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文库*张文武文集 [精装] 7532617823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印张13.375,插页8
编辑推荐
本书汇集了作者20余年来在研究东欧问题过程中的一些文论,还包含了一些当时收集到的资料和人们的一些分析,主要是想把过去研究工作中收集的一些资料和所做的一些分析编辑到一起,用来描述一下东欧地区在近50多年的沧桑之变。其所反映的情况及有关资料能对了解和研究东欧的变迁和世界的变化,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张文武,1933年3月生于江苏南京,195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获外国文学学士学位。1955一1978年先后在中国人民保卫和平委员会、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国驻奥地利大使馆、中国驻联邦德国大使馆工作,1979年开始在苏联东欧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至1998年lO月,先后担任东欧研究室主任、研究所副所长、所长等职。此外,在东欧中亚学会(原称苏联东欧学会)被选为理事、常务理事、常务副会长。自1988年起被聘为博士生导师。
目录
自序/1 关于雅尔塔体系与东欧社会主义发展 提要/2 东欧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政治经济体制沿革/3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政治经济体制/23 关于东欧社会主义体制的改革探索 提要/98 东欧经济学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东欧经济改革/99 奥塔·希克及其改革思想/110 东欧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研究——序言/146 东欧国家早期经济改革的经验教训——国际讨论会论文/164 关于政局剧变与艰苦的转轨历程 提要/186 东欧政局剧变与六年来的制度转轨/187 对东欧国家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若干问题探讨/214 前苏东国家的发展及其国际影响/241 基本经济制度转变中的社会冲突——对俄罗斯与中东欧国家的实证分析(研究项目总结报告)/280 关于回归欧洲与加入欧盟的艰辛之旅 提要/302 “回归欧洲”的历史和文化渊源/303 加入欧盟的艰辛历程/321 中东欧国家加入欧洲一体化进程的若干理论问题/340 欧盟东扩对发展中国家加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启示/360 关于当今时代和建立国际新秩序问题 提要/384 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课题论证)/385 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理论与对策研究(课题论证)/390 建立国际秩序的新理念/396 主要著作目录/415
文摘
书摘 的实质是:以美、苏两国为中心,在欧洲和亚洲建立各自的势力范围。因该体系是以雅尔塔协定为主体,故称之为雅尔塔体系。 在涉及欧洲问题方面,三国签订的主要文件有:关于分区占领德国及德国赔偿的原则协定、关于波兰疆界和临时政府组成的协议,以及《被解放的欧洲宣言》等。尽管在战争结束前达成了诸多协议,但随着大战的结束,美苏战时结成的同盟与合作关系失去了基础,两国在许多重大问题上的分歧日益突出,并出现了相互指责和激烈的争斗。东欧问题则是美苏紧张关系的焦点。1946年2月,美国驻苏联代表乔治·凯南在向美国国务院提交的报告中大肆攻击苏联在东欧的行为,并提出一整套“遏制”苏联的理论和政策。1946年3月5日,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的富尔顿发表演说,声称“从波罗的海边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亚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铁幕后面的东欧国家,“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受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他攻击苏联奉行扩张政策,威胁欧洲和世界和平,鼓吹英语民族“联合起来”,英美“建立特殊关系”,共同对付苏联。在这次演说之后,“铁幕”这一贬义词在西方广为传播,并拉开了“冷战”的序幕。此后,在美国以“被解放的欧洲宣言”为依据,指责苏联违背雅尔塔协定,破坏了一系列东欧和中欧国家的独立和民主。在旧金山联合国制宪会议上,美国总统杜鲁门指责苏联干预波兰政府的组成,抗议苏联操纵保加利亚的选举,并坚持要求在东欧国家实行“自由选举”。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向国会宣读了一篇咨文,攻击苏联是“集权国家”,并要求国会批准向希腊、土耳其提供紧急援助,“以抵制集权政体强加于它们的种种侵犯行动”。杜鲁门提出的这项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3个月后,美国国务卿马歇尔于1947年6月5日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认为欧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了严重破坏,面临经济、社会和政治解体的危险,因此必须考P4虑给予额外的、大量的和无偿的援助。这就是所谓的“复兴欧洲”的“马歇尔计划”。为落实_..马歇尔计划”和拟定欧洲统一的经济计划,美、英、法商定召开巴黎经济会议,并邀请一些东欧国家参加。会前,捷克和波兰政府已表示将应邀参加,但在苏联干涉下又正式拒绝了英法的邀请。接着,苏联同东欧国家签订了一系列贸易协定,承诺扩大贸易和提供贷款。这一系列贸易协定则被称之为“莫洛托夫计划”。就深层次而言,美苏之间的这些争斗实际上涉及到战后东欧国家的走向和建立什么样的政治经济体制等重大问题。 在回击美国的“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同时,苏联进一步加强了对东欧共产党和工人党的控制,并对那里的政治经济制度的走向施加更大的压力。在此期间,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政治事件,这对东欧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其中,较重大的事件有:1948年的情报局成立和苏南冲突,1947—1948年的社会党并入共产党,1948年的哥穆尔卡事件和共产党内部大清洗,1948年的捷克二月事件和各国民族统一战线的破裂。 情报局成立和苏南冲突鉴于统一的共产党领导机构“共产国际”已于1943年宣布解散,1945年铁托向斯大林建议,在各国共产党之间建立一个协商性质的国际议会组织。1947年在欧洲出现紧张的形势下,经斯大林同意,在欧洲成立了一个交流情报和协调行动的组织,即“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1947年9月22日一27日,苏联、南斯拉夫、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法国、意大利等9个国家的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在波兰举行情报局成立会议。当时确定的宗旨是加强各党之间的联系,组织经验交流,必要时,在相互协议的基础上,协调各党的行动。情报局机构由各党中央各派代表2人组成。总部设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情报局出版自己的刊物:《争取持久和平,争取人民民主》。情报局成立后不久,早在大战结束前就以存在的苏南分歧日益发展。南P5
ISBN7532617823
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
作者张文武
尺寸32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