摹仿什么表现什么 [平装] 9787807039280

配送至
$ $ USD 美元

《摹仿什么表现什么》:西方艺术和美学重摹仿、中国艺术和美学重表现的传统理论并不准确。亚里斯多德摹仿说的对象是生活,柏拉图摹仿说的原点则是理念。艺术史上理念先行的创作无数,也有不少一流作品,证实了柏拉图对一种创作方法的天才猜测。中国艺术表现的对象亦应分而析之,主体、客体和形式都可能是重点。以中西文化中的戏剧这一综合艺术为座标,可以看到摹仿和表现这两个概念的重叠和多义性。
作者简介
孙惠柱,1969年下乡,1977年考上大学,1981年上海戏剧学院硕士,1990年纽约大学博士。曾在北美四所大学教授世界戏剧及剧作、表演、人类表演学十年,任博士生导师和导演,1999年回国。现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副院长,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剧协戏剧院校亚太局主任,《戏剧艺术》主编,纽约《戏剧评论》特约编辑,英国《戏剧及其表演研究》顾问编委。剧作有《中国梦》、《挂在墙上的老B》、《明日就要出山》、《神仙与好人》、越剧《心比天高》、京剧《望着厄蒂》等,曾在中、美、日、新加坡、挪威等国演出。近著有《第四堵墙——戏剧的结构与解构》、《谁的蝴蝶夫人:戏剧冲突与文明冲突》等;一百三十余篇中英文论文发表于中国、美国、加拿大、英国、新加坡等。
目录
导言摹仿什么?表现什么?——兼论中外艺术美学的差异 第一辑美学篇 从戏剧形态看西方审美观的演进 三大戏剧体系审美理想新探 三大戏剧体系审美价值的动态考察 现代戏剧的三大体系与面具 摹仿与表现:表演的四种方法 接受与创造:导演的阐释学 宣泄与净化:罗马角斗场的启示 批判与理想:文学的生态平衡 第二辑戏剧篇 盛大的节日,集体的思辨——希腊戏剧的启示 莎士比亚:我们的同时代人 阿瑟·密勒:充满悖论的戏剧大师 “细菌”和“营养品”——论喜剧 喜剧的新路 快乐戏剧VS沉重戏剧 白领戏剧的得与失 百年话剧与时尚 话剧百年话先锋 上海的跨文化戏剧 从反映生活到变成生活:三十年话剧范式的转型 中西戏剧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第三辑文化篇 儿童戏剧与都市文化 草根文化的意义 社区文化与城市生活质量 文化金字塔的中端建设 公共空间的美术 城市建设中的“洋相” 世界上最大的雕塑 草根艺术和创意产业 大都市的公共文化布局:纽约与上海的比较 第四辑教育篇 平民教育中的戏剧实验及其现实意义 戏剧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高等戏剧教育的两种模式及其前景 文学如何教育? 大学是社会的创意孵化器 创意产业之创意何来?
ISBN9787807039280
出版社百家出版社
作者孙惠柱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