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经典做不生气的父母 [平装] 7510702747,978751070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家教经典·做不生气的父母》从孩子不如人,孩子存在不良个性和坏习惯,孩子贪玩、不善交际、不听话,以及父母自控不把坏情绪传给孩子等方面着重阐述了“做不生气的父母-让孩子生气不如让孩子争气”这一教育理念。希望在《家教经典·做不生气的父母》的陪伴下你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科学教子,并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
编辑推荐
《家教经典·做不生气的父母》告诉父母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教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孩子。
媒体推荐
愤怒以愚蠢开始。以后悔告终。 ——(古希腊)毕达格拉斯 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很多做家长的可以躲闪一头大象,却躲不开一只苍蝇。 ——(意大利)蒙台梭利 只要教育得法,一般禀赋的孩子也能成为成就非凡的人。 ——(德国)卡尔·威特
目录
孩子不如别人,与其生气不如教孩子争气 哲学家康德说过:“生气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孩子还小,可塑性很强,所以家长没必要因孩子暂不如人而气自己。世界上没有过不去的山,也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家长与其沉浸在孩子不如人的痛苦中,不如绕开它,做个聪明的家长,善待自己,也善待孩子,教孩子争气学本事。 别总拿孩子作比较/2 调整好对孩子的期望值/6 不要盲目鼓励孩子的竞争意识/9 不要按自己的意愿设计孩子的未来/12 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14 适时鼓励胜于事后奖赏/18 做“眼里能容下沙子”的父母/21 压住怒火,温和对待有不良个性的孩子 当孩子有了不良表现时,要因势利导,不要强制,也不能辱骂和体罚。孩子喜欢表扬和亲近,对批评和疏远比较敏感。家长可以利用孩子的这一心理特点,及时肯定其良好个性品质使之得到正强化,利用批评和处罚否定孩子的不良个性,使之得到负强化。教育孩子时要允许其对自己的错误进行辩解。 让胆小怯懦的孩子心中“有底”/25 帮孩子走出孤僻的困境/28 不要忽视孩子的自卑心理/30 多给害羞的孩子打气/33 不要用无私的爱培养自私的孩子/36 不要纵容孩子的任性/39 让娇气远离孩子/43 别让孩子“翘尾巴”/45 让依赖性强的孩子独立起来/48 赶走悲观,让孩子成为乐观的人/51 智慧应对逆反的孩子/54 耐心纠正孩子的坏习惯,别动辄发火 有些坏习惯孩子自己也不喜欢,但他无法控制自己不去做已经习惯的事。所以,父母应对孩子抱以宽容的态度,在帮助他改正缺点的时候,要耐心地地指出他的问题。鼓励永远比批评有效,哪怕孩子只有一点点的进步,也不要吝啬你的表扬,父母一个赞许的微笑,一个会意的眼神都会让孩子受到莫大的鼓舞。 给撒谎的孩子“对症下药”/58 不要轻易向孩子许诺/61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65 孩子总是拖拖拉拉怎么办/68 孩子发脾气,家长要冷静/73 让乱花钱的孩子“会花钱”/77 别让懒惰侵蚀孩子的身心/79 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起责任/82 有礼貌的孩子人人夸/85 孩子不善交际,巧妙引导比生气更有效一些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管教过严,导致孩子性格木讷和内向,不利于社交。这就如一个初学骑马的人,心情紧张,不懂得如何配合马的动作,而对待马的方式也常常过于霸道。在这情形下,马和骑士两方面都非常吃力。带孩子与骑马虽是两回事,但道理却是相通的。因此,父母应该放松心情,顺应孩子的特性,以和蔼、友善的态度引导孩子与人交往。 让孩子学会尊重别人/89 孩子不合群怎么办/92 教孩子做积极的“社会人”/94 让孩子学会与他人合作/97 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101 引导孩子敞开心扉/104 用爱教孩子学会体谅、理解他人/106 懂礼仪、有教养的孩子更受欢迎/109 教给孩子与人沟通的基本技巧/112 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115 …… 成绩不代表全部,别为分数跟孩子过不去 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贪玩不必动怒 面对不听话的孩子,发脾气前先反省自己 控制自己,别把球情绪传染给孩子
序言
一位爱生气、经常对孩子发火的妈妈在博客中写道: 对付再难缠的客户我都可以很从容,哪怕在对方走之后立即拍桌子——因为我知道,跟客户生气就是跟自己的钱过不去——没有人会不喜欢钱,所以我可以忍耐到客户掏了钱走掉后才开始发泄自己的怒气。但是,在对待自己的孩子方面,我却没有这份忍耐力。 规定贪玩的孩子必须在晚上10点前去睡党,孩子不睡心里就不舒服:看着孩子终于服从了决定,即便孩子已经委屈地哭得泪眼汪汪,也会感觉松了口气。 当然,当愤怒的情绪退去,看到熟睡的孩子脸上挂着泪痕时,无尽的悔意就会随之而来。而且,当时越生气,对孩子越凶,后悔的程度就会越深。尤其是孩子当一觉醒来,眨巴着眼睛甜甜地喊妈妈的时候,我更是会深深叩问自己:天哪,我到底做了什么?!他才5岁。跟一个精力旺盛的5岁的孩子较劲,是多么愚蠢可笑呀!遗憾的是,当相同的事情再一次发生时,我还是无可避免地会生气…… “不要逼我发火!”“你怎么就是不听我的话!”“我已经跟你说过多少次了!”很多家长爱子心切,对待孩子总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急切心理,遇到问题难以自控,就着急生气发脾气,对孩子大吼大叫,甚至拳脚相加。
文摘
插图: 每个孩子的性格和特点都是不同的,拿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进行比较实际上忽视了孩子之间的差异。父母应当接受并承认孩子之间的差异,帮助孩子学会取长补短。而且,当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有差异时先不要着急,这种差异未必就是差距。孩子跟别人的差异性往往是其个性形成的开始,其实,这种差异更需要父母来加以保护。此时,父母的正确态度是,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进行教育。例如,自己的孩子脑子迟钝一些,教育孩子笨鸟先飞,多卖些力。孩子有了进步就应该鼓励。只要孩子付出了努力,已经尽其所能,父母就不要对孩子提出过高要求,这样的教育就是成功的。 尊重孩子的天性 父母要尊重自己孩子的天性,不要盲目比较。很多家长会以怒其不争的语气对自己的孩子说类似的话,如:“你咋就不能像对门的张楠那样勤快……”其实,告诉孩子,他像不像某个人是一件冒险的事,因为你很难知道自己孩子的感觉如何。如果你的孩子喜欢,或者说是欣赏张楠,那么你的话可能会促使他寻找途径向张楠学习,使自己变得像张楠,而不是寻找表达真正自我的途径。而如果孩子本身就对张楠很反感,那么你的话非但不能起到正面激励的作用,反而可能使孩子更加讨厌张楠,甚至对张楠产生敌对情绪。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很不利的,要知道,做父母的只有按照孩子的天性去培养他,孩子也只有按照他自己的成长规律自由成长,他才可能获得幸福和成功。 接受孩子本来的样子 很多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如果在某一点上不如别人的孩子,心里马上会有沮丧的感觉。其实,接受孩子就要接受他本身,爱他就要爱他原来的样子。
ISBN7510702747,978751070
出版社中国长安出版社
作者黄学英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