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安傩戏》主要内容简介:傩是古代先民驱除疫鬼的一种巫术形式,并不断融合多种艺术形式而形成傩戏。武安傩戏与7300年前的“磁山文化”一脉相承,从最初的面具戏发展为面具戏、赛戏、队戏等十余种艺术形式,以其丰富的内容、恢弘的气势、神秘的色彩引起广泛关注,作为古老黄河文化的重要遗存和
“仪式戏剧”的活化石,于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编辑推荐
《武安傩戏》:河北民俗文化丛书 目录
序
感受生活之美
中国傩戏概说
中国傩文化的起源与演变
傩戏的产生及我国各地傩戏概况
中国面具的发展与当代傩面具概况
中国面具的发展概况
当代傩面具
武安傩面具及其种类
武安傩戏的祭祀与演出
武安市固义村概况
武安傩戏祭祀演出的筹备工作
祭祀与傩戏演出盛况
武安傩戏演出的节目
祭祀与傩戏中的特殊角色——长(掌)竹
武安傩戏中的队戏、脸戏与赛戏
队戏
脸戏
赛戏
武安傩戏在我国傩戏中的地位和主要的
恢复、传承人
武安傩戏在我国傩戏中的地位
武安傩戏的主要恢复、传承人
武安傩戏传承保护大亨记
附录一 正月十五日武安市固义村傩戏演出路线图
附录二 武安傩戏中尚未恢复的祭祀和演出节目
附录三 武安市白府村傩仪《拉死鬼》
参考书目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村的丁端到口外给别人家割大烟挣钱糊口,秋末冬初时候得了一场病,病情时轻时重,直病到腊月。有天夜里,丁端在似睡非睡中忽然听到一阵銮铃响声,接着是开门声和马蹄声、进院声。来人把马拴在院中树上便进了屋。丁端睁眼一看,炕前站定一位身高余丈的威武人物,一身武将装束,脸上两道白眉特别明显,他问丁端:“你的病想好吗?”丁端说:“咋不想好啊。”接着反问来人:“将军,你是哪里人啊?”来人说:“我是固义人,咱是老乡。”丁端心想,固义村从东头到西头的人我都认识,没有这个人啊,就问:“你在固义村哪里住啊?”来人说:“我在固义小南庄住。”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两包药,递给丁端,说:“用白开水送到腹内,几天就好了。”丁端感激地说:“我怎么感谢你呀?”来人说:“不用感谢,你回家时把一副对联给我捎回去就行了。”丁端说:“对联在哪里?”来人说:“你走时就有了。”说着就牵马走了。丁端想追出去问个明白,一翻身咕咚醒了,原来是一场梦。他躺在炕上,细想梦中情由,小南庄?沼河滩南边就一座奶奶庙,白眉三郎爷塑像也在里边。啊——难道是三郎爷给我送药来了?
从那天以后,丁端的病一天天好了起来。他想回老家过年,掌柜说:“你病了一冬天,离家那么远,冰天雪地的怎么行。给家捎封平安信,过年后暖和了再回去吧。”丁端听掌柜的话有理,就打消了回家过年的念头。过罢大年,就听人们说,过正月十五时,附近各村都扮演节目,到小五台山山门前演出,可热闹哩。丁端想,我也爱演节目,到时候一定去看热闹。
ISBN | 7030293282,978703029 |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作者 | 杜学德 |
尺寸 | 16 |