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老年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内容简介: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其福利制度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得到了快速发展,并逐步形成了一个“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水平的制度体系。1601年,英国颁布了旧“济贫法”,这是英国政府第一次开始以法令的形式介入济贫事务,标志着英国福利国家建立的萌芽;1883年,德国颁布了“工伤保险法”,确立了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起源,对英国等欧洲国家产生了极大影响,英国的社会保障项目开始迅速增加,出台了国民保险制度,形成了英国福利国家的雏形;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家在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的作用大大强化,英国的福利国家制度获得快速发展。
编辑推荐
《英国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国外养老丛书,夕阳红工程图书 目录
前言
上篇 背景篇
第一章 国际比较中的英国人口老龄化
第一节 英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趋势
一、英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国际比较
二、英国人口老龄化趋势
三、英国人口老龄化速度
第二节 人口老龄化的决定因素及其人口学影响
一、人口老龄化的决定因素
二、人口老龄化的人口学影响
第三节 英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征
一、老年人口的高龄化趋势
二、老年人口的女性化趋势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英国福利国家的概念和思想渊源
第一节 “福利国家”的概念渊源
第二节 英国福利国家的历史文化渊源
一、英国福利国家的历史渊源
二、英国福利国家的文化传统
第三章 英国福利国家的历史进程与制度内容
第一节 英国福利国家建设的历史进程
一、萌芽阶段(17世纪初至19世纪30年代)
二、创立阶段(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
三、发展阶段(20世纪初至40年代)
四、完善阶段(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
五、改革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
第二节 英国福利制度体系的基本内容
一、社会保险
二、津贴补助
三、社会救助
四、社会服务
第三节 英国福利国家的制度特点及存在问题
一、英国福利国家制度的主要特点
二、英国福利制度的作用及存在问題
第四章 英国政党与福利制度
第一节 英国政党与福利制度建立
一、保守党与英国福利制度的建立
二、自由党与英国福利制度的建立
三、工党与英国福利制度的建立
第二节 英国政党与福利国家的发展
一、保守党执政与英国福利国家发展(1951-1964年)
二、工党执政与英国福利国家发展(1964-1970年)
三、保守党执政与英国福利国家发展(1970-1974年)
四、工党执政与英国福利国家发展(1974-1979年)
第三节 英国政党与福利国家的改革
一、保守党执政与英国福利国家改革(1979-1997年)
二、新工党执政与英国福利国家改革(1997-2007年)
下篇 制度与启示篇
第五章 英国养老保险制度
第一节 英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
一、英国养老保险制度的萌芽时期(1908年以前)
二、英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时期(1908-1948年)
三、英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时期(1949年至今)
第二节 英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内容
一、英国养老保险的三个层面
二、英国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內容
三、特殊人群的养老保险制度
四、英国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特点
第三节 英国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英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不断提高
二、生育率不断降低
三、福利国家的经济危机
四、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
五、英国养老保险制度主要的改革措施
第四节 英国养老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借鉴
一、先进理论的指导
二、注重以法律的形式赋予公民权益
三、及早注意制度的可持续性问题
第六章 英国老年医疗服务制度
第一节 英国老年医疗服务制度的历史沿革
一、英国老年医疗服务制度的萌芽时期
二、英国老年医疗服务制度的《济贫法》时期
三、英国老年医疗服务制度的建立时期
四、英国老年医疗服务制度的改革和发展时期
第二节 英国老年医疗服务制度的制度内容
一、英国国民医疗保健服务制度的三个等级
二、英国国民医疗保健服务制度的主要內容
三、英国的康复服务体系
四、英国国民医疗保健服务制度的主要特点
第三节 英国国民医疗保健服务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革措施
一、主要问题
二、改革措施
第四节 英国国民医疗保健服务制度对我国的借鉴
一、加强政府对医疗服务领域的干预,以保证医疗资源的公平分配
二、不断强化政府在医疗制度改革中的监管职能,形成良性运行机制
……
第七章 英国老年社会福利服务
第八章 英国老年英国老年社会救助制度
参考文献 序言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其福利制度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得到了快速发展,并逐步形成了一个“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水平的制度体系。
1601年,英国颁布了旧“济贫法”,这是英国政府第一次开始以法令的形式介入济贫事务,标志着英国福利国家建立的萌芽;1883年,德国颁布了“工伤保险法”,确立了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起源,对英国等欧洲国家产生了极大影响,英国的社会保障项目开始迅速增加,出台了国民保险制度,形成了英国福利国家的雏形;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家在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的作用大大强化,英国的福利国家制度获得快速发展。1945年至1948年间,英国政府相继颁布了国民保险法、国民卫生服务法、国民救助法、家庭津贴法等一系列社会保障立法,福利支出在国家公共开支和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加大,政府在福利制度中的主导地位不断加强,并最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制度。 文摘
插图:
本阶段最显著的特征是持续的通货膨胀和油价急剧上涨。油价的不断上涨对英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英国失业率大幅增加,到1976年年初失业人数已突破120万。在此背景下,1974年工党领袖卡拉汉当选新一届英国政府首相,新一届政府将注意力集中于如何解决失业问题,1976年英国政府决定削减福利开支以应对经济衰退,不仅如此,政府还提出了提高利率、设定货币增长目标等一系列带有货币主义色彩的政策。
福利方面。此阶段通过了两大重要的福利措施:第一,与收入挂钩的养老金;第二,以儿童津贴取代家庭津贴,为低收入、多子女的困难家庭提供收入补贴。1978年,政府开始施行儿童津贴,取消支付给父亲的儿童税收抵免补助,并以同等数量的现金津贴支付给母亲,其目的是通过儿童津贴增加普享型津贴的价值。养老金方面,工党政府在1974年年底出台了关于养老保险的白皮书,书中保留了以前的统一费率的养老金计划,同时增加了一个与收入相关联的国家退休金计划。白皮书提出了五大目标:其一,避免家庭经济状况调查;其二,支付与价格或收入变化相联系的津贴;其三,支付与收入有关的津贴;其四,对不太富裕的人的再分配;其五,向妇女提供平等的津贴。
ISBN | 9787508732534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出版社 |
作者 | 王莉莉 |
尺寸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