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LD模式:旅游导向型土地综合开发》内容简介:伴随着我国旅游和地产两大行业的不断发展,一种复合型的旅游土地综合开发模式(TOLD)开始进入大众视野。《TOLD模式:旅游导向型土地综合开发》分“理论模式”和“案例解读”两篇,上篇深入介绍了TOLD模式的含义、形成背景和开发途径,下篇通过真实、完整、成功的案例对此模式进行了详尽阐述。
编辑推荐
《TOLD模式:旅游导向型土地综合开发》:TOLD模式构建城市和谐发展之路——与市长局长的对话
TOLD模式推动产业新区快速发展进程——与管委会的对话
谁的地产被旅游照亮——与地产开发商的对话
TOLD模式——引爆土地综合开发规划的创意之道 作者简介
盛永利,新锐规划设计师,80后规划设计符号人物,大地风景旅游景观规划院,创意设计总监,大地风景文化传播机构,创意总监拥有规划学、建筑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及土地运营的多重教育和专业背景。在10年多的从业时间里,对中国及世界160多个优秀城市进行了实地考察及重要项目研究,与国内外一流的大学及设计机构合作完成过多项在业内有影响力的项目。注重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对项目进行实操性及全程服务性咨询,在规划设计界率先提出“土地综合规划及实施运营”模式,并成功负责操作西安曲江新区规划设计及实施运营、沈阳棋盘山新区规划设计及实施运营、丝宝武汉高尔夫土地综合开发规划、北京凤凰岭、天津团泊湖、青岛藏马山、杭州环西湖规划、Z98产业研究等国内“TOLD”模式品牌项目。在游走于规划设计与文化创意之间,一直履行着对自己的承诺:“不辜负每一块土地的期望”,始终相信“设计就是力量”。
黎筱筱,西北大学硕士,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访问学生。大地风景研究院研究员,拥有地理学、旅游规划、文化遗产保护、房地产营销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项目经验,主持参与20余项规划类项目。
杨小兰,大地风景旅游景观规划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大学地理学、经济学双学士,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硕士,拥有地理学、地貌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及旅游规划的多重教育和专业背景。2001年师从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吴必虎教授,从此开始迈上旅游规划的道路并尽得其真传。在10年多的时间里,旅游考察足迹踏遍了全国各地以及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主持或参与了杭州市、西安市、成都市等中国著名旅游城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多次与国际专家合作,在屯溪老街、纳木措、王朗白马等自然文化遗产项目中,将“国际风格、地方特色”理念运用到极致。
李关平南开大学硕士,大地风景旅游景观规划院合伙人,主持参与30余项规划类项目。 目录
上篇理论模式
第一章TOLD模式创造土地开发新规则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ToLD模式概念
第三节TOLD模式形成机制
第四节TOLD模式的表现特征
第五节TOLD模式的类型
第二章TOLD=居游共享 TOLD构建和谐城市发展之路
第一节中国城市空间发展的瓶颈问题
第二节中国城市空间优化发展趋势与战略探讨
第三节TOLD模式构建和谐城市发展之路
第四节旅游为导向的城市空间优化途径选择
第三章TOLD模式与地产开发谁的地产被旅游照亮
第一节传统房地产开发模式
第二节新机遇下的地产开发趋势研究
第三节当地产遇见旅游
第四节“地产+旅游”的现状
下篇案例解读
第四章TOLD模式 土地综合开发新引擎
第一节历史文化资源驱动地块开发——曲江新区及曲江模式案例研究
第二节生态驱动型地块开发——杭州西溪湿地案例
第三节主题公园驱动型地块开发——东部华侨城案例研究
第四节体育休闲运动驱动地块开发——深圳观澜湖高尔夫项目案例
第五节多重旅游主题驱动地块开发——沈阳棋盘山案例
参考文献 序言
201O年8月6日,受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陕文投)和韩城市人民政府之邀,我有机会到西安曲江新区参加了“解码韩城·司马索骥:陕西韩城古城一司马迁祠大型文化项目研讨会”。在会上,我做了一个题为“从韩城到汉城:韩城历史文化资源旅游活化模式选择”的即兴发言。发言中我提到受曲江新区近年来围绕大唐文化进行文化产业开发获得的成功经验之启发,建议韩城围绕汉代文化的景观化、产品化,形成“汉城(汉代城市)”的主题产品,进行大型项目开发。在司马迁祠附近的黄河湿地,根据司马迂《史记》对汉代事件、景观和场景的描述加以再现,并积极响应现代休闲与旅游功能需求,进行旅游导向型土地综合开发,可能是一种可取的规划方向。会后,承蒙西安曲江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办公室主任周冰先生的安排,我们驱车前往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施工现场进行参观学习,所到之处,深有感触:沉睡经年的大遗址终于在文化产业与城市营运思想指导下,发挥了作为国有资源保护地的文物遗址的社会、经济效益,在保护第一的前提下,大遗址本身将会作为极具吸引力的旅游吸引物和当地市民的公共游憩空间出现在世人眼前,大遗址周边的城市土地价值立即上升,成为城市新的发展热点地区。我很高兴在大明宫再次验证了TOLD模式的应用价值:实际上,所谓旅游导向型土地综合发展理念,就是来源于我对类似曲江新区和华侨城近年来的实验性发展模式的观察和总结。
什么是TOLD模式,它有哪些形成背景和开发途径,哪些城市和景区已在这一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我的几个学生以及他们的团队,在较短的时间内合力编写了一个小册子,对上述问题作了尝试性思考和解答,作为向“旅游导向型土地综合发展国际高峰论坛”的一个献礼,并借机听取来自业内有关专家、政府部门、土地投资者的意见。 文摘
插图:
3.中国未来的度假目的地主要分布在城市和风景区及其附近
一般来讲,城市主要是作为客源产生地和旅游集散地,除了商务会展旅游,多数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发生于城市周边地区和远离城市的旅游景区。正是基于这种旅游时空规律,产生了“环城游憩带”现象,即约有50%出游力集中在环城市50km以内。但是由于上述人均休闲度假资源的限制,中国旅游发展模式无法重走西方道路,必须在有限的旅游景区和城市内部解决国民不断增长的休闲度假需求。这就是说,一方面我们需要在保护旅游资源的前提下适当增加、扩展各类自然风景区、自然保护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区的旅游功能和服务能力;另一方面,需要强化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城市旅游吸引力和服务能力,将一个城市建设成为其他城市居民的度假目的地。这意味着国内大部分的旅游开发,将主要集中在城市和旅游资源富集的风景区附近。综合考虑旅游出行特征、旅游开发成本与投资偏好,以及旅游资源存量制约,未来我国休闲度假地的布局仍将分布在城市或旅游景区周边。
ISBN | 7503858869,978750385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
作者 | 盛永利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