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国著名轻歌剧选读》是集普及性与专业性为一体的准学术书籍。书中详细介绍了西方音乐史上颇具影响力的49部轻歌剧,从剧情梗概到人物角色,从文化价值到社会影响,多角度、有侧重地对每部轻歌剧做了讲解,是一部既有一定深度和广度,又能雅俗共赏的图书。
编辑推荐
《外国著名轻歌剧选读》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目录
序言 应邀徜徉轻歌剧
导论 轻歌剧史话
法国(巴黎)轻歌剧
雅克·奥芬巴赫(Jacques Offenbach,1918-1880)
灯下婚约
福尔土尼奥的短歌
地狱中的奥尔菲斯
美丽的海伦
蓝胡子
巴黎生涯
格罗什坦女公爵
佩丽肖尔
法瓦尔夫人
弗洛里蒙·埃尔韦(Florimond Herve,1825-1892)
滑头小姐
夏尔·勒科克(Charles Lecocq,1832-1918)
安戈太太的女儿
吉罗弗莱与吉罗弗拉
罗贝尔·普朗凯特(Robert Planquette,1848-1903)
科尔涅维尔的钟声
埃德蒙·奥德朗(Edmond Audran,1840-1901)
幸运神
奥丽薇塔的婚姻
奥地利(维也纳)轻歌剧
弗兰茨·冯·苏佩(Franz van Suppe,1819-1895)
轻骑兵
朱安尼塔小姐
薄伽丘
小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Strauss,1825-1899)
蝙蝠
皇后的绣花手绢
威尼斯之夜
吉卜赛男爵
维也纳气质
卡尔·策勒(Carl Zeller,1842-1898)
鸟贩
卡尔·米勒克(Karl Millocker,1842-1899)
乞丐大学生
新型维也纳轻歌剧
弗朗茨·莱哈尔(Franz Lehar,1870-1948)
风流寡妇
卢森堡伯爵
吉卜赛之恋
微笑国
奥斯卡·施特劳斯(Oscar Straus,1870-1954)
国舞曲之梦
伊姆雷·卡尔曼(Imre Kalman,1882-1953)
演主角的吉卜赛人
恰尔达什舞后
神庙舞女
玛丽扎女伯爵
马戏团公主
蒙马特高地的紫罗兰
英国(伦敦)轻歌剧
朱利乌斯·本尼迪克特(Julius Benedict,1804—1885)
吉拉尼的百合花
阿瑟·萨利文(Arthur Sullivan,1842—1900)
皇家海军围裙号
彭赞斯的海盗
佩兴斯
约兰特
日本天皇
艾达公主
巫婆的诅咒
卫队侍从
船夫
扬·布洛克斯(Jan Blockx,1851—1912)
艾尔明妮
苏联轻歌剧
乌捷伊尔·加治别科夫(Uzeir Gadzhibekov,1885—1948)
货郎与小姐
尼·米·斯特列尔尼科夫(N.M.Strelnikov,1888—1939)
女奴
伊·奥·杜那也夫斯基(I.O.Dunayevsky,1900—1955)
两位未婚夫
金谷
尤·谢·米留汀(Y.S.Miliutin,1903—1968)
少女的惊慌(地方长官的女儿)
美国轻歌剧
鲁道夫·弗里姆尔(Rudolf Friml,1879一1972)
罗丝·玛丽
参考书目
后记 序言
欣闻陈本谦先生编著的《外国著名轻歌剧选读》即将出版,可喜可贺。中文世界中,关于“轻歌剧”这种特殊音乐戏剧体裁的系统性介绍与解读,就笔者所知,这本书可能是第一例。这本身就点明了此书的价值和意义。随着国内音乐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演出市场、音像市场的活跃,国内的音乐家和爱好者开始有越来越多的机会接触和欣赏西方音乐与世界音乐的各类品种。随之而来,为了更好地鉴赏、理解和认识这些本属“外来的”、“异己的”音乐艺术作品,人们就自然会寻求欣赏指南、历史叙述和理论引导,以帮助“接纳”和“消化”,并最终吸收其中的有益养料——通过与外来文化的交往,丰富我们自身的精神生活,这本来就是我们之所以乐意接受外来文化的根本要义。
对国人而言,在音乐戏剧的各个品种中,“轻歌剧”(ope-retta)这个门类确乎较少为人所知。我猜想,造成这种情况的部分原因是由于这种歌剧品种的特殊性。一方面,轻歌剧不比它的父辈——歌剧(opera),社会名望较低,在音乐的“正史”中基本上处于边缘;另一方面,就商业性的吸引力和组成元素的多样与多变而论,轻歌剧又不如它的直接后裔——音乐剧[musical]。 后记
自1984年12月发表译文《欧美轻歌剧的起源与发展》(刊于《歌剧舞剧资料汇编》)起,迄今完成《外国著名轻歌剧选读》止,为时已逾二十四年之久。从1999年2月至2001年底部分连载刊出《外国轻歌剧、音乐剧名作选介》(《歌剧艺术研究》)算起,也近十年了。
本书初稿(编译)早于1988年即已完成,因种种原因而错失出版良机。
2007年5月经姜丹先生介绍,上海教育出版社王琳老师听说此书后,立即电约笔者交稿。未几,即通过选题。至此,闷在笔者心中二十年之久的一桩心事,总算如愿化解了。
本书编写中曾得到汤亚汀(翻译卡尔曼的轻歌剧四部(《神庙舞女》、《玛丽扎女伯爵》、《马戏团公主》、《蒙马特高地的紫罗兰》)、沈璇(提供《微笑国》译稿)、杨燕迪(建议本书增补介绍萨利文的英国轻歌剧并热诚为之作序)三位教授大力支持,王琳老师则抱病为本书问世禅思竭虑、费尽心血,笔者在此衷心感谢。 文摘
省长蓬桑布勒和少校柯吉尼亚克上场。少校自从答应了女儿和维克多的婚事之后,已经有一个多星期没有见到她俩了。说实在的,也真惦念他们呢。蓬桑布勒得意洋洋地对少校吹嘘说:他已将要犯法瓦尔夫妇捉拿归案。接着,这位省长下令将法瓦尔夫妇带过来。“犯人”从帐篷里走出之后,少校喜出望外地上前拥抱她俩。省长大人见此情景,完全慌了手脚,他无论如何也弄不明白——自己怎么会搞错了呢?
一名军士前来报告说:皇帝乘坐的轿式马车已经驶近。可是,真正的法瓦尔夫妇究竟在哪儿呢?这可怎么办呢?省长走投无路,只好三十六计,走为上计,逃之天天了。这时,苏珊娜唱起了一首灵巧动人的咏叹调——《维克多使我生活得快活》。省长大人又回来了。他挺高兴,因为他找到了两名流浪艺人。这两个人非常自信地对他许诺:他们能扮演一切所愿扮演的角色,而且保证不会演得比法瓦尔夫妇差劲。装扮成外孙的絮斯蒂娜赶忙去换装,法瓦尔也立即脱去了老妇人的破衣烂衫。此时,省长认出他是法官家的仆人而感到困惑不解。法瓦尔劝说省长来参加演出一场颂扬达官贵人的戏。不过,在这出戏里,这位显赫的省长大人的戏并不多,他的任务只是接受几位漂亮的妻子的求情。省长大怒,他要逮捕这位勇敢的诗人。就在此时,听说皇帝已经到达军营门前,人们全部毕恭毕敬地站立着迎接皇帝陛下的到来。
ISBN | 9787544426749,754442 |
---|---|
出版社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作者 | 陈本谦 |
尺寸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