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晋玄学论稿》对于玄学与佛学之关系、言意之辨、本末有无之争等问题的论述阐释,均有所创见,基本能够涵盖魏晋玄学的主要方面。作者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玄学思想中考镜源流,并掘发其中所蕴的义理,其治学之严谨,考订之精密,在《魏晋玄学论稿》中可见一斑,长期以来受到学界关注。本期思想中常见的政治论题,在用彤先生看来有以下三点:其一是论个人之自处,名十或谦以自处,或卑以自持。前者之目的是在名士少有全者的残酷现实中远祸全身,后者之理论基础则是以有为无之用。别一方面又认为因顺自然方可遂性。其二则是论治世之要则,流行的观点认为此种治世之要则端赖于去争去私。其三则是论行政之其础。《魏晋玄学论稿》中附有用彤先生听课笔记之一中之《贵无之学》上、中、下三章。
编辑推荐
《魏晋玄学论稿》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目录
《魏晋玄学论稿》导读
魏晋玄学论稿
读《人物志》
言意之辨
魏晋玄学流别略论
王弼大衍义略释
王弼圣人有情义释
王弼之《周易》、《论语》新义
向郭义之庄周与孔子
谢灵运《辨宗论》书后
附录魏晋思想的发展
附魏晋文学与思想
魏晋玄学与政治思想
贵无之学(上)
贵无之学(中)
贵无之学(下)
崇有之学与向郭学说
魏晋玄学与文学理论 文摘
读《人物志》
刘邵《人物志》三卷十二篇,隋唐志均列入名家。凉刘晒为之注。唐刘知几《史通?自序篇》及《李卫公集?穷愁志》均有称述。此外罕有论及者。宋阮逸序惜其由魏至宋,历数百载,鲜有知者。然阮乃云得书于史部,则实不知本为魏晋形名家言。其真相晦已久矣。按汉魏之际,中国学术起甚大变化。当时人著述,存者甚渺。吾人读此书,于当世思想之内容,学问之变迁,颇可知其崖略,亦可贵矣。兹分三段述所见,一述书大义,二叙变迁,三明四家(名法儒道)。
一
书中大义可注意者有八。
一曰品人物则由形所显观心所蕴。人物之本出于情性。情性之理玄而难察。然人禀阴阳以立性,体五行而著形。苟有形质,犹可即而求之。故识鉴人伦,相其外而知其中,察其章以推其微。就人之形容声色情味而知其才性。才性有中庸,有偏至,有依似,各有名目。故形质异而才性不同,因才性之不同,而名目亦殊。此根本为形名之辨也。
ISBN | 7532529177 |
---|---|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作者 | 汤用彤 |
尺寸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