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通话测试培训教程》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和语言学知识为依据,以现行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流程为主线,注重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梳理整合,强调“精讲多练”,全书包括绪论、普通话语音基础以及普通话测试训练三个部分,内容深入浅出,循序渐进,从实际需要出发,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普通话测试培训教程》既可作为高校普通话培训和测试的使用教材,又可作为国家机关、窗口行业、服务行业的普通话培训测试用书,还可供个人自学之用。
编辑推荐
《普通话测试培训教程》特色:根据国家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编写而成。强调“精讲多练”,设计了大量有针对性的训练题和普通话水平测试样卷。内容丰富、实用,是一本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训练和辅导的教材。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普通话与汉语方言
一、普通话的定义
二、普通话的形成
三、现代汉语方言
[附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第二节 普通话水平测试
一、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目的和意义
二、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性质、方式
三、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内容、要求及注意事项
四、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试卷构成和评分
五、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等级标准
六、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对象及达标要求
七、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规程
八、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样卷分析
第二章 普通话语音基础
第一节 语音概述
一、语音的性质
二、语音的基本概念
三、普通话的语音特点
四、汉语拼音方案
第二节 普通话声母
一、声母的分类
二、声母的发音
第三节 普通话韵母
一、韵母的结构
二、韵母的分类
三、韵母的发音分析
第四节 普通话声调
一、声调的性质和作用
二、调值和调类
三、普通话的四声
第五节 普通话声韵拼合规律
一、普通话的音节
二、普通话的音节结构类型
三、音节的声韵配合规律
第六节 语流音变
一、变调
二、轻声
三、儿化
四、语气词“啊”的音变
五、词语的轻重音格式
第三章 普通话测试训练
第一节 单音节字词训练
一、声母的辨正与训练
[附二]声母辨音类推字表
二、韵母的辨正与训练
[附三]韵母辨音字表
三、声调的辨正与训练
四、单音节字词应试
第二节 多音节词语训练
一、普通话词的轻重音格式练习
二、普通话“一”、“不”变调的练习
三、儿化练习
[附四]普通话水平测试用儿化词表
四、轻声练习
[附五]普通话水平测试用必读轻声词选读
五、上声的变调训练
六、多音节词语应试
第三节 朗读与朗读技巧
一、普通话朗读的基本要求
二、朗读的基本技巧
三、朗读的发声训练
四、普通话水平测试对朗读的要求
五、朗读测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六、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用朗读作品60篇
第四节 命题说话
一、命题说话的特点与要求
二、命题说话的针对性训练
三、命题说话的考前准备
四、命题说话的应试技巧
[附六]普通话水平测试说话题目30个
[附七]普通话3500个常用字
[附八]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词语分类训练
[附九]普通话水平测试样卷
普通话水平测评实训样卷(1)
普通话水平测评实训样卷(2)
普通话水平测评实训样卷(3)
普通话水平测评实训样卷(4)
普通话水平测评实训样卷(5)
普通话水平测评实训样卷(6)
普通话水平测评实训样卷(7)
普通话水平测评实训样卷(8)
普通话水平测评实训样卷(9)
普通话水平测评实训样卷(10)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语言文字是人类交际的工具和信息传递的载体。作为汉民族共同语的普通话,在我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国家,历史原因造成的语言障碍,不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为一个统一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语言通用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这就要求我们要有一种通用的语言。普通话是我国的通用语言和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也是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六种语言之一。学习民族共同语,促进汉语规范化,已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新时期一系列语言文字政策的出台,推广普通话工作更得到了各方言区及各行各业的高度重视。
1994.年10月30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广播电影电视部联合发出了《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决定》的通知,全国各地纷纷开展了普通话测试工作。经过十五年的时间,普通话水平测试已经深入人心,得到了人们的充分肯定,在社会上具有广泛的影响。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2000年10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以法律形式确定了普通话的培训和测试是具有执法意义的政府行为,也昭示着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持有普通话等级证书将成为谋职就业的条件之一,接受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人员范围正逐步扩大。
湖北省普通话培训测试从1996年开始至今已经十四年了,十四年的普通话培训和测试工作培养了一批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积累了大量的教学成果,这为我们编写这本《普通话测试培训教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普通话测试培训教程》是为满足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人员的学习需要,依据2004年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印发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和《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编写而成。全书主要知识点是围绕普通话测试的题型所设计的,系统地介绍了普通话语音原理,声、韵、调发音基础知识以及词汇、朗读、命题说话训练要点等,理论简明、材料丰富,既可以作为各级各类学校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培训教材,又可以作为社会各界普通话水平应试者的自学备考用书,是集教学与应考为一体的普通话水平培训测试的指导用书。
《普通话测试培训教程》的主要特色是以普通话知识学习、普通话能力培养为目的,以获取理想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为目标。教材内容强调以够用为度、实用为本、应用为主的原则。参与编写的教师都是高校普通话教学一线的测试员,他们具有丰富的测试经验,将普通话学习与水平测试相结合,注重口语技能训练,结合地域方言正音,并系统地归纳了普通话测试技巧与方略,对提高普通话水平、顺利通过普通话测试都具有实质性的指导作用。 后记
《普通话测试培训教程》是应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人员的学习需要而编著的。编写人员紧扣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2003年新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结合多年普通话教学、培训、测试经验,从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战”入手,按照普通话水平测试的题型和流程分类编写,力求理论简明、重点清晰、材料丰富,突出针对性、实用性和操作性,以便于应试者快速提高普通话水平,顺利通过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
本书第一章 由陈中林、王爱春执笔;第二章 由李瑾、钱雄伟执笔;第三章 的第一节 和第二节 由熊学敏、钟青梅执笔,第三节 由吴丽芳、翁燕执笔,第四节 由陈艳执笔。
在各位编者完成各章节初稿后,李璐进行了整合并增补了部分素材;陈中林负责全部书稿的审读、修订和统稿工作;洪贞银教授为本教材写了前言,并直接指导、参与教材编写的全过程;杨殿生也为本书的选题、策划和出版做了大量的工作。
本书的出版得益于华中师范大学刘兴策教授的鼓励和帮助,并获得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编写和修订的过程中,我们参阅了大量的相关著作,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感谢!
因时间仓促或水平所限,书中难免存在一些疏漏和不足,恳请读者批评指正,以便再版时修改和完善。 文摘
插图: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苦,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共同语就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民族共同语大都是在一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它的形成过程是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集中统一相联系。方言是民族共同语的地域分支,方言是形成共同语的基础,又是共同语形成的分支或变体。
1955年10月先后召开了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会上第一次明确了“普通话”概念。1956年,在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中正式确定了“普通话”的含义。“普通话”的“普通”二字是“普遍通行”、“共通”的意思,是全国通用的语言,而不是仅供一个地区或部分群众使用的方言。
“普通话”的定义有四个方面的内涵。
一是从语音的角度进行界定:“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即以北京话的语音系统为标准。凡不符合这个标准的都是不规范的,但不是北京话任何一个语音成分都是普通话的语音成分,例如,北京语音里存在的一些俚语、土话等成分,就没有被普通话语音系统吸收进来。
二是从语汇的角度进行界定:“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即北方话的词语总汇是普通话的语汇基础,但不是北方话的所有词汇都可以进入普通话语汇系统。因为北方方言地区很广泛,有些词汇地方性非常强,不能“共通”,就不应该吸收到普通话里来。
三是从语法的角度进行界定:“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即是把从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中提炼的语法规则作为普通话的语法规范。这种典范的白话文著作指的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在遣词造句行文方面堪称楷模的、可以效法的、与口语相一致的作品。这种语法规范必须是现代著名作家优秀的白话作品中的一般用例(不是特殊用例),还要舍弃一些不健康的方言词汇和古语,这也是语法规范化的一条原则。
四是从时代和民族两个方面进行界定:“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现代汉语包括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汉民族各地域方言;汉语有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之分。普通话只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从时代和民族两个方面进行了限定。
ISBN | 9787302241652 |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作者 | 陈中林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