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庄书评选 [平装] 7222042857

配送至
$ $ USD 美元

《乔庄书评选》内容简介:作者在书评文章中始终如一地坚持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为指导,坚持发展的观点,兼容并蓄地运用人类社会的各类专业知识来进行理论的分析,力戒保守或偏激;紧紧围绕书的内涵做出客观地具体地评价,同时又能富含创见地提出一些问题,或是引领读者思考更深一些层次的问题。
编辑推荐
《乔庄书评选》是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序 美的捕捉与美的创造 ——评《壮丽中华》画册 历史理性与告别“司岗” ——评《世纪木鼓》 读一部云南文化艺术的百科全书 《探寻一个尚未崩溃的神话王国》读后 生命的旅行重要的著作 ——关于《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的出版 为民族文化谱写新篇章 ——评《纳西族文化大观》 评《朦胧的理性之光》 评《西南民族生死观》 文化,需要智者来阐释 读《幻想的太阳》 探讨与说明 历史轨迹的深思 ——读《中国经济政策思想史》 更广阔领域内的国家安全观 中国古代土地国有制历史的发展与演变 一本探讨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学术专著 对艺术语言的探讨 文体学基本理论的开拓与研究 读《文学价值学引论》 关于20世纪西方语言论美学的探微与评价 评《叙事学导论》 建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的尝试 评《中国古代爱情诗词曲赏析》 新的思路力戒偏执 ——《外国文学艺术发展史》读后 以史为鉴可辨正误 ——《比较文化研究史》读后 以简御繁提纲挈领 ——读《西方智慧之路》 评《傣族文学史》 评《布朗族文学简史》 从远古的香格里拉走来的故事 “文意并拙,然盛行于里巷间” ——关于整理出版古本小说《五虎平西南》 新武侠小说的审美特征与创新 ——评《寒魂江湖泪》 选材广泛文采优美 ——读《悲情散文精品选》 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的生命之歌 读《公仆之歌——歌颂孔繁森诗选》 送给你青春的力量 ——评“青春嘹望丛书” 历史回声的交响乐 ——《诗篇中的云南》 平实见深远 ——读《木天王》 值得一读的一本报告文学 颇有特色的《天街》 读博尔赫斯文论集 ——《作家们的作家》 值得研究的创作思想和方法 评《爱情与阴影》 继“山茶”“杜鹃”之后的又一本成功画册 可贵的文化遗产 赞《东陆春秋》 简评《云南人》 简评《云南十八怪》 取舍要合理 ——评《云南十八怪寻踪》 一部较好的少年儿童经典古诗启蒙性读物 赞《当代儿童少年朗诵诗·低幼卷》 充满童心童趣的《太阳鸟》 《中国现当代文学》读后 评《现代旅游经济》 评《公共关系学新编》 评《文化心理学》 呼唤科技兴国的紧迫性 ——评《当代高技术与发展战略》 《困境与选择》读后 读《儿童文学札记》 读《白族本主文化》 读《彝族氏族部落史》 读《论瑶族传统文化》 后记
序言
父亲于2004年5月18日走完了他近83岁的人生,与众多学人一样,父亲临终前的一大愿望就是能将他的心血之作《乔庄书评选》付诸印梓。父亲书房里至今仍留着他的气息,他伏案写作老而不衰的身影虽已朦胧但依稀仿佛可见,我们愿呆在那里静静地感受着他的灵气,去为他写他尚未来得及完成的序言。 父亲一生经历坎坷,阅历丰富,是一段不平凡的历史,值得表述,但却不易表述。1938年,年仅16岁的他就从重庆徒步到延安参加了革命,他天性好学。在任何艰苦恶劣的环境下从未放松过学习,超人的毅力、睿智的头脑和求知的欲望使之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功底。几十年来不间断的学习,钻研范围涉及古今中外的文学、政治、历史、哲学、宗教乃至科学等多个领域,从而积累了深厚的文化积淀,也使他在日后众多领域的涉足皆得心应手。他1938年至1960年都是从事公安部门的工作,立过功,为国家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曾在50年代就写过《一贯道的黑幕》一书,由中国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多次重印。 父亲1981年到云南省新闻出版局工作,为新闻出版事业辛勤耕耘,特别值得敬佩的是他离休后还继续为云南的出版社做审读与书评,年近八旬的老人能再度爆发出这样惊人的活力,还能依旧挥笔论评,实属罕见。
后记
今年春节前夕,我原想登门拜访乔庄同志,但因事务缠身,没能赴约,电话向他致歉,他告知我春节后将住院治疗。约三月中,我赶往医院探视,乔老已卧床不起,面容清癯了许多,但思维仍然敏捷,精神依然矍铄,他嘱咐我为他清理审读书稿,参与选编《乔庄书评选》。 我省出版审读工作从1989年开始至2000年。最初的工作是杨新书和杨家熹同志开展的。李长征、杨旭恒同志都参加过此项工作。审读观照了这一段时间我省出版的发展历程,为出版好书做出了贡献。 本书的选编,首先坚持以质量为主的原则,也兼顾了各个时间范围。但由于审读工作的特殊性,我们只能遴选一部分书评文章奉献给读者和出版界同仁。 作者在书评文章中始终如一地坚持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为指导,坚持发展的观点,兼容并蓄地运用人类社会的各类专业知识来进行理论的分析,力戒保守或偏激;紧紧围绕书的内涵做出客观地具体地评价,同时又能富含创见地提出一些问题,或是引领读者思考更深一些层次的问题。这就是本书的意义所在。其犹如一条大河波涛起伏、静动自如的文风,也颇具特色。相信它所记录的出版足迹,进发的思想火花对我们仍有启迪的作用,传承的作用,激励的作用,将推动我们不断地出好书。
文摘
二画册成功之处还在于作者对摄影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刻意求新 画册的总体构架设计和选材是上佳的。大部分图片是纪实性的,而且重点明确:现代化建设的图片,主要是突显日新月异的轨迹;大山大河的画面,集中突显雄伟壮观的态势;田畴水乡的镜头,重点是突显具有诗情画意的景观。因而对于激发欣赏者的情感有很强的穿透力和感染力。作者在把握纪实性的同时,并不拘泥于对客体纯自然的反映。因为有的景观如果过分追求精确,反而会失去神韵和美感,所以也注意作品的表现性。作者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审美情趣,以“妙超自然”的表现手法来显示客体的气韵和魅力。例如:图80《滇西山村》近景是明亮清晰的油菜花,中景是幽暗的村边房舍,远景是雾霭迷蒙、炊烟缭绕的靠山村。整个画面模糊朦胧,意蕴含蓄,衬托出山村清晨的静谧、详和和生命萌动的氛围。图152《朝晖》,拍摄于1992年的深圳从梦中醒来的晨曦,朦胧中一轮旭日冉冉升起,构筑了一个意境:改革开放的大业,从迷惘中又燃起了希望。图145《湘江竞舟》神秘虚渺梦幻的画面隐喻着一种探索奥秘的不畏险途的精神。图131《大连港之夜》迷蒙中的美轮美奂,静谧中孕育着一种紧迫感。这些图片,显示了作者追求一种美的意境,与中国传统的“以形写神”、“妙超自然”的审美精神是相通的。而且有的镜头颇似印象摄影的技法。当今世界摄影技术发展很快,继承我国优秀的审美观念的同时,吸收世界上的先进摄影技巧,是有利于我国摄影事业的发展的。一幅有神韵的高雅意境的图片,南朝(宋)王微说“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这就是艺术品的魅力。画册启示了一个道理:艺术贵在创造。
ISBN7222042857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乔庄
尺寸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