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一阁文丛(第7辑)》主要内容:纵观中国文明史,有多少知名藏书楼昙花一现,给人们以莫大的视觉冲周,然终究逃脱不了书亡楼毁的命运,消失在历史的记忆当中。作为后人,我们今天除了肯定它们曾经辉煌的同时,在内心深处更多的还是扼腕痛惜。然有一座藏书楼,它幸存地保存了下来,它给我们后代学子最后的安慰和精神寄托,它就是天一阁,一座现存中国第一、亚洲最早、世界第三的私家藏书楼。在中国,能够在数量众多的皇家、官府、寺院、私家藏书中脱颖而出,天一阁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幸运。
编辑推荐
《天一阁文丛(第7辑)》是由宁波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考证
扬州徽商江春及其受命为四库馆征书考述(上)
《田吴熠书事钩沉》摭遗
王筠《说文释例》版本考略
乌山胡氏宗谱考录
清代徽籍私人藏书家抄书活动考
程端学和他的《春秋本义》
孙奕与《履斋示儿编》
《永乐大典》残卷在海外的收藏
论说
《中国重要藏书家及其藏书楼命名考》序
浙江刻书史概述
上海图书馆藏校稿本《尔雅汉学证义》述略
藏书家王铨济与《两忘宦诗存》
山西的佛教典藏简论
来新夏民众读书室藏来新夏著述简目
孙月峰先生著述见知录
人物
铁琴铜剑楼藏书重要的守护者和传承人瞿启甲
“新文学健将”与“厂甸巡阅使”——试述钱玄同先生的学识底蕴
没有藏书的藏书家——杜定友藏书思想述略
“六一山房”主人董沛
记藏书家李文衡先生
探索
从《西谛书话》看郑振铎先生的藏书
传统终结的重大演进和最后辉煌——嘉业藏书楼私家藏书文化新析(上)
《古今图书集成》之用纸
试论诸子十家目录之流变
五桂楼私家藏书文化演进探讨
观点
关于“皕宋楼事件”罪责之我见
鉴赏
两部“十二针眼装”家谱
关注
关于天一阁形象宣传策划的思考
数字天一阁建设分析与探讨
关于天一阁文化特色、价值及保护利用建设的思考
天一阁博物馆陈列改造创新的几点思考
宁波鼓楼建筑保护之我见
忆往
天一阁范家最后的守护者范盈洼先生生平述略
逸事
书林鸿爪两则
编后语 文摘
插图:
北宋开宝四年(971)雕于四川益州(今成都),到太平兴国八年(983)雕版13万块,此后,曾于咸平、天禧、熙宁年间有过三次修订。以《开元释教录》所载经目为底本,全藏共480函,1076部,5048卷。以《干字文》编次,始于“天”止于“英”。卷轴装,硬黄纸。每版23行,行14字,版首有经名、版数、帙号等;卷末有雕造年月及干支题记。此藏是海内外各种雕印版大藏经的祖版,以雕印精良、字体严谨端庄而著称,为宋版之精品。全藏不知何时散佚,国内外仅残存10多卷,山西省存3件:《大般若波罗密多经》六百卷,唐释玄奘译,北宋开宝五年(972)刻元符三年(1100)印开宝藏本,存一卷,为卷二百六,藏山西博物院;《大云经请雨品》存一卷,为卷六十四,北周释阖那耶舍译,北宋开宝六年(973)刻开宝藏本。藏山西省高平市文博馆;《妙法莲华经》七卷,后秦释鸠摩罗什译,北宋开宝四年(971),刻大观二年(1108)印开宝藏本,存一卷,为卷七,藏山西省高平市文博馆。其中开宝四年雕《妙法莲华经》卷七的发现,为《开宝藏》始雕于开宝四年提供了实物证据,纠正了元人开宝五年始雕一说之误。这三件目前都已经被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收录。
2.《赵城金藏》是金代民间募资雕版的一部佛教大藏经,金代熙宗皇统(1141-1149)初年,潞州(今属山西长治)民女崔法珍在山西、陕西部分地区断臂化缘,募资刻藏经,原藏山西赵城县(今洪洞)广胜寺。《金藏》全藏为卷轴装,以《干字文》顺序编排次第,自“天”字号至“几”字号,共计682帙,每帙基本上包含10卷,间或略有增减,总计约7000卷左右。每卷由若干版粘合连接组成,其中大部分版式为每版23行,每行14字,上下单栏。该大藏经是以我国第一部木刻本大藏经《开宝藏》的覆刻藏,在《开宝藏》和《契丹藏》基本亡佚的情况下,它是至今发现的我国历史上最古老、最珍贵的大藏经版本。全藏收经总数共计1565部。6962卷,约6000万字,是宋元时代各版大藏经中收录经籍最多的一种,也是现存宋版大藏经中保存最多的一种,山西博物院馆藏并常设陈展一卷经书。
3.《契丹藏》,又名《辽藏》,为我国第二部稍迟于北宋初年《开宝藏》的佛教经典总汇。《辽藏》共有579帙,约6000卷,刻于辽圣宗统和八年(990)至道宗咸雍七年(1071),历时81年。刻经地多在燕京。由于辽代书禁甚严,“传人中国者法皆死”,因而该藏既未在中原流传,历代官私藏书目录亦从未著录,一直封存于辽清宁年间修建的应州佛宫寺释迦塔塑像内。
ISBN | 9787807434559 |
---|---|
出版社 | 宁波出版社 |
作者 | 虞浩旭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