、贝多芬、巴赫等艺术巨匠的文明国家为什么曾一手制造出人类史上最黑暗和恐怖的种族灭绝罪行?是什么力量使这个国家在每次惨重挫败后都能再度崛起并依然跻身于世界顶级强国之列?是什么原因使德国这个欧洲历史上的“问题孩子”变成了欧盟这一人类区域联合创举的核心驱动国?在大国之间的军事对峙长期威胁着人类生存的今天,德国人的“二战”经历和总结对今天的人类及其后代意味着什么?…… 作者简介
朱维毅,籍贯江苏,长于北京,“老三届”初中生,文革期间两次从城市赴山西榆次插队,前后历时7年,至今仍用“太行山人”作为网名。1975年以工农兵学员身份开始学工,毕业后分配山西工作,1980年考取硕士研究生再返北京,1988年赴联邦德国留学,4年后在柏林工大获博士学位。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国家在召唤
崛起
义务——无法选择
为“保卫祖国”而战
第二章 走向军营
铁打的营盘
军官苗子
“纯爷们”的烦恼
第三章 血肉之搏
“大德意志师”一兵
永恒的伤痛
小连长
重创
第四章 硝烟轶事
败军的“杰作
好运大兵
命运路线图
恐高的飞行员
画笔写春秋
第五章 纳粹卫队
我们是“多国部队
曾经骄傲
精英梦破
恐怖双闪电
第六章 孩子兵
临危受命
“婴儿师”的覆灭
教授的往事
在战火中成人
海岛小兵
第七章 燃烧的家园
火从天降
后方少年的记忆
小城之灾
第八章 战乱中的女性
国防军女助手
按计划成长
妻子在后方
大逃亡
第九章 “卖国”英雄
大将之家
是英雄还是叛徒?
独目刺客之沉浮
第十章 铁丝网记忆
“莱茵大营”之谜
目标——西伯利亚
穿越炼狱
人性的光辉
第十一章 远方回声
阵亡通知书
前线寄来的遗书
伏尔加河畔的追寻
第十二章 解放者
从“卡廷惨案”到大驱逐
胜利之师在行动
战利品——女人
第十三章 另类解读
德军面面观
国防军之罪
“澄清派”的追问
《游击队之歌》
第十四章 再生之路
从“零点”开始的日子
精神的崛起
后记 序言
在我1988年首次出国时,德国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不是莱茵河两岸的风光,不是高速公路上的飞速车流,也不是和中国迥然不同的城市和民风,而是一座位于西柏林中心位置的特殊建筑——纪念教堂。因为全世界没有任何一座宗教建筑能够像这个教堂一样引发出人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强烈联想。
主钟楼高达113米的纪念教堂曾是德意志帝国首都柏林的最高建筑,全称为“威廉皇帝纪念教堂”。这座带有哥特风格的新罗马式建筑是德皇威廉二世为纪念他的祖父——德国的开国皇帝威廉一世而建的。建筑的设计和施工均由威廉二世亲自督管,工程所需的680万金马克来自德国各省财政和私人投资,工程开始的年份选在德意志帝国统一后第20年的1891年,建筑奠基的日子3月22日是德皇威廉一世的第94个诞辰日…… 后记
中、德之间的历史积怨非浅。
1897年,德皇威廉二世借两名德国传教士在山东巨野县被杀事件电告远东舰队:“中国人终于给了我们期待已久的理由。舰队立即驶往胶州湾,占领该处村镇,并采取严厉报复手段。”次年,德国迫使清政府签署《胶澳租借条约》,从而占据了胶州湾,并获得在山东的开矿和铁路铺设特权。
“庚子之乱”时,德国派出的侵华远征军人数前后总计达到2万,形成了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最大规模的海外军事行动。在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来自柏林的统帅瓦德西发动了46次对中国抵抗力量的讨伐行动,其中有德军参加的行动达35次。在中国根据《辛丑条约》必须赔偿的4.5亿两白银中,德国获得了其中的1/5。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和德国都分处对立的国际阵营。 文摘
插图:
我们的话题涉及到了两个“合法性”,一个是游击队作为一个作战组织的合法性,二是德军“反游击战”中采取的极端措施的合法性。为了澄清第二个问题,我们在分手后还打了一段时间的“笔墨官司”。
在我看来,当一个国家受到外来武装的入侵时,受侵犯国家的平民拿起武器组成抗敌游击队是他们的天赋权利。但施泰因认为,对这个权利还要赋予一个条件:在形式上必须符合国际法。
“战争是男人和男人的较量,是面对面的公开战斗!”施泰因一本正经地说,“所以国际法才会要求所有的参战者都必须身穿军服。如果允许身穿老百姓服装的人在军人的背后开枪,军人如何识别敌人,如何保护自己,如何进行战斗?这样的战争岂不是没了章法?”
“您的结论?”我问。
“苏联的游击战违反了国际法,德军处死被抓到的游击队员和人质是有国际法依据的。”施泰因的语气平和而肯定,“您想看看海牙第四公约吗?”
看见我点头了,老人起身缓缓地去了他的工作室。
ISBN | 9787510027505 |
---|---|
出版社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作者 | 朱维毅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