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是以教育部高等学校国家级精品课程《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2005)为基础编写的教材。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之一,也是一个地区旅游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日益关注。《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较全面地介绍了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的相关知识,包括旅游资源的认识与分类、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的基本知识,以及旅游资源保护的内容及措施等。《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从内容上强调基础理论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突出实用性、实践性。教材中还体现出学科的先进性、科学性。《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提倡情境教学、案例教学,配有大量常见的、典型的旅游资源的图片,书中每章都有学习目标、思考与练习以及案例,便于读者学习。
《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适合高职高专院校旅游类专业作为教材使用,亦可供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参考使用。
编辑推荐
《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浙江省“十一五”重点教材建设项目。 目录
第1章 旅游资源概述
1.1 资源的认识
1.1.1 资源的内涵
1.1.2 资源的基本特性
1.1.3 资源的分类
1.2 旅游资源的认识
1.2.1 资源与旅游资源
1.2.2 旅游资源的含义
1.3 旅游资源的产生和形成
1.3.1 自然旅游资源的形成
1.3.2 人文旅游资源的形成
1.3.3 “世界遗产”的诞生和发展形成特殊的旅游资源
1.4 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及其作用
1.4.1 旅游资源的整体性
1.4.2 旅游资源的地域性
1.4.3 旅游资源的可创性
1.4.4 旅游资源的稀缺性
1.4.5 旅游资源的选择性
1.5 旅游资源与旅游业的关系
思考与练习
概念与知识
分析与应用
第2章 旅游资源的分类
2.1 旅游资源分类概述
2.1.1 侧重理论性的研究
2.1.2 侧重实用性的研究
2.2 旅游资源分类的国家标准
2.3 旅游资源的其他分类方法
2.3.1 按照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分类
2.3.2 按旅游资源的功能划分
2.3.3 按旅游资源所在地性质划分
2.3.4 按景体布局结构划分
2.3.5 按开发过程中资源循环方式划分
思考与练习
概念与知识
分析与应用
第3章 自然旅游资源的认识与分类
3.1 地文景观旅游资源
3.1.1 综合自然旅游地
3.1.2 沉积与构造
3.1.3 地质地貌过程形迹
3.1.4 自然变动遗迹
3.1.5 岛礁
3.2 水域风光旅游资源
3.2.1 河段
3.2.2 天然湖泊与沼泽
3.2.3 瀑布
3.2.4 泉
3.2.5 河口与海面
3.2.6 冰雪地
3.3 生物景观旅游资源
3.3.1 植物旅游资源
3.3.2 动物旅游资源
3.4 天象与气候旅游资源
3.4.1 光现象
3.4.2 天气与气候现象
思考与练习
概念与知识
分析与应用
第4章 人文旅游资源的认识与分类
4.1 遗址遗迹旅游资源
4.1.1 史前人类活动场所
4.1.2 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
4.2 建筑与设施旅游资源
4.2.1 综合人文旅游地
4.2.2 单体活动场馆
4.2.3 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
4.2.4 居住地与社区
4.2.5 归葬地
4.2.6 交通建筑
4.2.7 水工建筑
4.3 旅游商品类旅游资源
4.3.1 菜品饮食
4.3.2 农林畜产品与制品
4.3.3 水产品与制品
4.3.4 中草药材与制品
4.3.5 传统手工产品与工艺品
4.3.6 日用工业品
4.4 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
4.4.1 人事记录
4.4.2 艺术
4.4.3 民间习俗
4.4.4 现代节庆
思考与练习
概念与知识
分析与应用
第5章 旅游资源调查
5.1 旅游资源调查概述
5.1.1 旅游资源调查的目的
5.1.2 旅游资源调查的意义
5.1.3 旅游资源调查的原则
5.1.4 旅游资源调查的重点
5.2 旅游资源调查的工作程序与技术方法
5.2.1 旅游资源调查的工作程序
5.2.2 旅游资源调查的技术方法
5.3 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与调查报告
5.3.1 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的填写
5.3.2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的编写
思考与练习
概念与知识
分析与应用
第6章 旅游资源的评价
6.1 旅游资源评价概述
6.1.1 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
6.1.2 旅游资源评价的意义
6.1.3 旅游资源评价的原则
6.2 旅游资源评价方法
6.2.1 综合评价法
6.2.2 专题评价法
6.2.3 国家标准中的旅游资源评价方法
思考与练习
概念与知识
分析与应用
第7章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规划
7.1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概述
7.1.1 旅游资源开发的概念
7.1.2 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的概念
7.1.3 可持续发展与旅游资源开发规划
7.2 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的原则
7.2.1 突出个性原则
7.2.2 市场导向原则
7.2.3 成本最优原则
7.2.4 保护为先原则
7.2.5 效益统一原则
7.2.6 综合开发原则
7.2.7 符合美学原则
7.3 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的程序与内容
7.3.1 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的工作程序
7.3.2 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的内容
7.4 旅游产品规划
7.4.1 旅游项目的策划
7.4.2 旅游线路设计
7.4.3 解说系统规划
7.4.4 旅游形象规划设计
7.4.5 旅游接待设施规划
7.4.6 旅游商品开发规划
7.5 旅游支持保障体系规划
7.5.1 旅游容量规划
7.5.2 旅游基础设施规划
7.5.3 投资预算规划
7.5.4 绿化规划设计
7.6 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的案例
思考与练习
概念与知识
分析与应用
第8章 旅游资源保护与可持续旅游发展
8.1 旅游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8.1.1 旅游资源保护的意义
8.1.2 旅游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8.1.3 旅游资源遭受破坏的原因分析
8.2 旅游资源保护与可持续旅游发展
8.2.1 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核心内容
8.2.2 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目标
8.3 旅游资源保护的原则与内容
8.3.1 旅游资源保护的原则
8.3.2 旅游资源保护的内容
8.4 旅游资源保护的措施与对策
8.4.1 旅游资源保护的法律手段
8.4.2 旅游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手段
8.4.3 旅游资源保护的行政手段
8.4.4 旅游资源保护的规划手段
8.4.5 旅游资源保护的人才培养
8.4.6 旅游资源保护的挽救性措施
思考与练习
概念与知识
分析与应用
附录一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
附录二 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
附录三 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
参考文献 序言
(一)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产生、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与旅游产业是“皮与毛”的关系。旅游资源不仅孕育和维持着旅游业的全部生命,而且是人类旅游活动和旅游经济的主要源泉。可以说,没有旅游资源就没有人类的旅游活动。
旅游作为一种社会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更是社会经济进步的一种反映。作为推动这一进步的旅游资源,理应是旅游业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旅游资源研究的目的是从科学和历史文化的角度挖掘旅游资源的丰富内涵,提升旅游资源的品位,全面展现所在区域旅游资源的整体面貌。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资源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旅游资源的讨论和研究也逐步深入。旅游资源研究的领域很广泛,但统领这些领域的主要内容是旅游资源分类、旅游资源调查和旅游资源评价,其中的许多核心知识和技术构成了旅游资源学科的骨架与灵魂,因此旅游资源的分类、调查和评价受到旅游学者、旅游管理者、旅游策划者和旅游开发者等各界人士的重视。然而,由于其本身的复杂性和人们认识的差异性,学术界对这些概念、架构、内容一直存有争议,未能达成共识。这些争议,推进了旅游资源学科建设的发展。
(二)
本书的主要阅读对象是高职高专旅游类专业的教师与学生。旅游资源的基本知识是旅游类专业学生需要了解、掌握、运用的重要知识。本书以教育部高等学校国家级精品课程《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2005)为基础编纂而成,可以作为旅游资源相关课程的教材。
本书就旅游资源的若干核心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和全面的探讨。 文摘
插图:
关于社会资源,在《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2000)的条目中表述为:“在一定时空条件下,人类通过自身劳动在开发利用资源过程中所提供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统称。社会资源一般只限于劳动力、物资、资金、科技、信息等与自然资源演变有直接关系的社会生产要素。从资源科学发展的进程看,如今的资源学界对自然资源研究得比较系统,自然资源学及其分支科学发展也比较快,而对社会资源的认识和研究则处在起步阶段。
1.1.2 资源的基本特性
1.资源的可用性
每一种资源都有使用价值,在一定时间、一定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可以满足人类利用的功效和性能。以自然资源而论,资源的可用性是区别于自然条件的根本标志。自然资源的可用性是随科学技术进步而变化的。通常自然资源具有多种功能、多种用途,会随着科技进步不断被发现和开发。
2.资源的整体性
资源的整体性也是资源系统所固有的属性,即各类资源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以构成一个完整复杂的耦合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每种资源可以彼此独立存在,各显个性。
3.资源的稀缺性
资源的稀缺性体现的是资源的经济学属性,源于资源的有限性。即在一定时空范围内能够被人们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人们对物质需要的欲望是无限的。两者的矛盾构成资源的稀缺性。资源的稀缺性推动着资源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着资源节约、资源替代和新资源的发现。
4.资源的区域性
所有资源在空间分布上都是不均匀的,都具有区域性特点。尤其是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更具有严格的区域性。不同区域资源组合和匹配都不一样,这是人类开发利用资源时必须遵守因地制宜原则的主要依据。
5.资源的复杂性
资源是一个以资源开发利用为主体,包括经济系统和资源生态系统的资源复合系统。资源开发利用是劳动者借助于科学技术运用生产工具把自然物转变为有用物的一项经济活动。因此,资源的研究主要涉及自然资源、经济和工程技术三个领域。
6.资源的可变性
资源是一个可变的历史范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种类、形态、性能、规模、结构都有很大的变化,反映着时代的特征。
ISBN | 9787302234678,730223 |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作者 | 王昆欣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