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教育借鉴最佳实例:第四届信息技术与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汉英对照) [平装] 7548200951,978754820

配送至
$ $ USD 美元

《信息技术与教育:借鉴最佳实例:第四届信息技术与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汉英对照)》分三部分:主题演讲、参会论文、教案展示。主题演讲部分,由来自阿根廷、丹麦、加拿大和美国的图书馆界专家分别展现阿根廷国会图书馆提供流动图书馆服务和利用数字化技术保存和保护阿根廷文化遗产的经验,丹麦公共图书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创新服务的成效,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不同类型图书馆之间基于网络的合作模式与服务方法,以及有关中美图书馆合作历程的回顾与展望。参会论文部分,收录了中英文论文共47篇全文,4篇摘要,涉及七个议题:法规、制度、标准、协会和培训——乡村图书馆体系发展之基础;图书馆技术及服务创新——缩小数字鸿沟之机遇和挑战;阅读和识字启蒙——乡村图书馆服务之基本;图书馆员和老师的协同合作——乡村学校图书馆服务之关键;多角度服务社区需求——乡村图书馆社区服务之核心;图书馆评估——乡村图书馆服务提升之重要工具;馆际以及图书馆和其他机构之间的合作——乡村图书馆服务提升之必要途径。教案展示部分,收录了中外中学课堂教学的部分教案设计,涉及诗歌阅读与写作、历史、阅读指导等课程,反映了中外中学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的心得。此外,Dale Griepenstroh等教师介绍了中美学校师生利用网络开展教学交流、通过经典互读促进文化理解的实践经验。
编辑推荐
《信息技术与教育:借鉴最佳实例:第四届信息技术与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汉英对照)》由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前言 主题演讲(Keynote Addresses) Juan Carlos Gioja's Speech Transforming the Public Libraries: From Institutions of the Industrial Age to Change Agents for the Networked Society——Experiences from Denmark (Abstract) Intersectorial Collaboration among Libraries: Expanding the Lifespace of All Citizens Sino- U. S. Library Cooperation: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Abstract) 会议论文(Presentation Papers) 西部地区中小学图书馆人员素质现状及专业培训对策——以甘肃省为个案的研究 乡村图书馆专业人员培训——从四川省乡村图书馆调查谈起 社会融合与信息时代公共图书馆的场所价值 Dr. Martin Luther King, Jr. Library: a New Model of Library Collaboration 欠发达地区应对信息鸿沟的途径 Critical Thinking in a Post-literate World Evaluating Content on the Web: Rules, Strategies, and Foundational Concepts 城乡一体化模式下的农村图书馆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高校图书馆通过移动通信网络服务新农村信息化建设 Riding the Waves of Technology——Instead of Being Engulfed by Them(Abstract) 推进边远地区信息素质教育——缩小海南高职院校师生数字鸿沟的探索与实践 教堂一隅:乡村儿童书架——来自中国西北山村太石村的尝试 图书馆在儿童启蒙教育中的作用 Challenges and Possibilities in Implementing Reading Programs in Rural Schools-A Case Study in a Rural High School in Northwest China(Abstract) 北京大学大一新生高中阶段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报告 台湾地区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摘要) 让“阅读”成为“悦读” Approaches for Integrating‘the Library and Librarians into the Teaching/Learning Processes of the Classroom.. Investigating“Internet Detectives”: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a Collaborative Information Literacy Project on 7eaching and Learning at the Middle School Level 镇远乡土历史教材开发初探 乡村图书馆服务农村关键是“务实” 馆员与学科教师协作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的尝试——以探究电视广告中保健品科学性的教学活动为例 口述历史教学初探——以天祝一中口述历史项目为例 让民间文化资源走进语文教学 打开一扇窗 阅读别有洞天——语文教学中的名著阅读探讨 依托图书馆及其网络培养“小小数学家” 学校图书馆功能开发与延伸的个案研究 高中图书馆阅读模式之尝试——以“书香成长计划”为例 用“换季式书架”促进延伸联读与比较联读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学校图书馆资源的有效利用 …… 教案展示
序言
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不仅带来了教育手段的变革,而且导致了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育形态的转化。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远程教育、自我教育、终身教育等,在信息技术的带动下发展迅速,信息技术在促进欠发达地区的教育资源保障和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方面的作用备受关注。 在乡村、边远地区、贫困地区,一方面,教育资源相对匮乏,需要通过信息技术促进教育资源保障程度的提升;另一方面,信息服务比较落后,需要依托公共文化机构创造信息服务条件,提高信息服务能力,促进用户的信息利用。图书馆具有教育功能,对于社区用户而言,图书馆是没有围墙的学校,图书馆服务在改善用户识字能力、培育用户信息素养、提升用户文化水平、增强用户现代生存技能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对于在校学生而言,图书馆是第二课堂,图书馆与学校配合,能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带动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同时,学校师生作为联结图书馆与社区成员的重要纽带,可有效加大图书馆延伸服务的深度与广度。因此,乡村图书馆建设与乡村教育发展具有密切联系,尤其是学校图书馆建设,是乡村图书馆建设和乡村教育信息化的交集,具有多重功效。
文摘
插图: 1.掌握选题、寻找访谈对象及预设问题的能力 口述历史活动要学生自己设计访问题目,到场面对被访者的回答,也要机动地增、删.与调整题目;访问完,记录稿要仔细整理,这一切工作的进行,都需要巧费心思,缜密思考,所以思考能力的训练就如此达成了。中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常局限在课本内容,对历史知识的获得也常仅靠对教材的背诵,所以他们的目光跳不出课本范围。然而口述历史教学却教导学生抬起头来,把眼光拓展到周围环境,去寻找历史人物,然后面对历史人物来挖掘信息;这种教学会扩展学生的心胸,使他们能“放眼”看历史。 2.沟通协调能力 口述历史的工作必需由2到3个同学同心群策群力才能完成,他们要一起讨论、规划与工作分配,遇到不同的意见,也要协调沟通;另外用电话与被访者联络时,也要言简意赅,表达温文有礼;当登门访问时,又要注意礼节与应对;访谈时候需要做好倾听;凡此种种的要求,都是学生学习沟通协调的良好机会。 3.撰写报告、组织材料的技巧与能力 口述历史活动能提升学生的分析和表达能力:比如,探究和澄清人们习惯性选择背后隐藏的价值观;能够运用书面语言详细讲述某件事情或某个行动;从不同的视角描述一个事件或一个偶然情景;尝试从不同角度分析和组织材料;运用所有收集的信息力求做出客观公正的评判,并能够用书面语言展示这个逻辑过程。这样将收集的所得撰写好质量较高的报告,学生会兴趣盎然。教师要做的事,就是在选择材料时,让学生从中获得丰富有效的历史信息。通过这样的历练,学生写作的技巧与能力自然会水涨船高。
ISBN7548200951,978754820
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胡立耘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