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权:美国为什么总是赢得主动 [平装] 9787542631466

配送至
$ $ USD 美元

《话语权:美国为什么总是赢得主动》内容简介:神话华盛顿的话语权智慧,媒体及思想家发现美国面临精神真空,急需一个国家标志。为了鼓舞民众、也为了树立国家形象、让欧洲肃然起敬,宣传乃至神化开国总统华盛顿便成了媒体与思想界的共识。捍卫国家利益的美国媒体,美国媒体尽管犯过很多错误,但它们有一件事情做对了,那就是处处捍卫国家利益、呵护民族精神,有了这个基础,任它们怎样犯傻乃至犯浑,都可以被包容和理解了。被隐蔽的软性报道,一方面我们希望国外媒体客观、积极报道中国事务,另一方面能充分、真实地树立中国形象的报道却被隐蔽了。一篇关于外交政策或批评政府的文章,会马上引起中国读者甚至有关部门的反应,而大量外媒驻华记者富有人情味的报道一一胡同里的日常生活、老年人在公园组织合唱团……却被忽略了。激发话语权的潜能,中国文化里值得“推介”的内容是多得惊人的,而且传播起来也极具亲和力。在中国的崛起引发了各种议论和看法的当下,有效的文化传播方式不仅会提供一个对中国的全景式介绍,而且会使中国的世界形象变得更加丰富而生动。
编辑推荐
《话语权:美国为什么总是赢得主动》: 读了方知:公共关系灾难本可以避免的 看了方晓:外交折冲本更能驾驭自如的 发现媒体:美国用了100年时间 驾驭话语:美国耗了200年历程 球籍可危!捉襟见肘的根源,在于中国不懂得如何掌控话语权 “无可奉告”?自曝家丑的做法也是最好的危机管理方式 普世价值:在宣传上花1美元就等于在国防上花5美元 伦理底线:媒体应意识到国家的强大是媒体保持强势的关键 “如果我们变得强大,我们就会被人喜欢”? 在“中国模式"的光环下《话语权》对你说…… 包装中国,需要的是那种触及人们内心的敏感,那种真实而富有韵味的情感展现…… 美国中央情报局对付中国的《十条诫令》,其中有一条特别指出:“一定要尽一切可能,做好传播工作,包括电影、书籍、电视、无线电波……和新式的宗教传播。只要他们向往我们的衣、食、住、行、娱乐和教育的方式,就是成功的一半。” 无论是被妖魔化、被潜规则,还是被定价、被声东击西,许多时候,都源于中国不懂得如何掌控话语权。 赢得话语权的关键在于让别人知道你的底线,渴望与你合作,畏惧背叛的成本,尽可能按照你的节奏出牌。, 成功的美国总统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擅长与媒体打交道,.在他们看来,媒体不是负担和敌人,而是翅膀和助手。 人心是世界上最难以把握的,但也是最值得争取的柔软所在。从某种意义上说,争取话语权,就是赢得人心的过程。 知道自己要什么,和知道别人要什么,是两码事。而在国际事务中,后者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简介
张国庆,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国际问题专家,多家知名媒体的专栏作家。重点研究话语权和美国媒体问题,在海内外媒体发表相关文章数百篇,并参与过多个重点课题建设;著有《总统们——美国崛起的“秘密武器”》《跟美国总统学智慧》《一个人的世界——透视布什》等畅销书。
目录
第一章 发现媒体 新闻强,则国强2 杰克逊为什么是奥巴马的“竞选顾问”?5 厨房里的新闻内阁7 “鲶鱼”普利策的功劳10 第一位“媒体帝王”13 罗斯福栽树,后人乘凉16 第二章 媒体的“政治需要学” 神化华盛顿的话语权智慧20 从说事儿变成传说22 “笨蛋,是广告”24 有“钱景”的专业27 撂倒尼克松的女人31 第三章 白宫的胡萝卜 里根没白当演员36 白宫是最大的公关公司?40 “点菜”的人44 不请自来的“高级”撰稿人47 “我给你独家新闻”50 别有滋味的白宫咖啡53 第四章 看不见的大棒 排排队,分果果58 “安全”让你没话说61 战争,让媒体走开?64 没有新闻法的“新闻超级大国”69 第五章 公信力是话语权之母 批评出来的话语权74 “《纽约时报》的精神”77 为什么新闻部和评论部不可以在同层?81 认错也要认得专业一点儿84 个性文字的魅力88 第六章 制造新闻的人 舒默是谁?92 为什么会有所有权法大战?96 汇率之争也是话语权之争102 日本人怎么从挨打变成看热闹?106 第七章 为什么受伤的总不是犹太人? “今天,我们都是以色列人”110 感情投资从娃娃抓起112 说死萨达姆116 当媒体成为公司118 批评精神的退化121 报社中的新官僚124 第八章 七种武器 美剧在说话128 和平队的旗帜132 你爱听“铁公鸡”说话吗?134 每个美国人都是说客138 会交朋友的新闻署141 美国人听不到的“美国之音”144 会说话的智库147 第九章 告诉别人你是谁 国家安全战略的妙用152 卡扎菲的“礼物”154 做人不要太老实158 美国缘何刺破日本“入常”之梦?160 那一票的威仪164 资源就是吸引力167 第十章 把危机变成“母鸡” 向纽约市长学危机管理170 为了忘却的赛跑173 消费让危机走开176 东面挖坑,请向西行178 奥巴马撞上“漏油门”182 第十一章 话语权才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媒体的军事作用188 包装出来的战争193 枪的后面顶着钱196 媒体与白宫的“二人转”199 博客也燃情202 媒体的伊拉克“反击战”205 第十二章 华盛顿的“阳谋” 媒体娱乐“间谍门”210 白宫的地板是丰田的天花板214 华为痛着中海油的痛217 民主党的“注意力经济”222 “帮倒忙”的美联储225 阿桑奇抢走了美国多少话语权?229 第十三章 会说话的大豆 大豆战钢材236. 为了大豆的“演出”239 数据里长出的话语权244 争取话语权需要“亮剑精神”248 第十四章 大象的声音 权重之变252 非洲的“惊喜”256 不把所有的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259 “狗窝秀”的终结264 第十五章 包装中国 七种武器270 领导者是兜售希望的人276 心灵捕手279 人人都是外交官282 北京欢迎你285 13亿倍的机会288
文摘
版权页: 事实上,在法案出台前,反对呼声就已居高不下。媒体和民众纷纷表达了对扩大媒体所有权的不安:担心这可能会导致民主社会所需要的多种观点共存的局面消失,担心大型媒体公司会因此而得以操纵公众舆论,担心这将使大媒体公司能控制人民看什么、听什么和读什么,使人民没有自己的选择,而这与美国的民主精神是相违背的。 在这种情况下,垄断是难以回避的话题,有着100年前托拉斯肆虐记忆的美国人对垄断有着极高的警惕性,也深知垄断对国家发展的危害性。而在美国,五大集团控制着美国人的所见所闻,在全国500多个电视频道中,它们垄断了90%的有线电视,掌握着4家最大的电影制片厂,在播出的电视节目中占有率达到75%。 在法案问世后,反对声更是席卷全国。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有接近200万的美国人与FCC取得了联系,强烈要求不要放宽对媒体巨人的管制;而成千上万的选民更是与他们选出的官员和议员联系,传达相似的信息。 这个时候,国会议员们坐不住了。由于很多选民都找上门来,议员们感到社会舆论的压力太大,必须做出适度的反应来。 颇为微妙的是,与民众站在一起的还有许多规模较小的广播电视公司和地方性的媒体公司。它们对新法规忧心忡忡,认为让全国性的大媒体公司控制更多的电台和电视台,会使地方新闻更少、娱乐节目雷同、独立制作的节目更少,对大众是有害的。
ISBN9787542631466
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张国庆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