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对业务教程(修订本)》内容简介:1995年1月,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南海与出席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的同志座谈时指出,要切实重视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这支队伍的政治业务水平,努力培养一批全面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贯中西、联系实际的理论家,一批坚持正确方向、深入反映生活、受到群众喜爱的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人,一批熟悉方针政策、社会责任感强、精通业务知识的出版家,一批紧跟时代步伐、热爱祖国和人民、艺术水平精湛的作家、艺术家。不言而喻,这给出版教育和培训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寄予了很大的希望。把出版业办成出色的行业,使出版业在一定程度上承担起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的任务,自然需要把立足点转移到出版业从业人员的教育上面来。改革开放以来,出版业迅猛发展,编辑和经营管理人员在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上都存在着很不适应的问题,这就使得这项教育任务更为紧迫。
编辑推荐
《校对业务教程(修订本)》:教育部大学本科指定教材 目录
序言
出版前言
绪论
第一节 校对的概念和范围
第二节 学习校对的目的
第一章 校对的起源和演变
第一节 校对的起源及发展
第二节 汉字和版材演化影响校对的变革
第二章 校对工作的地位、作用和功能
第一节 校对在出版工作中的地位
第二节 校对在出版过程中的作用
第三节 校对的功能
第三章 校对人员应有的责任感和修养
第一节 校对人员要树立高度的责任感
第二节 校对人员应有的修养
第四章 校对工作的组织管理和协作
第一节 组织管理
附:校对数质量指标及质量计算办法(试行)
第二节 协作关系
第三节 校对质量检查
第五章 校对的程序和各校职责范围
第一节 校对程序
第二节 各校职责
第六章 制版工艺与校对的关系
第一节 活字排版与校对
第二节 电脑排版与校对
第三节 电脑校对软件的开发与前景
第七章 校对的技术和方法
第一节 校对常用术语
第二节 校对符号及其用法
第三节 几种常用的校对方法及其特点
第四节 誊样和核红
第五节 原稿疑问的处理
第六节 质量和数量的关系
第八章 校对各类读物的共同注意事项
第一节 防止政治性、科学性错误
第二节 防止常见的技术性错误
第三节 防止常识性错误
第四节 防止标点符号错误
第九章 社会科学图书的校对
第一节 政治读物的校对
第二节 文艺读物的校对
第三节 古籍的校对
第四节 书画读物的校对
第五节 胶印、影印书刊的校对
第十章 自然科学图书的校对
第一节 自然科学读物的范围和特点
第二节 理工科读物的校对
第三节 医科读物的校对
第四节 农科读物的校对
第十一章 综合类图书的校对
第一节 教科书的校对
第二节 少儿读物的校对
第三节 翻译读物的校对
第四节 工具书的校对
第五节 期刊的校对
第六节 汉语拼音类读物的校对
第七节 英语类读物的校对
第八节 电子稿的校对
第十二章 版式处理
第一节 版式的内容
第二节 以文字为主的版式
第三节 以图片为主的版式
第四节 图文配合的版式
第五节 以表格为主的版式
第六节 标题的校对
第七节 辅文的安排
第十三章 努力探索消灭错别字的规律
第一节 什么叫错别字
第二节 产生错别字的原因
第三节 消灭错别字的办法
第四节 怎样识别潦草字和破体字
第十四章 校对工作常用工具书及其使用方法
第一节 几种常用的工具书
第二节 怎样查字典和词典
第三节 怎样查典故和其他资料
附录
容易用错的字
容易用错的词
几个简化字的调整情况
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
世界七种文字简介
法定计量单位名称与符号常见使用错误
有关编辑出版的标准和规定
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
含有非规范字的异形词(44组)
264组异形词整理表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参考文献
名词解释
再版后记 序言
原新闻出版署编辑出版教材领导小组主持编写的编辑出版专业高等教材,现在陆续与读者见面了。这套教材的问世与使用,对于进一步巩固高等学校编辑出版专业的建设,以及推动出版教学质量的提高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出版工作是宣传思想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肩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1995年1月,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南海与出席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的同志座谈时指出,要切实重视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这支队伍的政治业务水平,努力培养一批全面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贯中西、联系实际的理论家,一批坚持正确方向、深入反映生活、受到群众喜爱的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人,一批熟悉方针政策、社会责任感强、精通业务知识的出版家,一批紧跟时代步伐、热爱祖国和人民、艺术水平精湛的作家、艺术家。不言而喻,这给出版教育和培训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寄予了很大的希望。把出版业办成出色的行业,使出版业在一定程度上承担起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的任务,自然需要把立足点转移到出版业从业人员的教育上面来。改革开放以来,出版业迅猛发展,编辑和经营管理人员在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上都存在着很不适应的问题,这就使得这项教育任务更为紧迫。 后记
编写者听取了教学和工作实践中多方面的意见,吸收了新闻出版界近几年来的研究成果,尤其是电子计算机技术在编辑、出版、印刷方面的应用,以及版式美观日益受到重视,对全书作了比较大的增删和改写。
在编写过程中,主编谈维先生同参加本书编写人员一道,以各种方式向有关领导和专家请教,先后听取了宋原放、王耀先、吉少甫、孙培镜、赵斌、周谊、毛鹏、袁继萼等领导同志,以及高等教育出版社副编审周连芳先生、科学出版社副编审黄小敏先生的宝贵意见。他们的意见充分体现了老一辈出版工作者对校对专业的热诚关心,对本书质量的提高有很大帮助。本书经智福和先生审订、校对,又经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学院出版系主任张敏先生的热情与认真的帮助,对全书进行了审定,并提出宝贵的修改建议,辽海出版社编辑刘永淳先生,为本书“目录”译成英文做了有益的工作。在此,谨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加本书编写的人员有(以姓氏笔画为序):王自强、孙桂娥、李厚安、李晓晶、梁春芳、金小林、陈继祖、张伦培、杨永祥、胡修祚、谈维、魏昌富、张燕。全书由谈维先生策划、主笔、统稿、修改和定稿。 文摘
插图:
对时眼睛与校样的距离一般在30cm左右,伏案工作,就要头部略低,以调整视线长度。而点校法使眼睛与原稿距离拉长到40cm-50cm,拉长距离无疑会引起睫状肌吃力。此外,点校时,两眼必须斜视原搞,原稿增删越大,或者文字改写越小,右眼看原稿就比左眼负担更沉重。这是因为人的两眼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从左瞳仁到右瞳仁的距离常人是65cn。因此,如果掩了左目,用右目看物,或是掩了右目,用左目看物,其所看到的景物必然有些偏左或偏右的差异,这个差异距离越远,两目间的距离也越大。而且斜视在一定情况下也可以引起视力疲劳。因为斜视伴有屈光不正,眼外肌力量失去平衡,为了看东西不引起复视,使部分眼外肌过度收缩,就容易引起疲劳。
2视界度数越大,目力消耗也越大。有人认为,眼睛的视界横看比竖视要宽得多,折校与平行点校是竖视的,点校却是横看。为何竖视倒胜于横看?郭沫若说:“根据实验,眼睛直着向上看能看到55向下看能看到65共120横着看向外能看到90向内能看到60两眼相加就是3000,除去里面有重复的以外,可看到2500(《中国语文》创刊号)两眼向上向下能看到120向左向右能看到300这是无可否定的事实。但是,竖视的折校与平行点校,原稿与校样的距离很近,眼睛向上向下所看到的度数大大低于550与650,比点校横看原稿与校样所用的度数要低很多。而且,眼睛视界的度数越小,视力消耗也越小,并使眼睛避免干燥。一个富有经验的校对人员,他的眼睛已经很有训练,视线能够均匀地从一个定点移到另一个定点,而且,定点之间的距离也大致相等(见图7-5)。同时,定点包括的汉字不多,视力所及,足够仔细地看到所校对的文字中一切细微的部分。由此可见,平行点校与折校优于点校。
ISBN | 9787806496091 |
---|---|
出版社 | 辽海出版社 |
作者 | 谈维 |
尺寸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