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会计岗位综合实训(上册)》注重学生操作性的训练以及系统思维和整体设计能力的培养,对于实训内容的表达方式变“以文字叙述为主”为“以仿真单据引导”,使模拟企业的经济活动与现实企业相贴近;综合多门专业核心课程,将训练内容从财务核算延伸到管理监督。时间上、数据上、内容上等方面的连续性和逻辑性符合财会工作的职业特点;除了实训需要的经济业务资料外,还配备了详尽的实训操作指导,分别对各项任务完成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难点、重点进行了解释,并将实务中的一些操作技巧融入其中。
本教材力求全面地提高学生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综合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职业意识,提前进入职业角色,实现学校到工作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企业会计岗位综合实训(上册)》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财会类专业及相关专业学生实训教学指导书,还可作为在职会计人员提升专业水平、业务能力的参考读物。
编辑推荐
《企业会计岗位综合实训(上册)》: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 目录
第一章 概论
第二章 综合实训平台建设
第一节 模拟企业注册
第二节 企业基本情况
第三节 岗位设置与职责分工
第三章 综合实训经济业务资料
第一节 任务一(2009.10经济业务资料)
第二节 任务二(2009.11经济业务资料)
第三节 任务三(2009.12经济业务资料)
第四节 任务四(2010.01经济业务资料)
第五节 任务五(2010.02经济业务资料)
第六节 任务六(2010.03经济业务资料)
第四章 综合实训操作指导
第一节 实训条件
第二节 前导任务指导
第三节 常规任务指导
第四节 具体任务指导
附录一 《企业会计岗位综合实训》课程标准
附录二 支票等实训资料样式 序言
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决定其培养目标主要是使学生掌握体现“就业为导向”的技能和技术,具有较强的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即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近年来,实训练习对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促_进作用日益凸显,实训教学成为高职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以综合实训课程为切入点进行的教学模式改革在各所高职院校兴起。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作为浙江省特色专业,也不断致力于实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会计系以浙江省教育厅2009年科研课题“嵌入式高职会计综合实训链的构建与实现”为依托,对会计模拟实务课程进行改革,打破传统综合实训在时间上、方式上、内容上的模式,建构一条针对性强、仿真度高、知识面广的动态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嵌入式综合实训链。注重操作性的训练以及系统思维和整体设计能力的培养,全面地提高学生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综合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职业意识,提前进入职业角色,实现学校到工作岗位的零距离对接。《企业会计岗位综合实训》作为专业核心课程,是实现“嵌入式会计综合实训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如何全面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和大胆的尝试。与目前大多数高校传统的实训教材相比,本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实训资料仿真度高。对于实训内容的表达方式变“以文字叙述为主”为“以仿真单据引导”,将源于民营中小企业的素材和原始单据作为实训资料,使模拟企业的经济活动与现实企业相贴近。
第二,实训内容丰富。综合多门专业核心课程,以财务岗位为切入点,从基本的出纳出发,向会计、财务经理逐步递进,将训练内容从财务核算延伸到管理监督。这种多样性、渐进性、层次性的特点有助于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达到“首岗适应,多岗迁移”的目的。
第三,实训方式体现职业特色。参照民营中小企业在岗会计的工作内容,系统地设置各项任务,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导向,进行长达15个月的综合实训。时间、数据、内容等方面的连续性和逻辑性完全符合财会工作的职业特点。
第四,实训资料与实训指导一体化。除了实训需要的经济业务资料外,还配备了详尽的实训操作指导,分别对各项任务完成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难点、重点进行了解释,并将实务中的一些操作技巧融入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实训操作指导中的前导任务指开办企业过程中财务人员应完成的相关工作,常规任务指日常经营活动中财务人员每期必须完成的相关工作内容,具体任务指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财务人员每期应完成的除常规任务外的相关工作,按月份划分工作任务,并按照月度工作内容细分为子任务。
本教材主要由宋波、周艳、黄嫦娇、詹敏、韩明君等老师共同编写,具体分工如下:宋波进行总体设计,并完成了第一章、第二章、第四章一至三节;周艳、黄嫦娇完成了第三章第一、二、三、六节及第四章第四节中任务二、任务三、任务六:詹敏完成了第三章第四至五节及第四章第四节中任务四、任务五;韩明君完成了第三章第一节及第四章第四节中任务一;梁海燕、黄慧丹、阎红梅老师参与了部分编写工作以及实训资料的收集、制作、整理、修正工作;附录由宋波和周艳编写。 文摘
插图:
一、职业技能提升的内在规律呼唤有效的实训模式
高职教育的特点在于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使学生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系统的应用知识、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可见,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更强调职业技能的教育,职业技能是高职教育能力培养的核心。总结各国职业技能培养的经验,纵观所有专业职业技能培养的途径与方式,职业技能的培养和提高需要具备6项基本元素,具体分析这6项基本元素,包括的内容如下。
1.平台(platform):需要提供一个有效职场,拥有可供实践的专业技术岗位。
2.任务(task):需要有具体的任务,以任务为载体,用做事来训练职业技能,用完成任务的过程来训练职业技能。
3.教员(teacher):需要具有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教员,能引领学员顺利完成任务。
4.时间(time):需要有一定的时间保障,能在反复的实践中巩固职业技能。
5.硬件(hadware):需要配套必要的硬件设施,为职业技能的培养提供物质保障。
6.理论(theory):需要有系统性应用知识的指引来设计和完成各项任务。
只有同时具备上述6项元素,职业技能才有可能得到逐步提升。企业顶岗实习应该说基本能够符合要求,但是由于会计工作对企业的重要性和敏感性,在校外企事业单位进行实训的方式推广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为保证会计实践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如何在教学运行过程中把工学结合的思想和理念贯穿在会计教学过程中,找到一套符合职业技能提升内在规律的有效实训模式,无疑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二、构建“六元三期"嵌入式会计综合实训链
心理学的实践和理论成果证明,行为熟练在有关行为规范的知识基础上形成,并在反复练习中得以巩固。对行为进行有目的、有层次的练习,可以使受教育者本身的行为得到完善、准确进而达到熟练。我院通过多年的会计实训教学,创设出一套实训教学新方法,它打破了传统模拟实训在时间上、方式上、内容上的模式,在系部设立虚拟企业,从大二至大三上学期(15个月),根据专业课程进度,每月有的放矢地发布特定的经济活动信息,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源于真实企业的原始资料“一人多岗”完成会计核算与管理分析等工作,最终实现手工模拟与电算化的结合。我们将此创新模式命名为构建“六元三期”嵌入式会计综合实训链。
所谓“‘六元三期’嵌入式”(图1-1)以掌握职业知识为基础,将职业技能培养必需的6项元素嵌入校内综合实训,将校内综合实训嵌入职业技能培养黄金期(大二至大三上学期,共三个学期),在整个实训教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并与校外顶岗实习建立有效互动。在该模式中,职业技能6要素具体体现如下。
1.平台:建立虚拟公司,设立出纳、会计等会计岗位。
ISBN | 9787122090744,712209 |
---|---|
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作者 | 宋波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