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导读朱子 [精装] 9787507833362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国学经典导读·朱子》主要内容简介:朱熹研究的新成果、几本具有代表性的朱熹研究专著、王懋兹、钱穆、罗光对朱熹的研究、西方对朱熹的研究、天理人欲之论及其实际运用、格物致知与正心诚意等。
编辑推荐
《国学经典导读·朱子》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一部分 导言 第一章 朱熹生平及其思想 第一节 朱熹生平 第二节 朱熹的哲学思想 第三节 朱熹的教育思想 第四节 朱熹的政治思想 第五节 朱熹的经济思想 第二章 朱熹研究与朱子学 第一节 圣人-罪人-伟人 第二节 朱熹研究的新成果 第三节 几本具有代表性的朱熹研究专著 第四节 王懋兹、钱穆、罗光对朱熹的研究 第五节 西方对朱熹的研究 第三章 朱熹集简介 第一节 版本与目次 第二节 天理人欲之论及其实际运用 第三节 格物致知与正心诚意 第四节 揭示南宋政治弊端 第五节 论治学方法 第六节 续集与别集内容简介 第二部分 选读 《选读》说明 一、壬午应诏封事(节选) 二、戊申封事 三、己酉拟上封事(节选) 四、乞蠲减星子县税钱第二状 五、奏救荒事宜状 六、奏均减绍兴府和买状 七、读两陈谏议遗墨 八、晓谕逃移民户 九、知南康榜文 十、劝农文
文摘
版权页: 故所知者不免乎蔽陷离穷之失,而不足为知,则庶乎其可矣。”①朱熹认为致知不能离开格物,格物必求物之极。他批判“老佛之学”欲致其知而不知格物所以致其知,不免乎蔽陷离穷之失。训“致知以穷理”是未分主宾;训“格物以接物”,是未明穷极之功。朱熹对格物致知的许多见解是独到的。 正心诚意为万事之本。宋代实行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皇帝掌握生杀予夺、赏罚、用人大权。朱熹指出皇帝未能善用这些大权,特别是用人不当,“陛下所用之宰相,不能择中外大吏,而惟徇私情之厚薄;所用之台谏,不能公行纠劾,而惟快己意之爱憎;是以监司郡守多不得人,而其贤者或反以举职业忤台谏而遭斥逐也。至于监司太多,事权不归于一;铨法虽密,而县令未尝择人,则又其法之有未善者。然其本正,则此等不难区处;其本未正,则虽或举此,臣恐未见其有益而反有害也。”②朱熹所谓“其本正”或“其本未正”,矛头直指皇帝。“熹常谓天下万事有大根本,而每事之中,又各有要切处。所谓大根本者,固无出于人主之心术,而所谓要切处者,则必大本既立,然后可推而见也。如论任贤相,杜私门,则立政之要也:择良吏,轻赋役,则养民之要也;公选将帅,不由近习,则治军之要也;乐闻警戒,不喜导谀,则听言用人之要也。推此数端,余皆可见,然未有大本不立,而可以与此者。此古之欲平天下者,所以汲汲于正心诚意以立其本也。若徒言正心,而不足以识事物之要;或精核事情,而特昧夫根本之归;则是腐儒迂阔之论,俗士功利之谈,皆不足与论当世之务矣。”③正心诚意始可立其本,本立始可正确处理当世之务。
ISBN9787507833362
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作者王瑞明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