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社区)图书室工作实用手册》是一本供农村(社区)图书室管理人员使用的工具书。社区图书室、乡镇图书室、农家书屋(或称村级图书室),直接服务于最广大、最基层的人民群众,它是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新风,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文化设施,也是使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的主阵地。
编辑推荐
《农村(社区)图书室工作实用手册》是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序
前言
第一章 农村(社区)图书室工作概述
第一节 农村(社区)图书室的概念、特征与功能
一、农村(社区)图书室的概念与范畴
二、农村(社区)图书室的特征
三、农村(社区)图书室的社会功能
第二节 农村(社区)图书室的办馆条件与办馆模式
一、农村(社区)图书室的办馆条件
二、农村(社区)图书室的办馆模式
第三节 农村(社区)图书室工作流程及内容
一、农村(社区)图书室工作流程
二、农村(社区)图书室工作内容
第二章 农村(社区)图书室藏书建设
第一节 藏书建设基础知识
一、图书概念的发展与农村(社区)图书室的藏书内容
二、农村(社区)图书室藏书的特点
三、农村(社区)图书室的藏书结构
四、农村(社区)图书室藏书建设的任务
五、农村(社区)图书室藏书的数量与质量控制
六、农村(社区)图书室藏书的重点和一般
七、农村(社区)图书室藏书的品种与复本
第二节 图书采集工作
一、农村(社区)图书室图书采集工作的作用
二、农村(社区)图书室图书采集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
三、农村(社区)图书室图书采集工作的原则
四、图书的认识与鉴别
五、采集图书的主要参考工具
六、采集图书的主要方式
七、图书采购的主要模式
第三节 藏书的验收登记
一、藏书验收
二、藏书登记
第四节 藏书的组织管理
一、藏书布局
二、藏书排架
三、藏书清点
四、藏书保护
第五节 期刊报纸采购及其组织管理
一、期刊报纸的特征
二、期刊报纸的采购原则
三、采集报刊的主要参考工具
四、期刊报纸的采购程序
五、期刊报纸的验收和登记
六、期刊报纸的合订
七、期刊报纸的排架
八、期刊报纸的保护
第三章 农村(社区)图书室文献分类工作
第一节 文献分类的基础知识
一、文献分类的含义与特征
二、文献分类的任务和要求
三、文献分类的作用
第二节 文献分类的工具
一、《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介
二、《山西省农村(社区)图书室图书分类表》介绍
三、文献分类的使用本
第三节 文献分类的程序与规则
一、文献分类工作程序
二、文献分类标引的基本规则与方法
三、各种学科文献的分类标引方法
第四节 同类图书的排列
一、同类图书的排列
二、分类索书号的编制
第四章 农村(社区)图书室文献编目工作
第一节 文献编目工作概述
一、文献编目工作内容
二、文献编目工作流程
三、目录的作用和类型
四、文献编目规则
第二节 普通图书著录
一、著录信息源
二、著录项目及著录格式
三、各个著录项目的基本著录法
第三节 普通图书的计算机编目
一、计算机编目的基本概念
二、CNMARC的必备字段
三、普通图书著录CNMARC字段
四、CNMARC数据格式
第四节 连续出版物、音像资料、电子资源著录
一、连续出版物著录
二、录音资料著录
三、影像资料著录
……
第五章 农村(社区)图书室读者服务工作
第六章 农村(社区)图书室自动化管理及文化共享工程建设
第七章 农村(社区)图书室事业建设
附录 序言
这是一本供农村(社区)图书室管理人员使用的工具书。
它直接服务的是基层图书室的管理人员,惠及的却是城乡最广大、最基层的人民群众。
近年来,我省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在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启动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室)工程、电影2131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工程等一系列重大文化惠民工程,覆盖三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初具规模,到2013年,全省将新建28321个农家书屋,实现全省行政村全覆盖。
社区图书室、乡镇图书室、农家书屋(或称村级图书室),直接服务于最广大、最基层的人民群众,它是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新风,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文化设施,也是使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的主阵地。 文摘
插图:
3.模式的多样性
与省、市、县级公共图书馆、学校和专业图书馆的政府或单位、团体单一办馆模式不同,农村(社区)图书室办馆模式多样,除了部分乡镇图书馆(室)是政府办馆外,绝大部分是采取集体自办、集体共建、援助建设、个人自办等不同的模式建设。
4.建设的协作性
农村(社区)图书室经费非常少,自身收藏文献资源不多,服务能力有限,要很好地满足区域全体居民的文献信息需求,不能靠单打独斗,必须建立更大区域内的文献流动体制,采取总分馆或服务点等业务运行模式,争取到更多的流动形式的文献资源,另外,还要积极建立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服务站点,通过网络化的发展道路提升服务能力,为农村(社区)两个文明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5.发展的非均衡性
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文化重视程度的差异,造成了各地图书馆事业发展不均衡,农村(社区)图书室与省、市、县级公共图书馆、学校和专业图书馆不同的是,在建制、职能上没有统一的政策依据,也没有全国性的考核评估机制,加之各地区自然条件、文化背景的差异,发展更加不平衡,普及率和发展水平差异非常大。
ISBN | 9787203069584,720306 |
---|---|
出版社 | 山西出版集团,山西人民出版社 |
作者 | 山西省图书馆 |
尺寸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