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史话(中英文双语版) [平装] 9787500082682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商品编号: 1402367 类别: 图书 艺术 戏剧 戏剧史事
《戏曲史话(中英文双语版)》注重知识准确性的基础上,编撰者还力求使文字叙述生动、规范,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内容则注重富有情趣,具有灵动的时代色彩,希望能够集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和时代性于一体,同时选配较多图片,彩色印刷,帮助读者更为真切的贴近历史。
编辑推荐
《戏曲史话(中英文双语版)》:中华文明史话。
目录
序 引言 一、源远流长——戏曲形态的演变 1.从歌舞祀神到宋金杂剧 2.元杂剧和宋元南戏 3.明清的声腔系统 4.京剧和地方戏 二、精彩纷呈——戏曲的题材与内容 1.戏曲史上的经典作品 2.戏曲中的题材类型 三、本色当行——戏曲的艺术形式 1.唱念做打与器乐伴奏 2.角色类型 3.脸谱与服装 4.虚拟表演 四、台前幕后——戏曲演出 1.剧场的演变 2.戏班的历史 3.戏曲演员 结束语
序言
我不是一个科班出身的历史学工作者,基础的中国历史知识,几乎全部得自自学。所谓“自学”,也就是自己摸索着读书。在这个过程中,一些篇幅简短的历史知识小丛书,给我提供过非常重要的帮助,是引领我步入中华文明殿堂的有益向导。按照我所经历的切身感受,像这样简明扼要的小书,对于外国人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应当会有更大的帮助。现在摆在读者面前的这套《中华文明史话》中英文双语丛书,就是这样一种主要针对外国朋友而量身定做的书籍。 编撰这样的历史知识介绍性书籍,首先是要保证知识的准确性。这一点说起来简单,要想做好却很不容易。从本质上来讲,这是由于历史本身的复杂性和认识历史的困难性所造成的,根本无法做到尽善尽美;用通俗的形式来表述,尤为困难。好在读者都能够清楚理解,它只是引领你入门的路标,中华文明无尽的深邃内涵,还有待你自己去慢慢一一领略。
文摘
插图: 杂剧在音乐上表现为“四套一单曲”。“套”指两支以上不同宫调的连缀体,同一套曲子必须押同一韵。“楔子”一般用单曲,有时也把这支曲子重复一遍。杂剧主要采取一人主唱的形式,有时其他人物也唱几支曲子,但这种情况很少。 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它在北宋年间就出现了。南曲的发展也可分成三个时期。 第一期为温州永嘉时期,作品多为集体创作,有名的剧作有《赵贞女》、《张协状元》。后者写张协上京赶考,路遇王贫女,两人结合后,王贫女帮助张协赴考,张协考上状元后忘恩负义,宰相可怜王贫女,收为养女后将其嫁给张协状元。这个时期的南戏多是这类负心悲剧。 第二期是杭州时期,这时杂剧作家纷纷南下,南戏吸取杂剧的养分,逐渐走向成熟。《拜月亭记》、《杀狗记》就是根据杂剧改编而成。在音乐唱腔上南曲也受到杂剧影响,出现了“南北合套”的音乐体制。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些署名的个人创作,像施惠的《拜月亭记》等。 第三期为元末明初。南戏在南方一带广为流传,它开始走出江浙,在江西、安徽一带都能看到南戏的演出。这一时期出现了南戏的代表作——高明的《琵琶记》。
ISBN9787500082682
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尺寸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