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区域经济时空观的原理及其应用》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建立了在新区域经济时空观中的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模型;企业,政府对经济危机的预测、防范和应对等重要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模型,通过大量的经验事实和实证研究对模型进行了检验;并运用复变函数、内生增长理论、非线性最优动态理论等方法将新区域经济时空观变换成在“一维经济时空观”作用下的实际应用处理,还用了大量的理论实证依据论证了微观经济行为和宏观经济现象的贯通问题。
全书力求做到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对数学和经济学的知识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对于经济学专业的大学生、研究生、企业管理者,经济理论的建设者和用现代经济学手段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实践问题的工作人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编辑推荐
《新区域经济时空观的原理及其应用》是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作者简介
李学清,男,陕西西安市人,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于马克思主义、现代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目录
绪言
第一章 多维经济空间
一、多维经济空间——多产品经济过程
二、多维经济空间中的劳动价格与利润
三、多维经济空间的限制性以及马克思经济学的多维经济时空观
第二章 马克思经济学的多维经济时空观
一、马克思经济学的时空观
二、现代企业的经济运行
三、在多维空间中资本组织(企业)运行的一般可能
四、在多维经济时空空间中资本组织(企业)运行的一般形式
五、在多维经济时空空间中资本组织(企业)运行的具体形式
六、对企业的市场运行及存在价值模型的理论检验
七、企业的市场运行及存在价值模型的经验检验证据
八、新古典经济学的作用和范围以及与马克思经济学的比较
九、现代经济学的科学之路
第三章 将传统经济区域的拓宽——新区域经济时空观
一、经济区域凸集确立的数学意义
二、经济区域凸集的构造及应用
三、经济区域凹集的存在和修补
四、复变函数积分——科希定理与科希公式
五、实际应用
第四章 将内生增长理论用于区域经济增长所形成的新区域经济时空观
一、确定了个体生命期与消费偏好的经济区域增长与失业
二、根据简化性设定看一维经济区域时空观的实际应用
三、条件的设定与模型的建立
四、证据的设计以及经验检验
五、西部经济聚集形成的基本原理
六、金融约束下西部经济聚集形成原理的实证检验
第五章 非线性控制理论用于经济学所形成的新区域经济时空观
一、市场均衡条件下经济状态的描写
二、从描述经济运行状态向刻画经济运行规律过渡
三、现代经济学中的欧勒方程
四、一维经济时空观中资本组织(企业或个人)的经济运行
五、创新增长经济模型中的企业行为状态分析
第六章 微观经济现象与宏观经济状态的整合问题
一、从企业的基本性质看企业的边界及其功能
二、从企业的经济特性看企业的内部机理——熵
三、从企业熵存在的自然特性及证明看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
四、企业如何与市场作用
五、企业的熵与企业能力、资源的关系
六、纵向一体化对企业边界的贡献与矛盾
七、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的整合机理实现
八、从微观经济学到宏观经济学
九、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后记
这本书虽然写完了,但我并没有丝毫轻松的感觉。现代经济学在坚实的微观经济基础上,通过数学运用手段的不断提高,逐步地走出了“使人感到沉闷的科学领地,渐渐地获得了社会科学中最‘科学的’学科声誉”。但是,当金融风暴狂飙突起的时候,马克思当年对资本主义运行规律的深刻洞察,大多数国家甚至包括一些西方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当他们再次动用凯恩斯理论进行救市的时候,人们也许感到了市场经济在伴随着“看不见的手”作用的同时,确实还有它自身本质规律的作用。能否将这种规律在现代经济科学的基础上表现出来,完成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贯通的历史任务?基于这个目的,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此进行一些粗浅的探索和尝试,也就成了本书的中心任务。尽管自己在这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包括理论上的严格证明和大量的实证经验检验),但由于讨论的问题较为复杂,涉及的领域也比较专一,再加上自己的水平所限,在问题讨论的过程中流露出自己不成熟的观点,可能会引起一定的争议,也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我殷切地希望读者和有关领域的专家对本书给予批评和指正,我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文摘
插图:
马克思是把资本主义生产活动的时间和空问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进行认真研究和有效分析的第一人,也是将事物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并进行有效分析进而研究事物运动本质的第一人,这种联系和分析充分显示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强大生命力,从此开创了人类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并从本质上揭示自然和社会运动发展规律的新纪元。
19世纪40年代,在深刻地揭露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本质的巨著《资本论》刚刚诞生的时候,它的作者马克思就郑重宣布:这部著作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行规律”。它的思想方法论的实质就是要“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自然界的过程”。①正是这种追求真理的坚强毅力与甄别真理的大无畏精神,马克思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多维经济时空观的坚实基础。这个基础深刻地反映了资本主义“直接剥削的条件和实现这种剥削的条件”在“时间”和“空间”上联系的不同,而且在这种联系上的概念也是“分开的”科学原则。
ISBN | 7010089280,978701008 |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 李学清 |
尺寸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