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杂技 [平装] 9787546319490,754631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商品编号: 1401280 类别: 图书 艺术 戏剧 杂技艺术
《古代杂技》内容简介:杂技艺术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杂技在汉代被称为“百戏”,隋唐时叫作“散乐”。唐宋以后,为了区别于其他歌舞和杂剧,才称为杂技。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很早就有关于杂技的各种表演形式了,如角抵戏、掷投刀剑、走绳索、爬高竿等表演。隋炀帝时设立太常寺,专门教授杂技技艺。到了宋代,杂技表演已有40多个节目,那时,有人能表演挑一担水在绳索上行走的绝技。可见,当时的杂技艺术水平之高。
编辑推荐
《古代杂技》:中国文化知识读本
目录
一 中国杂技的诞生 二 杂技雏形的出现 三 汉代:我国杂技的形成和成长期 四 魏晋六朝杂技的成就与特点 五 隋朝的宫廷杂技全盛时期 六 盛唐杂技的特色 七 宋代都会杂技的繁荣 八 明清杂技节目系统 九 当代杂技艺术
文摘
插图: 角力最先出现于《羊传·庄公十二年》。《序·义勇篇》云:“宋闵公臣长万以勇力闻,怒博闵公,颊齿落于口,绝吭而死。” 扛鼎在秦国时就已经属于游戏范围,当时秦武王有力,好戏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王与孟说举鼎,绝膑”《史记·秦本纪》。秦汉之际出现的杂技“乌获扛鼎”就是由此发展而来的。 投掷类,除射箭已出现于宴饮活动外,由射箭游戏演化而来的“投壶”,也是一个地道的杂技节目。当时,礼仪中多有这类带娱乐性的活动。 高空杂技的雏形是“爬布”和“侏儒扶卢”二项。杂技形体动作已有翻跟斗的原型。 耍弄类技巧关于兵器枪、棍、剑戟,属于武技,纯属杂技的项目是“弄丸”和“跳剑”。继子·徐无鬼篇》:“市南宜僚弄丸而两家之难介。”郭象注释说:“市商宜僚,善弄九铃,常八个在空中,一个在手,楚与宋战,宜燎披胸受刃,于军前弄九铃,一军停战遂胜之。”这是关于手技抛球的最早记载。
ISBN9787546319490,754631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吉林文史出版社
作者张楠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