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汉语词汇讲话》对古汉语词汇的研究,迄今为止还做得很不够。严格说来,这还是一块需要我们用辛勤的劳动进一步开垦的荒地。我们这样谈问题,并不是要把古人和今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一笔抹煞;而是认为这方面要做的工作,的确还非常之多;而且跟语音、语法相比,古汉语词汇的研究算是最落后的了。
编辑推荐
《古汉语词汇讲话》是由中华书局出版的。 目录
中华版前言
前言
一、绪论
二、词汇的历史发展
三、词的构成
四、词的书写形式
五、词的本义
六、词的引申义
七、同义词
八、反义词
九、同源词
十、固定词组和特殊词汇
十一、怎样确定句中词义
十二、怎样掌握古汉语词汇 序言
对古汉语词汇的研究,迄今为止还做得很不够。严格说来,这还是一块需要我们用辛勤的劳动进一步开垦的荒地。我们这样谈问题,并不是要把古人和今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一笔抹煞;而是认为这方面要做的工作,的确还非常之多;而且跟语音、语法相比,古汉语词汇的研究算是最落后的了。
诚然,前人在个别词义的考证、辨析和某些特殊词语、方言词语的研究方面也作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但是,汉语词汇发展的整个历史和断代词汇历史的研究,专书词汇的研究以及词汇和语音、语法之间关系的研究等,基本上没有开展起来。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写一本关于古汉语词汇的专著,哪怕是写一本小书,困难也是很多的。正因为困难很多,我们觉得更有必要就这个题目做点文章。于是,我们就以尝试的态度,写了这本《古汉语词汇讲话》。之所以采取“讲话”这个形式,也并非我们真的有多少动听的“话”要“讲”给读者听,而是觉得这样谈问题比较自由些。 文摘
阅读古书可能有帮助的问题。所谓“有帮助”也只不过是我们自己的看法,实际上怎么样,也只能由读者来检验了。
在写这本小书的时候,我们力图在吸收前辈学者研究成果的同时,也把自己通过对原始材料的研究得出的一些不成熟的结论告诉读者,希望跟读者一起推进古汉语词汇的研究。学术研究总是逐步向前发展的,不可能一下子就能把问题解决得完美无缺,而不是完美无缺甚或有某些错误的意见也应该让作者讲出来,这样,才能收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如果大家都只重复一些人所共知的现成结论,那古汉语的词汇研究何时才能有新的进展呢?
在这本书里,我们较多地引用了一些原始材料(包括例句),这是因为我们不希望读者只是简单地接受一些结论性意见,而是希望读者根据这些材料来思考一番,看书中的一些结论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也可以据此得出更科学的论断。同时,我们也觉得,多引点原始材料,对有些读者来说,也有可能借此扩大知识面,进而培养研究古汉语词汇的兴趣。
“讲话”总得要有一个对象。我们选择的对象是大学生和具有同等文化程度的中小学教师和一般干部。虽然,我们也尽了一定的努力要把“话”“讲”得通俗一点,希望有更多的年轻同志能够读懂它;但既然讲的是古汉语词汇,就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一些文字学、音韵学方面的专门知识,这对于某些没有接触过文字学、音韵学的读者来说,可能会有某种程度上的困难。但是,只要硬着头皮读一读,并动脑筋想一想,大体上是可以读懂的。而且,就全书来说,这类问题也不占主要地位。但后来凡是渡河都叫做“涉”。《荀子·子道》:“不放舟,不避风,则不可涉也。”
古汉语的连词和介词,有不少是从实词虚化而来的。虚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词义的引申。
例如:“被”的本义是被子。《楚辞·招魂》:“翡翠珠被。”引申为覆盖。《楚辞·招魂》:“皋兰被径兮。”又引申为蒙受。屈原《哀郢》:“被以不慈之伪名。”又引申为介词,表示被动。《韩非子·五蠹》:“兄弟被侵而随仇。”《韩非子》例中的“被”,还保留一点蒙受的意思,这正是由实到虚过渡的痕迹。
由蒙受到表被动,关系还比较直接。有些实词的虚化,就比较曲折。如“和”,古代常见的意义是和谐、应和,它与现代常用的连词“和”(你和我)有什么联系呢?原来,它们中间经过了一个中间环节:由应和的意义引申为连带。杜荀鹤《山中寡妇》:“时挑野菜和根煮。”现代汉语中的成语“和衣而睡”还保留这个意义。再由连带引申为连词同、与。岳飞《满江红》:“八千里路云和月。”
实词虚化的例子还有:(1)动词“会”(会合、会见)虚化为介词“会”(适逢)。如《史记·陈涉世家》:“会天大雨,道不通。”(2)动词“以”(任用、使用。如屈原《涉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虚化为介词“以”(用、凭借),等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在谈到词义引申的时候,应当注意它和修辞手段的区分。比喻和借代是两种常见的修辞手段,在运用这两种手段时,也会使词的意义产生某种变化。
ISBN | 710107376X,978710107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作者 | 何九盈 |
尺寸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