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汉法对照)》是道家经典之一,由战国时期的哲学家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全书包括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共三十三篇。
庄子在书中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观点,把“道”作为宇宙的本源,认为“道”是自足的和永恒的,事物之间的差别只是相对的。与这种宇宙观相对应,庄子提倡“自然无为”的人生观,主张保持个人身心自由,追求一种无拘无束、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
《庄子(汉法对照)》以孙通海的《庄子》为底本;法译本使用的是刘家槐的《庄子全译》,这是法语地区几十年以来最流行的《庄子》全译本。
编辑推荐
《庄子(汉法对照)》:绵延不绝、奔流人海的黄河,哺育了中华各族儿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图为黄河上游的壶口瀑布。 目录
【内篇】
逍遥游第一
齐物论第二
养生主第三
人间世第四
德充符第五
大宗师第六
应帝王第七
【外篇】
骈拇第八
马蹄第九
胠箧第十
在宥第十一
天地第十二
天道第十三
天运第十四
刻意第十五
缮性第十六
秋水第十七
至乐第十八
达生第十九
山木第二十
田子方第二十一
知北游第二十二
【杂篇】
庚桑楚第二十三
徐无鬼第二十四
则阳第二十五
外物第二十六
寓言第二十七
让王第二十八
盗跖第二十九
说剑第三十
渔父第三十一
列御寇第三十二
天下第三十三 序言
《大中华文库》终于出版了。我们为之高兴,为之鼓舞,但也倍感压力。
当此之际,我们愿将郁积在我们心底的话,向读者倾诉。
一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系统、准确地将中华民族的文化经典翻译成外文,编辑出版,介绍给全世界,是几代中国人的愿望。早在几十年前,西方一位学者翻译《红楼梦》,将书名译成《一个红楼上的梦》,将林黛玉译为“黑色的玉”。我们一方面对外国学者将中国的名著介绍到世界上去表示由衷的感谢,一方面为祖国的名著还不被完全认识,甚至受到曲解,而感到深深的遗憾。还有西方学者翻译《金瓶梅》,专门摘选其中自然主义描述最为突出的篇章加以译介。一时间,西方学者好像发现了奇迹,掀起了《金瓶梅》热,说中国是“性开放的源头”,公开地在报刊上鼓吹中国要“发扬开放之传统”。还有许多资深、友善的汉学家译介中国古代的哲学著作,在把中华民族文化介绍给全世界的工作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或囿于理解有误,或缘于对中国文字认识的局限,质量上乘的并不多,常常是隔靴搔痒,说不到点子上。大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说过:中国有最完备的国史。 文摘
插图:
子贡说:“请问不同凡响的异人是什么样的人?”
孔子说:“异人是异于普通人而顺合于自然天道。所以说,天道视为的小人,正是俗人眼中的君子;俗人眼中的君子,正是天道的小人。”
颜回问孔子说:“孟孙才的母亲死了,他哭泣没有眼泪,心中不悲伤,服丧期间不哀痛。他没有做到这三点,却以善于处丧而闻名鲁国,难道有不具其实而能博得虚名吗?我觉得很怪异。”
孔子说:“孟孙氏已经尽了服丧之道,超过了知道服丧礼仪的人。人们想简化繁琐的服丧礼仪而办不到,然而他已经有所简化了。孟孙氏不知道什么是生,也不知道什么是死;不知道追求先生,也不知道迷恋后死。他像是正在变化的物,以等待自己不知道变成何物的变化而已!再说正要变化时,叉如何知道不变化呢?正要不变化时,又如何知道已经变化了呢?可我和你吧,恐怕都是在梦境中还没有觉醒啊!况且孟孙氏认为其母在变化中虽有形体上的惊动,却无伤损心神;虽有惊忧,却没有精神上的死亡。孟孙氏独自觉醒,只是人家哭也跟着哭,所以才会有哭而不哀的那个样子。世人看到自己的形体就相互说‘我的我的’,怎么知道‘我的’真是属于我呢?再说你梦为鸟而飞到高空,梦为鱼而潜入深渊。不知道现在说话的我,到底是醒着呢?还是在梦中呢?突如其来的快意来不及显露笑容,由衷的快乐来不及事先安排,只有听任自然的安排而顺应变化,这样才能进入寂寥空虚的天道,混为一体。”
意而子去见许由。许由说:“尧用什么来教导你?”
| ISBN | 9787101067842 |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