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妇女工作 [平装] 7801317882

配送至
$ $ USD 美元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妇女工作》主要内容: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我们的学习取得成效的关键。首先,要将学习研究基本理论与不断自学完善政治理论素养、党性修养结合起;起全心全意为党的事业服务、全心全意为广大妇女群众服务结合起来。要坚持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我们的主观世界。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把我们的思想认识和行动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不断陶冶革命情操,提高精神境界。第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第三,做到统筹兼顾。 新的机遇与挑战正不断迎面而来,广大妇联干部要志存高远,形成刻苦学习、勤奋工作、勇于创造、自觉奉献的良好风气,努力打好为国家的繁荣和妇女事业的发展建功立业的思想根底和理论功底。各级妇联组织要进一步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培训出更多的政治过硬、理论扎实、目光远大、业务精通、勇于开拓的复合型妇女人才。
编辑推荐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妇女工作》由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一章 “三个代表”:站在时代大潮前的思考 一、透视历史得出的重要结论 二、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变化的新要求 三、“三个代表”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 第二章 深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一、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三、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四、“三个代表”的精髓和辩证统一关系 第三章 “三个代表”——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二、新世纪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 三、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根本保证 第四章 牢牢把握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一、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二、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 三、本制裁在坚持执政为民 第五章 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一、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二、全面设计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三、走新型工业化道德 四、发展要有新思想、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 第六章 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一、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二、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第七章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一、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反映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时代的发展的要求 二、一定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 三、一定要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前进的脉搏,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使党的工作充满活力 四、一定要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既立足于做好经常性工作,又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第八章 努力开创新世纪妇女工作的新局面 一、围绕主题,把握灵魂,在妇联组织和妇女群众中兴起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热潮 二、坚持中心,服务大局,团结和动员各族各界妇女为实现十六大确定的奋斗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 三、适应形势,勇于创新,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妇联的自身建设 主要参考文献 第八章 努力开创新世纪妇女工作的新局面 主要参考文献
序言
认清形势 明确任务 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妇联干部队伍 顾秀莲 终身学习是面向21世纪的生存概念,学习、学习、再学习是时代对我们的必然要求。 在2001年5月亚太经合组织高峰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社会”的主张,获得广泛的响应。学习型社会是科技高新化、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产物。学习型社会所带来的信息与知识传播条件的发达;终身学习、全员学习等开放互动的学习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人力资源的全面与深度的开发;激励创新体制的建立健全,最终获得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人的潜能的充分发挥,并进一步推进社会的飞速发展。 社会各方面、各领域的不断变化和进步,使许多我们不了解、不熟悉的知识呈几何级数增长。因此,1980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在不断出现的新问题面前,我们党总是要学,我们共产党人总是要学,我们中国人民总是要学。谁也不能安于落后,落后就不能生存,”
文摘
(一)对国际形势变化的应对 21世纪的中国,将是更加紧密地与世界发生联系的中国,也将是在时代大潮中经受风云考验的中国。因此,新世纪建成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就不能没有战略的眼光。放眼未来的世界,我们所处的外部环境有什么变化,时代的发展将呈现什么样的走势,这样的国际大局向我们提出了什么样的挑战,对党的建设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这是中国共产党必须认真研究并加以回答的重大问题。江泽民同志指出,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世界的力量组合和利益分配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①他还说:“当今各国特别是大国之间的关系,集中表现为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民族凝集力在内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与竞争。” 从世界政治格局来看,多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综观20世纪50年代。60年代的“两个阵营”,到70年代的“三个世界”,再到80年代的“东西南北”,这几个阶段虽然有些变化,但总的还是以美苏为代表的两极格局。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半个世纪以来最为深刻的变化,随着苏联的解体,持续了四十多年的两极格局结束了。
ISBN7801317882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作者靳连芳
尺寸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