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并购的伦理审视》内容简介:企业并购是一把“双刃剑”,既能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也有可能沦为单纯的利益争夺甚至引发经济和社会矛盾。如何规范企业并购行为,不仅仅是经济制度和法律制度的问题,从深层次上的伦理道德问题。合理的企业并购交易应当通过协同效应提升公司业绩,从而为整个社会创造价值,而不只是单纯追求企业自身的利益,甚至是以“吃掉”对方为目的。只有这样的并购活动,才具有道德价值,才是一种具有道德内涵的经济活动。《企业并购的伦理审视》运用义利统一、动机与效果统一、企业社会责任等基本伦理原则,结合具体案例,深入分析了企业并购中产生的各种“恶意”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对企业、对社会和对人性的危害。在此基础上,作者对企业并购活动的制度伦理建设、企业并购策略和并购后的企业整合进行了伦理审视,探讨了企业并购中伦理秩序构建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并具体提出了解决企业并购“去道德”化问题的对策建议。
编辑推荐
《企业并购的伦理审视》:伦理学研究书系·经济伦理。 作者简介
廖朝晖,1967年7月出生。生于川,长于湘,居于沪。哲学博士。曾跨越十个行业,现任张家界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电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南大学应用伦理学中心兼职研究员等职。曾在《道德与文明》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 目录
导言
一、并购伦理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一章 企业并购的基本道德原则
一、并购的义利统一原则
二、动机和效果相统一的原则
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公平和效率相统一的原则
第二章 并购与企业社会责任
一、传统的企业理论及其对并购的理解
二、“企业社会责任”观念和利益相关者理论
三、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依据与制度化实践
四、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人格
第三章 并购的伦理规范与道德责任
一、并购的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
二、并购规范及其价值目标
三、并购主体的道德责任
第四章 并购实践中的伦理争议
一、敌意收购的伦理争议
二、反收购的伦理争议
三、反收购策略的伦理争议
四、要约收购和协议收购的伦理争议
五、管理层收购的伦理争议
第五章 并购中的伦理整合
一、并购中的整合阶段
二、企业道德类型的识别
三、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整合:以跨国并购为例
四、从文化整合到伦理整合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伦理学作为经典的人文科学在现代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独特的社会功能。
伦理学的价值不在于提供物质财富或实用工具与技术,而是为人类构建一个意义的世界,守护一个精神的家园,使人类的心灵有所安顿、有所归依,使人格高尚起来。
伦理学也可以推动社会经济技术的进步,因为它能提供有实用性的人文知识,能营造一个有助于经济技术发展的人文环境。不过,为人类的经济与技术行为匡定终极意义或规范价值取向,为人类生存构建一个理想精神世界,却是伦理学更为重要的使命。
伦理学对人的价值、人的尊严的关怀,对人的精神理想的守护,对精神彼岸世界的不懈追求,使它与社会中占居主导地位的政治、经济或科技力量保持一定的距离或独立性,从而可以形成一种对社会发展进程起校正、平衡、弥补功能的人文精神力量。这样一种具有超越性和理想性的人文精神力量,将有助于保证经济的增长和科技的进步符合人类的要求和造福于人类,从而避免它们异化为人类的对立物去支配或奴役人类自身。
在人类经济高度发展、科技急速飞跃的今天,在人类的精神上守护这样一种理想,在文化上保持这样一种超越性的力量是十分必要的。伦理学以构建和更新人类文化价值体系,唤起人类的理性与良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开发人的心性资源,开拓更博大的人道主义和人格力量等方式来推动历史发展和人类进步。 后记
自从我1985年进入金融系统工作,经历了国内金融服务业的发展起伏历程。2000年我加盟湘财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担任助理总裁,分管收购兼并业务。在为企业提供并购服务的实践期间,尤其是在企业并购后的文化整合中,我面对的是许多实务操作方面的困惑,也对与这些问题相关的理论研究产生了浓厚兴趣。近年来,在张家界和电广传媒两家上市公司任职,亲手操作诸多并购项目,更有了从中介机构到并购方的不同体验。
衷心感谢我的良师益友——尊敬的湖南师范大学校长刘湘溶教授。从他那里,我首次接触到“伦理学”这个概念。他为我打开了伦理学的大门,使我今生能够有幸步人奥妙的伦理世界。
师从导师唐凯麟教授,使我有机会真正进入研究领域。唐教授治学严谨,博学多识,不仅具有深厚的学术功底,而且无私地将他多年积累的学识与经验传授给学生。我深深地感受到唐老师的非凡睿智。谨向唐教授和唐师母表示诚挚谢意!
感谢华东师范大学朱贻庭教授。因为我在上海工作的缘故,朱贻庭教授在上海为我“开小灶”进行辅导。每次得知我要去上课,朱教授都会提前沏上一杯龙井茶。甚至还亲自下厨为我煮好一碗元宵。在他的书房里,伴着茗香,朱教授引经据典,深入浅出地为我讲授。每次课毕,我都会有酣畅淋漓的感觉。我不仅品尝到了精神盛宴,更懂得了怎样通过伦理学的视角来关注、审视人生百态。 文摘
目前国内外关于并购的研究主要是从经济学、法学和管理学等角度切入的,此外部分经济伦理学著作也涉及并购问题。
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并购主要是以产业组织学、博弈论、新制度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和反托拉斯经济学为主的理论框架论析企业并购问题,用经济学理论探讨企业并购的演进、动因、并购整合、跨国并购、并购防御策略、并购管制等问题。法学的角度主要涉及并购的法律制度和监管制度。管理学的角度主要涉及并购的策略。一些著名的经济伦理学家如德·乔治《经济伦理学》讨论了企业收购和重组的伦理问题,涉及“恶意收购与伦理”、“绿色敲诈”、“金色降落伞”、“杠杆收购”、“重组与体制变革”、“减员增效”等问题。①
经济学、法学、管理学和经济伦理的研究往往是相互交叉的关系。经济学、法学和管理学所关心的那些问题从本质上说都涉及价值判断,其背后都隐含着伦理学问题。我将它们概括和提炼为以下三种问题:
1.并购是否创造价值?或者说,并购是否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并购活动是否为社会创造了新的经济价值,还是仅仅具有财富再分配的效果,甚至仅仅是一种手段更加高明的掠夺行为?这是经济学家所非常关注的问题,但它同时也是一个经济伦理的问题。因为,如果并购活动本身并不创造价值,而仅仅是一种财富转移(但又不同于以公平为目标的转移支付),就谈不上并购伦理,正如并不存在所谓的“赌博伦理”(关于赌博行为的伦理规范)一样。
ISBN | 9787010085678 |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 廖朝晖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