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望编辑生涯》内容主要包括:创办《教学通讯》、感谢高文教授、复旦求助、坐在马桶上写作、“科长专政”、结缘苏州大学、春江水暖、不问政治身份、感谢任访秋教授、增刊与“增右”、洛阳纸贵、跑印刷、里里外外一把手、买地盖房、丰富胡同19号、北小街46号和北方有佳树等等。
编辑推荐
《回望编辑生涯》:是什么使得一个人成功?是什么让他积极进取,成为出版界的佼佼者?在《回望编辑生涯》中,既有作者邢桂轮的成功之路,也有涵盖中学语文课文几乎所有名篇的写作历程…… 媒体推荐
一部让出版工作者备感震撼的力作。一份让语文教师无比喜悦的礼物!
——邢桂轮《回望编辑生涯》
古人说“修辞立其诚”,推而广之,应当是办刊立其诚,办报立其诚。作为编辑,对读者要真诚,对作者要真诚,对事业要真诚。
——邢桂轮 目录
序一
序二
编者的话
创办《教学通讯》
感谢高文教授
复旦求助
坐在马桶上写作
“科长专政”
结缘苏州大学
春江水暖
不问政治身份
感谢任访秋教授
增刊与“增右”
洛阳纸贵
跑印刷
里里外外一把手
买地盖房
丰富胡同19号
北小街46号
北方有佳树
永远的爱心
中国戏剧第一人
为民族解放殉难
诗坛泰斗
三千毛瑟精兵
桥
给人民当牛马
想起西南联大
从学者到斗士
西南联大学生
河南大学校友之一
河南大学校友之二
河南大学校友之三
河南大学校友之四
终生成就艺术家
坚韧的人性
最后的解说
掌握自己的命运
四次登门
为最可爱的人歌唱
延安之子
可爱的山药蛋
美丽的荷花淀
敬致教师
如切如磋
为花城命名
为未来写作
坚强的战士
淡极始知花更艳
清新俊逸
富有独创性的作家
边寨之歌
弄啥成啥
学养深厚
勿忘人民
朴素自生动
愿学井冈竹
人教社编辑家之一
人教社编辑家之二
人教社编辑家之三
人教社编辑家之四
人教社编辑家之五
人教社编辑家之六
中语研究会专家之
附:于漪老师《茶花赋》教学实录
中语研究会专家之二
附:“人性”难道还应该是禁区吗
中语研究会专家之三
附:《中国石拱桥》教学实录
中语研究会专家之四
中语研究会专家之五
中语研究会专家之六
训诂学大家
词学宗师
红学泰斗
奉献最好的
创办《中学生学习报》
团队
怀念买群先生
事业高于一切
人格与刊格
成由俭约败由奢
苦辛·怨愤·觉醒——读张俞的《蚕妇》
《敕勒歌》教学设想
创办《语文知识》
《语文知识》发刊辞
《语文知识》杂志社致作者
给全国中学生和自学青年的信
必也正名乎
导向性
受命于危难之中
研究读者
卷首语二篇
卷首寄语
恭贺新禧
中国大众文学学会
作协的推动
期刊处与期刊司
让刊物走进中学生课堂
首届传奇文学奖
向颁奖大会报告
怀念宋大侠
第一高度
神来之笔
真实的荒诞
此曲只应天上有
英雄传奇的写作高手
反腐败的勇士传奇
本刊在京举办传奇文学座谈会
在北京传奇文学座谈会上的发言
给各兄弟杂志社的信
给各地邮局的信
大墙内外
老树新花
刮目相看
燕赵壮歌
关东作家
格格作家
侯门深似海
内容提要
贺年片
第二次创业座谈会开场白
卷首语七篇
道一声辛苦
阶段性转移
为一位老读者送行
爱的融汇爱的挥洒
赞“大写的人”
增大刊物含金量
大众的刘绍棠
正气浩然
耿耿事业心
我是你的老师
师兄
同窗
感谢苗纪道副主编
感谢丁琳编审
《河南新文学大系·通俗文学卷》导言
赞“大写的人”
大使馆开馆典礼
乌兹别克斯坦作家协会
绿城
花园
阿拜
江布尔
“无国籍者”的流浪和归宿
比什凯克
河南大学郑州校友会贺信
《同学录》编后记
同学聚会与同学会
在那遥远的地方
忆吕舒浩
校友会纪事五首及说明
传奇
致河南大学中文系56级全体同学
我爱五指山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在改革开放当中,以苏州新区和苏州工业园区为标志的“苏州模式”,为江苏省的发展闯出了一条道路,它的基本经验影响了全国。《教学通讯》作为沐浴着改革春风成长的教学业务刊物,也与苏州结下了不解之缘。
那时我住在杭州大学招待所,遇见苏州大学——那时叫江苏师范学院——中文系教师范培松。他比我年轻,非常热情。范老师得知我们在组稿,就说他们那里有一个写作班子,可以为我们提供稿件。我和他一起到了苏州,见到他们写作班子的成员,包括苏州大学中文系的朱子南、苏州市第十中学的秦兆基和吴县木渎中学的潘力行等人,彼此交谈中想法比较一致,当下就作文教学、报告文学作品教学等拟了一些题目,请他们写作。他们又组织中文系其他教师和外语系、物理系教师为我们提供稿件。朱子南、秦兆基合写的《作文教学漫谈》连载五期,中文系主任芮和师写的《鲁迅作品教学识小》连载五期,物理系教材教法教研组撰写的《初中物理实验》连载十一期。此外,朱子南写了《谈报告文学中的议论及其特点和作用》,范培松写了《报告文学写人方法介绍》,潘力行、周永沛合写《“供料”作文题》,秦兆基写了《(威尼斯)的结构和用墨》,张鹄写了《谈谈成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周冰人写了《谈(灯)的象征手法》等文章,都受到了读者的好评。
那时语文教学改革涉及问题甚多,比较集中的问题如文道关系、启发式教学、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等。为便于开展讨论,我们与全国语文教学法研究会联合在刊物上开办一个名为“语文教学论丛”的专栏。苏州大学的朋友们提议不如把《语文教学论丛》办成一个内部发行的刊物,广泛约请全国特级教师、优秀教师编写教案,把他们的教改主张体现在教案当中,这样,既有利于教学改革讨论的深入开展,也能适应当时一些教学水平低的教师的迫切要求。我们认为这个想法很好,就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批下来一份32开本、不定期出版、内部发行的刊物《语文教学论丛》,请苏州大学和全国语文教学法研究会的朋友们予以协助,广泛开掘稿源,组织作者队伍。当时著名的特级教师如上海杨浦中学于漪、鞍山市十五中学欧阳黛娜等,一些语文教学刊物的编辑家如王世堪、孙移山等,以及中学语文研究会的专家如朱绍禹、于亚中等,都参加到编写中小学语文教案的队伍中来。苏州大学中文系除范培松、朱子南外,还有浦伯良、陈君谋等十余位教师参加。遍布全国的200多位作者共同努力,先后编写出十三册教案。
ISBN | 9787500695936 |
---|---|
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作者 | 邢桂轮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