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艺妙语》主要内容:尽管戏剧表演理论比起其他学科的成就来看,在量与质两方面、在科学性、系统性方面都存在不少欠缺之处,但若能耐性地、细心地徜徉于古今中外的表演学术园地之中,做有心人,着意去采撷奇花异草,收集彩叶落英,那就会发现数量不少、质量颇高的警句箴言,汇而辑之,倒也自成系统。这就让我们产生了一个行动计划:编一本《演艺妙语》。
编辑推荐
《演艺妙语》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目录
序言
·修养篇·
表演是一种为之彻底献身的艺术
演员必须观察——不仅观察,而且要善于看到自己这门艺术和其他各门艺术以及生活的一切领域中的美好事物
表演艺术应该不遗余力地追求真与美
·生活篇·
一个演员如果不愿意断送自己的创作生命,他就不应该用庸人的眼光来观察生活
要尊重生活,不要闭门造车
·技艺篇·
一每一个人,一走上舞台,一切就都要从头学起
演员既是艺术家又是工具,换言之,是小提琴家又同时是小提琴
没有自我约束便没有高度的表演技术
不能用没有受过训练的身体来表达人的内在精神生活的过程,正如不能用一些走调的乐器来演奏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一样 一个演员需要多种技术
从自己心里挤出情感是不可能的
演员在舞台演出时缺乏即兴表演的因素,就证明他的演技没有长进
舞台上唯一的君王和统治者是天才的演员
·角色篇·
演员必须有这样一种本领:擅长谈剧本
表演艺术的天性是塑造活生生的人——即鲜明的艺术形象
演员应该渗透到艺术作品里整个人物性格里去……
每一种艺术都有它独有的工具,但演员的工具是他自己
用来描绘人的热情的演员内心调色板和总谱应该是十分丰富、美丽和多样的
·创作手段篇·
演员的责任不是简单地表现技巧,而是运用表演技巧塑造人物
要善于正确地运用自身的表现手段
在舞台上出现的身体必须是健康的、美丽的,它的动作必须是匀调的,和谐的
一手势对于形象的描绘有着重大的意义
要想成为真正的演员,就必须对手势和声调运用得非常自如
舞台上的动作,必须是有内心根据的
任何手势没有也比错误韵手势
舞台上不容有冷漠无情的话语
角色和剧本的台词就等于曲调、歌剧或交响乐
任何一个演员都应努力做到他的声音里表现出他的活的“我”
台词来自剧作家,而潜台词是来自演员
一个人的面部,是最有显示的能力的
·创作心态篇·
只有靠想象或演员幻想的引诱力,才能够激起活生生的创作意向
在表演中不能依靠机遇,也不能靠瞬间的灵感
把自己的心灵准备好,也就是所谓给自己的心灵“化妆和穿衣服”,以便创造出角色的“人的精神生活”
演员在创作时是过着双重生活的
我们在舞台上绝对需要这种内部舞台自我感觉,因为只有具备这种感觉,才能够进行真正的创作
·舞台行动篇·
动作、活动——这就是戏剧艺术、演员艺术的基础
外在的造型是以动力活动的内在感觉为基础的
·表演节奏篇·
演出的节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演员的节奏感
·创作集体篇·
表演艺术是一种既独立,又需要与导演、作家合作,共同努力展现人性故事无数生动瞬间的创造活动
每一出戏,不是仅只靠一个主角就能唱得好的,配角也占着重要的地位
·表演风格篇·
表演艺术家将会懂得,风格乃是他投入其创作中的最珍贵之物
越是逗乐的喜剧,越要演得严肃
·观众篇·
观众如同演员一样,是演出的创造者
一所有形式的戏剧只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都需要观众
附:本书主要选用书且
后记 序言
尽管戏剧表演理论比起其他学科的成就来看,在量与质两方面、在科学性、系统性方面都存在不少欠缺之处,但若能耐性地、细心地徜徉于古今中外的表演学术园地之中,做有心人,着意去采撷奇花异草,收集彩叶落英,那就会发现数量不少、质量颇高的警句箴言,汇而辑之,倒也自成系统。这就让我们产生了一个行动计划:编一本《演艺妙语》。
作为一本表演知识的工具书,读者可以在片刻之间翻看到你所关心的某一问题的有关理论,指点迷津,发你深省,而不必钻进书堆,海中寻针,这是一件大好事。
你若有兴趣钻研某人或某一家的表演理论,就可以按书中所注觅原著去进行深入探索。
演员与其他文艺家一样应该承认现实生活和历史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演员平时不能脱离生活,要时刻像海绵一样从生活中汲取滋养;扮演角色时,首要的本领就是能迅速熟悉剧中角色的生活环境,把角色的生活目的变成自己的舞台行动目的。在这方面,古今中外的表演艺术家都有深刻体验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是我们学习的重点课题,必须铭记在心。 后记
在不少场合,常听到人们对青年演员缺乏文化修养的抱怨,责备他们在舞台上不会演戏,在日常生活中却处处自以为是,摆明星架子,更听不得半点批评……。
确实,在演艺圈这样的现象或多或少有所存在,但也不可否认,演艺界也有不少青年演员视艺术事业为生命,不断学习演技,攻读文艺理论及其他有关书籍,力求提高自身的文化艺术素养。就我所接触到的不少青年演员朋友,他们常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从事表演艺术的人该读些什么书?
要回答这个问题似乎很简单——读一切有关文化艺术的书。可是这样的回答实际等于没回答。于是我会面对渴望读书的青年演员朋友列出一大堆书名来,如梅兰芳、程砚秋、盖叫天等戏曲名家的回忆录,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洪深、欧阳予倩、焦菊隐等中外戏剧艺术家的论文集等等。可当我逐一说出这些或长或短短的书名时,得到的反映往往是他们越皱越紧的眉头。我知道他们不是不愿读这些书,而是觉得没有充裕的时间去啃这些动辄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宏篇巨作。他们眼下急切盼望的是“文化快餐”式的读物,先让他们垫垫饥,解解馋,等“营养危机”缓解过后,再按照“快餐”的营养配方,静心地到书海中去寻觅那渴望已久的艺术真谛。
有专供演艺界青年朋友阅读的“快餐”式读物吗? 文摘
如果这个角色分配给你了,如果为了这个戏的整体效果需要这个角色,如果你能够通过角色之间的比较而展示出你的个性风采、或仅仅凶为你的出场能为全剧作出贡献,那么你便有责任去找到这一角色的“贯穿动作”。“贯穿动作”将赋予你充实的台词。这种情形下,即使你角色的台词不多,也会是很有冲击力的。
——唐纳德·雷伊斯:《Basic Acting Techniques))第56页
什么是角色?事实上,它几乎总是指人物的谱子,是给予演员的定型的谱子,它也是人物的特定的概念。……演员像音乐家一样,需要有一个总谱。音乐家的总谱是由音符组成的。戏剧是一种对峙,演员的总谱是由人和人的联系组成的:即:“授与受”。接受别人的经验与思想时,对照自己,对照自己的经验与思想,并给予回响。在这些多少含有亲切之感的人与人的交往中,一直存在着“授与受”这种元素。这是个重复过程,但总是当场并立即的,就是说,那个过程永远不是完全相同的。
——耶日·格洛托夫斯基;《迈向质朴戏剧》第166~167页
作品和角色的某一些部分应当由艺术家的一个处于运动中的思想所联结,使得他不能随心所欲地去驱使自己的想象,而是以一定的思想来处理自己的材料。这个思想能立即照亮演员的眼睛,角色的分散的各个部分也将联结成一个整体。
——《梅耶荷德谈话录》第136页
扮演老人、流氓和预言家时千万不要用假嗓音说话。
——布莱希特:《演员的基本规则》,《布莱希特论戏剧》第243页
ISBN | 753211211x |
---|---|
出版社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作者 | 叶涛 |
尺寸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