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诚信经营新论 [平装] 7501790833,978750179

配送至
$ $ USD 美元

《企业诚信经营新论》通过多学科视域和中西对比,在系统分析诚信概念的基础上,对企业诚信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剖析。以创新思维的独特视角,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对古今中外大量涉及诚信经营的案例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在时间、空间、层次上搭建了企业诚信经营的多维逻辑框架,构建出诚信经营的时间一收益模型,对企业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诚信经营的各个子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探索了企业诚信系统构建和社会诚信系统构建及运行问题,挖掘出诸多诚信经营新理念,揭示出企业诚信经营的发展趋势和有关规律。 读者对象为有志于深入研究企业诚信经营的高校师生、已经和希望在企业界打拼的中青年人士。 《企业诚信经营新论》在写作过程中参阅了古今中外大量研究成果,除了在页脚和书末加以注明外,仍有不少遗漏,谨对各项研究成果的作者表示衷心感谢。若有不妥之处,请亲爱的读者朋友和学界同人不吝赐教。
编辑推荐
《企业诚信经营新论》:2010年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 2009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200903178] 河北省高校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诚信,商道之本。无诚无信,商道难行。企业无诚不长,无诚不强,无诚不大。天道酬诚,诚赢天下。
作者简介
王书玲,女,1973年生,河北行唐人。河北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师,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在读博士,河北省港口物流创新教育高地秘书长,河北省《管理学》省级精品课研究专员。主持并参加多项省级研究项目,并有多篇论文发表或被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收录,曾获省级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郜振廷,男,1951年生。河北平山人。河北省高教名师。河北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港口物流创新教育高地负责人,河北省《管理学》省级精品课负责人,河北省现代物流规划秘书长。担任省内外多家大中型企业高级顾问、咨询师。主持并完成多项省级社会科学研究、教学研究项目,研究成果获省级二等奖1次、三等奖5次。
目录
第一章 诚信研究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我国诚信研究的历史沿革/002 第二节 西方诚信研究的历史沿革/031 第三节 中西方诚信研究的异同/045 第二章 多学科视域下的企业诚信问题分析 第一节 经济学视角/055 第二节 企业伦理学视角/058 第三节 法律的视角/060 第四节 管理学视角/062 第五节 社会学视角/064 第六节 哲学视角/066 第三章 传统诚信的内涵及其局限性分析 第一节 传统诚信观的内涵及特点/070 第二节 中国传统诚信观的精华与局限/080 第四章 企业诚信的概念 第一节 诚信的概念/091 第二节 企业诚信的内涵/122 第三节 几个重要概念的界定及其相互关系/136 第五章 诚信经营的逻辑框架 第一节 诚信经营的空间框架/144 第二节 诚信经营的时间框架/144 第三节 诚信经营、企业文化和经营诚信的关系/150 第六章 应用博弈论剖析企业诚信经营 第一节 博弈论基本概念/156 第二节 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162 第三节 企业诚信经营的博弈论分析/164 第七章 企业诚信经营的时间一收益模型 第一节 企业诚信经营的时间模型/179 第二节 企业诚信要素及模式构建/187 第八章 有形资产的诚信经营 第一节 诚信采购/201 第二节 诚信生产/209 第三节 诚信质量/210 第四节 诚信渠道/220 第五节 诚信物流/223 第六节 诚信销售/227 第七节 诚信用人机制/230 第八节 诚信财务/234 第九节 诚信战略/235 第十节 诚信供应链/244 第九章 无形资产的诚信经营 第一节 诚信文化/249 第二节 诚信制度/253 第三节 诚信互动机制/256 第四节 诚信品牌/266 第五节 诚信服务/271 第六节 诚信形象/284 第七节 诚信的维护与控制/291 第八节 诚信管理/297 第十童企业诚信体系构建的主要框架和内容 第一节 建立信用管理体系的具体制度框架及主要内容/302 第二节 企业建立诚信管理体系的步骤/305 第三节 企业诚信评价体系/306 第十一童社会诚信系统的构建 第一节 从马克思论资本主义的“信用制度”谈起/310 第二节 重新认识诚信与市场经济的特殊关系/315 第三节 社会诚信系统的构建/318 第十二章 诚信经营典型案例 第一节 河北“柏粮”集团的诚信经营之路/349 第二节 慧聪靠全员劳动股份制九年稳居中国信息服务业之首/360 第十三章 对企业诚信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 第一节 诚信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石和生命线/369 第二节 企业诚信文化的建设/379 第三节 企业经营层次和企业诚信建设的关系/386 第四节 企业寿命和诚信文化建设的关系/390 第五节 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企业诚信的关系/396 第六节 企业信息化水平和企业诚信的关系/ 参考文献/410 后记/416
后记
本书是2010年河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0457201D-21)和2009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200903178)的成果,同时也是河北省高校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成果。 诚信观念源远流长,我国古代那些先哲圣贤们就把诚信定为立身之本,执政之本,同样也应是商道之本。且不说儒商鼻祖子贡、范蠡所遵循的是诚信经营之道,也不论徽商、晋商的诚信经营之美谈,单就近代具有30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同仁堂为例,之所以经久不衰,就是遵循着一条代代相传的基本店规,“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诚信为本,药德为魂”的经营理念。因此,同仁堂诚信美名传遍全世界,享誉五大洲。 改革开放以来,那些快速发展,并且品牌不倒的企业,无不是实践了诚信经营,比如最典型的企业海尔集团,他们的企业文化非常丰富,其本质的内涵也就是“真诚”两个字。他们把“真诚”灌输到每个员工心中,注入到每件产品,让千万个消费者在使用海尔产品的同时,也享受、体验到海尔的真诚服务,使“真诚到永远”这句体现企业文化精髓的口号响遍全世界。正因为有了海尔建立在真诚基础上的企业文化,才有了海尔爆炸式的快速发展,成为中国家电制造业的一面旗帜,跻身于世界级大型跨国公司的行列。这就是诚信的威力。
文摘
这是孔子对士的基本要求,而“言必信,行必果”则是最次一等的士所应该做到的。孔子的这段话分别说到士的三个层次:头等的为国效力,次一等的为宗族家乡做表率,第三等的注重个体个人的行为。此处孔子论述的角度、对象不同,并无鄙薄“言必信,行必果”之意。以后,“言必信,行必果”成为后人立身处世的千古名言。 孔子同时还把“信”置入儒家道德修养中进行论证,其做法是:一是把“信”列为四教之一。“子以四教·,文行忠信”。②孔子表示要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即文化知识、社会实践、忠心耿耿、坚守信约;二是把“信”当做实践“仁”的重要途径之一。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回答说能做到“恭、宽、信、敏、惠”就是“仁”。孔子的学生有子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③“言可复也”,意思就是说话算话。 第二,以“诚信”作为人的一项重要的道德准则。
ISBN7501790833,978750179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作者王书玲
尺寸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