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图书馆藏彝文典籍目录(附图录)》内容简介:国家图书馆珍藏的古彝文典籍共有五百九十二册,五百余册是马学良、万斯年先生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从云南武定县慕连乡那安和卿土司家,以及武定禄劝一带彝区收集的。当时法、英、德、美等国的所谓“文化人”都对古彝文典籍垂涎三尺,妄图以高价争购。当深入彝区进行社会考察的马学良先生获悉那土司有出售家藏古彝文典籍之意,惟恐这批珍贵的彝文典籍流散国外。于是,一面劝那土司深明大义,不要把彝文典籍售与外国人;一面向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孟真(傅斯年)写信,请求所里购置。因所里经费不济,傅先生即转告国立北平图书馆。图书馆为保留民族典籍的长远之计,于1943年6月,派万斯年先生前往征购。万斯年先生到武定和马学良先生共同研究审订,并认为那土司收藏的彝文典籍是研究彝族语言文字、社会历史、文化教育以及民族关系的宝贵资料,确有特殊的学术价值。于是,决定与那土司交涉征购彝文图书事宜,从筹资付款到办完图书移交的全部手续,前后经过一年多的时间。五百零七册彝文写经,彝文卷子一轴,彝文刻经十五册,汉文档册十二册,彝文刻版十五块,当时计价法币二十万元,那土司只收九万元,余十一万元作为向国家捐赠,为此教育部向那土司颁发一等奖状,以示褒奖。图书馆答应在整理出版时赠予那土司新书,以存祖宗之物。其余的数十册是八十年代,先后从彝区采购补充馆藏。
编辑推荐
《国家图书馆藏彝文典籍目录(附图录)》: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专题目录丛编。 目录
前言
哲学
政治法律
军事
经济
教育
文学
艺术
历史地理
天文学
工业技术
氏族祭祖经
殡葬
供牲经
指路经
献药经
献祭经
祈祷祝颂经
预测书
占卜书
百解经
后记
彝文书名索引
汉文书名索引 序言
国家图书馆珍藏的古彝文典籍共有五百九十二册,五百余册是马学良、万斯年先生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从云南武定县慕连乡那安和卿土司家,以及武定禄劝一带彝区收集的。当时法、英、德、美等国的所谓“文化人”都对古彝文典籍垂涎三尺,妄图以高价争购。当深入彝区进行社会考察的马学良先生获悉那土司有出售家藏古彝文典籍之意,惟恐这批珍贵的彝文典籍流散国外。于是,一面劝那土司深明大义,不要把彝文典籍售与外国人;一面向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孟真(傅斯年)写信,请求所里购置。因所里经费不济,傅先生即转告国立北平图书馆。图书馆为保留民族典籍的长远之计,于1943年6月,派万斯年先生前往征购。万斯年先生到武定和马学良先生共同研究审订,并认为那土司收藏的彝文典籍是研究彝族语言文字、社会历史、文化教育以及民族关系的宝贵资料,确有特殊的学术价值。于是,决定与那土司交涉征购彝文图书事宜,从筹资付款到办完图书移交的全部手续,前后经过一年多的时间。五百零七册彝文写经,彝文卷子一轴,彝文刻经十五册,汉文档册十二册,彝文刻版十五块,当时计价法币二十万元,那土司只收九万元,余十一万元作为向国家捐赠,为此教育部向那土司颁发一等奖状,以示褒奖。图书馆答应在整理出版时赠予那土司新书,以存祖宗之物。其余的数十册是八十年代,先后从彝区采购补充馆藏。
国家图书馆收藏的五百多部古彝文典籍,大多数本子征集人藏时就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损或残缺现象,完好率极低,装帧形式大多数为毛装,书皮有麻布、棉布和羊皮。若不采取行之有效的修复或保护措施,面临继续自然损毁的危险。因此,国家图书馆各级领导以积极的态度和高度的历史责任感,认真对待这一珍贵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在八十年代初,善本部文献修复组对其进行了修复。通过修复后,装帧形式统一为线装,书皮为瓷青皮,破损或残缺的典籍修复完善,对有些较厚的典籍修复后装订成两册或三册。所以馆藏的五百八十四册古籍修复装订后成为五百九十二册。 文摘
插图:
ISBN | 9787101074154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作者 | 杨怀珍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